分享

掌握这个前提,就能轻松看懂古希腊哲学了

 新用户5175H35t 2021-11-25

如果没有在解决西方哲学的“思想系统”中去看西方哲学,就必然会陷入其哲学家独断的前提所建构的哲学观。

而任何一脉思绪都是有其大前提的,一旦我们预先了解到这门学说的前提,自然而然也就能轻松看懂了,而关于整个古希腊哲学哲学,我们需要具备那些前提条件,才能真正去看懂古希腊哲学究竟在探究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是从那些不同的思绪去入手呢?

本文就围绕看懂古希腊哲学的前提入手,看懂了此项前提就相当于拿到一把打开看懂古希腊哲学大门的钥匙。

从解决西方哲学一系列问题的思路去认识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的核心主流是存在论和认识论

但要真正看懂古希腊哲学,我们不可能以探真西方哲学的方式来看西方哲学。

因为在前文中已经提及,古希腊哲学没有明确意识到精神的规定性,也没有弄清存在和存在者的关系,更没分清客观存在与精神存在、感性逻辑中的存在与理性逻辑中的存在。

文章图片1

而古典哲学则深陷“知”和“在”的疑难,要么在康德现象界和不可知的“物自体”中结束,要么在黑格尔直接勾销“在”的辩证演进论中结束。

至于黑格尔之后的近现代哲学家则是完全不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主脉中流淌。所以一系列西方哲学问题在西方哲学的思脉中是解决不了的,顺着这样探真的思路很难说你能看懂西方哲学中各个阶段的不同思想、不同概念所要表达的内涵和外延。

所以要真正的理解西方哲学,就必须要站在一个解决了西方哲学一系列疑难的基础之上去看西方哲学,所以你也就必须有一个更为完善的底层参照,否则在西方哲学各个盛名的哲学家学说里必然会将你绕晕。

比如什么是万物的本原?对于今天我们的而言,本原绝对不是泰勒斯的“水”、阿那可西曼德的“无定”、阿那克西美尼“气”等等,而且当你处于任何哲学家的逻辑框架里,你甚至都觉得是对的。

但是如果有了解决西方哲学问题的底层参照,即更宏大、更完善的模型,你就会知道“本原”要么指的是始基粒子或始基量子(奇点粒子)、又或者属性存在(客观存在)的起点、要么就是柏拉图将逻辑形式作为本原。

而如果没有这个非常鲜明的底层参照,你去研究各个哲学家,你就会发现本原可以是元素、可以是性质、可以是质料、可以是形式,但是你一旦深究这些词,你必然陷入迷失,因为这些词背后指向的是同一种“东西”,即是在解决西方哲学的哲学系统里本身就是一回事。

但是在不同哲学家那里用的是不同的哲学系统去阐述,结果也就使得你完全分不清究竟指的是什么,尽管始终指向的都是同一个“对象”,为什么?

因为,人类所谓的任何“存在”都是感知中存在的总和,也就是基于感性逻辑和理性逻辑对“对应”信息的整顿,我们是无法脱离“人”这个固定位相的框范的。

比如你觉得理性逻辑中的对象是超感官的,但是理性逻辑仍旧是需要通过感性经验来验证,任何理论的证明都必须通过广义逻辑融洽才能达成。

所以,如果你缺失了这个底层参照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思路,没有将既往哲学归入到解决西方哲学的思想系统之中,无疑是无法理解既往哲学究竟在探讨什么,如何探讨,探讨的核心是什么,在解决什么问题,该哲学家的思想是如何被承继和延续下去的,然后你可能就只是背几个结论就自以为自己真正了解了哲学,但事实上,你可能根本就没有进入西方哲学家的思境里面。

从西方哲学的主流核心

西方哲学的核心

分为本体论(或客观存在)和认识论(或属性存在论)。

所谓本体论或存在论指的是,古希腊人未意识到精神或感知本身的规定性,以为人类面对的就是客观存在的“外物”本身,即可以理解为对客观存在或“唯物论”中“物”的探究,也就是直接将感知中存在的总和,即“感性逻辑中的存在”或“理性逻辑中的存在”,或“逻辑形式本身”视为客观存在。

