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胶东人文探秘之二十 来自海边的蒙古族后裔——都姓探微

 渐华 2022-08-22 发布于山东

都教授(都敏俊),是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中的男主角,他于1609年8月25日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大地,四百年来一直以年轻而又俊美的外貌生活着。他具有瞬间移动、暂停时间、不会衰老等超能力,拥有鹰的视力、狼的听力,瞬间就能看到将要发生的事情。他是大学教授,所以被称为都教授。他隐藏自己的超能力,不喜欢爱情,只想安静地生活着,但在见到千颂伊时却开始了爱情,真实的他也一步步浮出水面,时时处于危机当中。电视剧火爆上映的同时,都教授也成了网络热词。人们对“都”这个姓氏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据成于1752年的朝鲜《星州都氏大同谱》记载,生活在朝鲜半岛上的都姓是汉代临蔡侯都稽的后人。

都字为多音字,作姓氏时读du,都姓为华夏姓氏之稀姓,历史可追溯到周朝。《姓氏考略》:“郑公孙阏(è),字子都,后以为氏。”东周春秋初年的郑庄公击败宋国、卫国,吞掉戴国后,又要出兵许国,由郑庄公最宠爱的大夫公孙阏和最尊重的将军颖考叔争夺主帅。公孙阏,字子都,是春秋时期的第一美男子。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曰: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娇也。不知子都之娇者,无目者也。(不知道子都是帅哥的人都是瞎子)。其后代取其字中的“都”作为姓氏。子都的后人都稽,汉武帝时(公元前110年),因战功被封为临蔡侯。都稽的后代都祖,在汉成帝时 (公元前20年-公元前17年)从长安来到高句丽,辅佐高句丽君主。都祖就是韩国都姓的第一人,韩国都姓人口现有4.6万人。

我国都姓人口约有15万人。山东省都姓人口逾2万人为最多。我国有明确记载的汉族都氏数量很少。现有都氏大部分是来自蒙古族后裔,他们与汉族临蔡侯都稽以及都教授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文章图片1

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北头村都氏祠堂

蒙古支都氏祖居地为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北头村,距离黄海边一千多米,北头村民都姓占九成,周围酒馆、峝岭、东场、南北松山、夏家疃、双林前等村庄也有分布,都姓人数约5000人。北头村里至今较为完好地保留着一座古老的都氏家祠。坐北朝南,分别由正房、倒座组成,占地212平方米,是中国传统的合院式建筑,是村子里最古老的房屋,所建何时已无从考证,镶嵌在院内墙上的一块石碑记载着该家祠在清朝嘉庆七年(1802年)曾被修缮过。山东烟台牟平的《都氏族谱》以及当地历史文献《登州府志》、《宁海州志》、《牟平县志》,均有记载:蒙古支都姓始祖,为元朝成吉思汗家族的都-达鲁花赤-必里海。

要想知道草原民族蒙古族为何来到大海边,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元朝的统治制度。元朝脱胎于成吉思汗创建的蒙古帝国,元朝从1271年蒙古国元世祖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孙子)建立元朝开始,到1368年秋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攻陷大都为止,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共计98年。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行省下有路、府、州、县、是地方上基本的行政单位。他们直接管理民众。由达鲁花赤和总管各一员充任长官,由达鲁花赤任最高监临官,有最后决定权。元朝完整的地方统治机构,加强了对地方和边疆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文章图片2

元朝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特权,削弱各族的反抗,采取了分化的民族压迫政策。元朝把全国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这四等人在政治、法律和经济上的地位,都有不同的规定,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成分。达鲁花赤是元朝中央政府派往地方管理军事、政治、经济的最高长官的官职,地方机构中的达鲁花赤掌握实权,而此职只能由蒙古人担任。《辞海》中对“达鲁花赤”解释为:蒙语,译为掌印官。朝廷各部、院、及各路、府、州、县均设达鲁花赤,如同部队的政委一职,军师旅团均有政委,级别不同。各级地方政府里汉人不能任正官。由蒙古或色目人担任,以掌实权。其职是对当地官员进行监督并掌握最后的裁夺权力。此官职于成吉思汗十八年(1223年)初置,并具有世袭特权。

文章图片3

元朝胶东地图(登州、莱州、宁海州)