但要知道,纯粹“外物”的本体是无法通过任何感知触及到的,我们所能触及到的仅是“外物”的性质,一切所谓的存在都指向的是“外物”的“属性”,我们是把属性作质料、形式来区分。

所以本质上来说,古希腊哲人就是误以为能直接触及“客观存在”,然后将感性经验的存在、理性逻辑中的存在或逻辑形式本身视为客观存在本身。

而所谓认识论则指的是自笛卡尔开始,人类意识到并通过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非逻辑直证有效的证明了我们认识的“外物”并非是客观存在本身或“物”本身,而是客观存在或“物”的可感属性,即我们所谓的一切存在是主客体属性耦合的产物,亦即属性存在或精神存在。

文章图片2

无论是感性逻辑或“五感”中的万物还是理性逻辑中的万物,其本质都是依据不同的逻辑形式对“对应信息”的整顿,从而形成人类所谓的“外物”,但本质都是对“外物”属性的认识。

这是西方哲学主流的核心所在。

所以,人类对一切客观万物的认识、对人类自身感知或精神的认识都是建立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础之上,这是人类与自然界达成联系的媒介所在,任何人认识万物、认识自身都无法脱离本体论和认识论。

也所以,整个西方哲学史的主流核心是探讨本体论(存在论)和认识论。

古希腊哲学是偏重将感性逻辑中的对象、理性逻辑中的对象或理性逻辑形式本身视为客观存在,而古典哲学则是意识到了人类感知中的对象皆是主体对客观万物可感属性的变态整顿,这个阶段属性耦合产物视为“属性存在”或“精神存在”,然后就一直陷入“属性存在”、“精神存在”与客观存在的二元对立中,从此再也没有出来。

本书就是始终围绕西方哲学主流的存在论和认识论这一核心思想开展的,通过对古希腊哲学和古典哲学存在论和认识论的探讨,让我们明白整个西方哲学其核心思想究竟在表达什么?既往哲人在研究什么?为什么要研究这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带来的结果是什么?他们的失误是什么?存在论为什么会划向认识论?西方哲学最后为什么会走向衰落?

以及作为中国新哲学的东岳哲学是如何解决既往西方哲学的问题和接续西方主流哲学,并且是如何将整个人类哲学达成完善的。

看懂古希腊哲学的前提

古希腊哲学的核心。

人类唯有把握对象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的稳定存在,所以古希腊哲学思绪一开端必然是把握自然存在,因为目之所及的万物皆会流逝,譬如山会垮塌、大地会裂开、人会死亡、草木会凋零,一切万物都在变化之中,那什么才是不变的?这是古希腊人在那个时代必须要获得的确定性答案。

于是,早期古希腊哲人分为两派:

一派以泰勒斯为首,以感官之所及的实体为真正不变的存在,认为把握到这表象下不变的存在就能把握自然对象,即便是后面理性逻辑中的存在也都是基于感官经验对象这一“实体”前提;

文章图片3

另一派则是以毕达哥拉斯为首,他是以精密逻辑下的数论、形式等逻辑形式作为实体,认为“数”才是不变的。

客观存在或万物本原是什么?谈及古希腊哲学,无论是在谈及存在论,或者说本体论,都可以说是在追究组成客观世界万物的本原或者说始基存在是什么?

要知道,因为古希腊时代科学技术的限制,如果我们回到古希腊的视角去看待万物,我们无疑只能将目之所及的感性直观万物分割为水、气、火、土这些所谓“物”的最小组成单元或者说四种物质基本元素。

然后在巴门尼德之后的“质料因”哲学家中,则是将水、气、火、土等分割为理性逻辑中更小的“种子”或者“原子”,即恩培多克勒的“水、火、土、气”、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和德谟克利特“原子”都是基于逻辑对感性逻辑中自然实体的推导。

简言之,要么将直观中的万物直接分割为水、气、火、土这些所谓“物”的最小组成单元,要么将直观中的万物整顿理性逻辑中不可感的“种子”或“原子”,并将这些水、气、火、土或者“种子”或“原子”视为客观存在,或者说“唯物论”中的“物”。

但是要知道,“质料因”哲学家一脉所谓的本原全部都是基于感性逻辑和理性逻辑对“对应信息”的整顿,其所谓的客观存在全部都指向的是“属性存在”,并把感性逻辑或理性逻辑中的“属性存在”视为客观存在本身,但古希腊人从未意识到这一问题。

但是何谓属性?

简言之,属性即信息,比如我们直观触及的世界万物都是被我们五感所扭曲整顿的,无论是大小、颜色、形状等等,再比如非直观的原子、分子、细胞都是基于我们的理想逻辑模型对“对应信息”的整顿。

所以我们触及的一切皆为“属性”,至于那个非属性的始基粒子或始基量子,我们无论如何是触及不到的。

这是亚里士多德关于质料因的一脉。

文章图片4

另外一脉则是关于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形式因”,即逻辑形式本身。

在谈及逻辑形式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人类无非是通过感性逻辑或理性逻辑来认识的世界万物。

所谓感性逻辑,就是通过我们的五感来获取外物的可感属性,比如大小、颜色、形状等等,这是通过感性逻辑获取的万物,另外就是通过理性逻辑来获取对应的信息,将其整顿为对应的“外物”。

比如我们无法直观的细胞、分子、原子、夸克等都是基于不同的理性逻辑形式来获取对应的细胞、分子、原子、夸克等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视为细胞、分子、原子、夸克等“外物”。

所以,在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那里,就是将理性逻辑形式本身视为客观存在。毕达哥拉斯强调形式为“数”,也就是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原,因为数理逻辑永恒不变,但要知道毕达哥拉斯的数论不同于算术,而是探讨数学的拓展范围和可拓展状态,然后贯通成完整的逻辑系统;而柏拉图则强调的是形式,即图式、符号等。

比如说由点、线、面构成的理念世界才是永恒不变的,再比如说马的理念,分化出不同大小胖瘦的具体的马,马的理念才是真正的实体,质料的马因为会流变,所以不是实体。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古希腊人其根本在追究万物其不变的本原,那么这个本原要么就落实为感性逻辑中或者理性逻辑中质料的最小基本单元,要么就落实在理性逻辑形式本身,此刻对于存在的探讨除了质料和形式也就没有其他的了。

总之,关于质料因一脉,则是将感性逻辑中质料的最小基本单元,或者理性逻辑中质料的最小基本单元视为“物”或客观存在,而形式因则是将整顿理性逻辑整顿信息的那个形式本身视为客观存在本身。

但今天的我们要知道,无论是将感性逻辑中或理性逻辑中的“外物”视为客观存在,还是将理性逻辑形式本身视为客观存在,在今天看来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无论是感性逻辑中的外物还是理性逻辑中的外物都是基于不同的逻辑形式对“对应信息”的整顿,而关于“客观存在”本身,古希腊尽管在探讨,但是却从未触及。

因为古希腊哲学从未意识到精神本身或感知本身的规定性,自然无法区分客观存在还是精神存在或属性存在。

所以对古希腊本体论或存在论我们可以分4种理解。

为了方便理解

我将实体分为质料因的客观存在(感性逻辑中的存在、理性逻辑中的存在),和形式因的客观存在,即逻辑形式本身:

(1)“客观存在”或始基存在。如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这些都是建立在感官直接触及的可经验“质料实体”基础上进行的探讨,而恩培多克勒的“水、火、土、气”、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德漠克里特的“原子”等则需要理解为理性逻辑中“质料实体”的基本组成单元。

这一质料因的客观存在就可以理解为“唯物论”的“物”本身或组成“物”的基本组成单元;