蒙古支都氏源于山东益都路宁海州(下辖牟平县、文登县), 当时派驻宁海州的达鲁花赤,名叫必里海。必里海同时兼管登、莱二州,职衔为都达鲁花赤,必里海还兼管宁海州奥鲁劝农事。奥鲁,蒙语为“老少营”。劝农,鼓励耕作之意。蒙古制度,男丁从军出征,家属和童仆,按千户组织在后方,或随军队经营畜群或其他产业,供应前方。凡军户中迁发丁壮,替换老弱,供应军需,赡养出征人员老少,处理军户间纠纷等事,皆归各路奥鲁官府管理,不受地方官府管辖。都达鲁花赤必里海,为宁海州军事、政治、经济以及管理军队家属的最高长官。

明朝焦希程(时任宁海州同知)所撰《宁海州志》第五卷《官守名宦》篇记载:“元初有必里海,中统元年(1260),海死,子抄儿袭;抄儿死,子不老赤袭。子孙遂家焉,至今存姓曰都。至元、元贞、大德,皆不老赤也。” 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宁海州志》载:“必里海,海当元初,以功历迁至都达鲁花赤,兼管宁海州诸军奥鲁劝农事。中统元年,海死,子孙袭其职,遂占籍牟平。焦志云,至今存姓曰都,是其后也。”“抄儿,牟平人,海之子,袭本州达鲁花赤职。”“不老赤,牟平人,海之孙,袭本州达鲁花赤职。”嗣后,皇元鼎革,隐居于乡。明太祖存先代之后,赐姓曰'都’。'都’氏自此始而谱。”

据上述史料,我们通俗地讲:必里海,是蒙古皇族,元朝初年因军功下派到胶东宁海州做一把手,也管军队后勤和农业,兼管登州、莱州,几乎涵盖整个胶东地盘,所以在他的官衔达鲁花赤(掌印官)前又加上一个“都”字。他的儿子叫抄儿、孙子叫不老赤,均生于牟平,也按例世袭官职达鲁花赤,计89年。后因元朝恢复科举制度,不老赤去世以后,必里海的子孙不再担任达鲁花赤之职,其后裔子孙隐居黄海岸边,落户于今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街道北头村,成了牟平人。明朝政权对居留中原的前朝蒙古族遗民采取汉化政策,明太祖朱元璋给这支元代皇族必里海的后人赐姓,以先祖官职都达鲁花赤的第一个子“都”为姓,这支都氏自此始。北头村距离宁海州驻地老牟平城约30公里,距离当时的海防前哨金山寨约8公里,这也许是他们选择北头村的原因。

文章图片4

北头村都氏一世祖三兄弟镇、亮、宁三公

 清朝修《都氏族谱》所记世系,追溯至明朝时期居住在牟平北头村都氏三兄弟镇、亮、宁三公,以三公为都氏一世祖。三公之前之世系,因年代久远,无从追溯。自三公始按三大支汇成谱书。在原有辈份用字“镇(亮、宁)国应宏汝、呈思丕世悦”十个字的基础上,新择二十字为都氏子孙后辈排列用字,即:元本兴基业、书田永克昌、进修传广训、继述正伦常。都氏祖先定居北头村之后,养牛习耕作,造船学捕鱼,艰苦创业,繁衍生息。其子孙逐步播迁至周边,亦有徙往外县市或外省者。

明朝前期蒙古支都氏迁徙到山东西部以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地,并与汉人都姓形成交叉分布之势。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从牟平迁徙到东北的都姓人有三大支,分别迁居在辽宁省庄河,瓦房店和盖州,接着继续向北迁徙,逐步遍布东北三省及内蒙。虽然全国都姓并非同源,但是“一笔写不出两个都字”。都姓人之间有一种强烈的亲情纽带。两个不同来历的都姓人都会成为一家人,表现得很亲近。

仔细看看下图在北头村宗祠前祭拜祖先的都氏子孙的大眉眼、宽身段、蓝色哈达,是不是与如今的蒙古族譬如歌手腾格尔很是相像。

文章图片5

北头村都氏宗祠门口有一副对联曰:奥鲁劝农,在元朝总执州事。以官为姓,至昭代世处海滨。一语道尽这支蒙古族都姓的前世今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