文章图片5

(2)流变或不变的客观存在。

赫拉克利特的“火”(客观存在是一直流变的)、巴门尼德(客观存在是不变的、非存在才变);

(3)“逻辑形式实体”的客观存在。

如毕达哥拉斯的数论、形式,柏拉图的理念形式等,比如细胞、原子、分子、夸克等,都是逻辑形式对“对应信息”的整顿,而在形式因中将“理性逻辑形式”或理念本身视为客观存在,并认定逻辑形式就像是具体石头、花草树木的实体,而且是永远不变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古希腊哲学阶段,巴门尼德之前的哲人(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赫拉克利特)将感性经验对象背后的属性存在视为客观存在,而在巴门尼德之后的哲学家(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德谟克利特)又将理性逻辑中的存在视为客观存在,或者说在柏拉图那里将逻辑形式或理念本身视为客观存在;

(4)“逻辑形式实体”与“质料实体”思绪的结合;亚里士多德。

逻辑形式是通过图式、数字等符号来表达的,也就是人类可以随意依据一个大前提通过纯粹抽象符号建立起一个精密的理性逻辑模型。

但是在亚里士多德之前,逻辑形式自身这个实体是和作为直观或非直观质料的“客观存在”是分裂的,于是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将这两者进行了结合,可以进行软态高速变革的逻辑形式与质料实体达成了直接联系,即通过数字、符号、公式等达成对“客观存在”或质料实体进行逻辑模型上的软态革新,从而达成对所谓的“客观存在”进行重造或改塑,即用逻辑形式结合经验信息,然后不断进行逻辑变革,这种联系直接就促成了真正意义上科学的开端。

因为所谓的科学,尽管面对的都是客观存在的可感属性,但是在大多数人看来,逻辑形式整顿下的存在就是“客观存在”本身(但实际上只是外物的可感属性),而这一切就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开端的。

如何看待既往西方哲学家的学说。

我们得明白

探究任何一个哲学家和他的哲学学说,我们唯有将这个哲学的思想回归到一个一系整体的纵向角度,我们才能看清这个哲学家的学说究竟在表达什么?

他的底层思想系统是如何一步一步扩展至此的,因为任何一个哲学家的思想绝不可能是突显出来的,而一定是受到前人的思想熏陶,以及对应时代、环境的影响,最终才会形成该哲人的系统性哲学思绪。

而如果我们仅仅是横向的去任意探讨某个哲学家,我们一定会受到其学说假设的大前提下的遮蔽,因为既然能被称为哲学家,那么其学说的逻辑必定是极为自洽的,就像你看泰勒斯的学说,你会觉得泰勒斯说得真是太对了,当你又看赫拉克利特的学说时,你会觉得赫拉克利特更对,于是你就会发现你失去了主见,陷入面对同一问题各种解释都有其正确理由的陷阱之中;

所以,我们唯有将既往哲学家的学说归为探讨本体论、认识论一系发展的大框架中,然后探讨对应哲学家是如何产生的新的哲学思绪,以及是以何种方式去解释和解决以往哲学未解决的问题,以及该哲人其解释系统本身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出来的;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看清西方哲学家其整体究竟在探讨什么?追究什么?有什么新的哲学思绪?解决了以往哲学的那些问题?

结尾

注意,有关西方哲学家的历史、故事、生平等以及非本体论、认识论以外诸如天文、地理、心理学、宇宙观、世界观等话题,本书不会多赘述,详细可以看其他的书籍。这是因为既往哲学谈及的本体论、认识论是有巨大漏洞的,那么基于这个有漏洞的底层思想系统建立的实用性课题就必然有很大的问题。

所以本书只在本体论、认识论的角度来阐释西方哲学的发展进程,也就是仅仅关注在纯粹狭义哲学的思索通道中来探究既往的西方哲学家,让读者明白西方哲学其底层究竟在探究什么,是如何一路发展演至物演通论的,这也是本书的核心所在。


本文节选自《中国新哲学之东岳哲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