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欢与萧衍(上)

 梦想童年594 2022-08-22 发布于江西

公元534、535年,统一北方的北魏政权又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魏受权臣高欢控制,西魏则被权臣宇文泰操纵;其时,南朝宋齐梁陈的交替恰好进入萧梁时期,统治者是梁武帝萧衍。于是,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又一个短暂的三国鼎立时期,它们的实际统治者则分别是高欢、宇文泰与萧衍。此后,历史发展的大体轮廓是:高欢的儿子取代东魏建立了北齐,宇文泰的儿子取代西魏建立了北周。宇文泰的另一个儿子周武帝宇文邕灭掉北齐,再一次统一了北方;萧梁因内乱而灭亡,被陈朝取代。周武帝死后不几年,辅政的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进而又灭掉陈朝而统一了中国。

高欢(496年~547年)

  凭心而论,作为开国皇帝或事实上的开国皇帝,高欢、宇文泰与萧衍,都有比较杰出的才干。然而,在这新一轮的三国鼎立中,为什么高欢与萧衍最终都成为失败者,而继承了宇文泰基业的宇文邕与杨坚,却能统一北方并最终统一中国呢?原因也许有很多,而腐败或未能有效地惩治腐败则是重要的一条。

  先说说高欢。他本是内陆汉人,北魏时,其祖父高谧因犯法而被徙居于北方鲜卑族聚居的怀朔镇,由于“累世北边,故习其俗”(《北齐书·神武纪上》),高欢便成了一个鲜卑化的汉人。高欢幼时家贫,婚后才有了一匹属于自己的财产——马,大概还是岳父家的聘物。将此马献给镇将,自己才当了一名小小的队主,后来又转为函使,即从北镇到都城洛阳的通讯员。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大起义,高欢先后隶属于破六韩拔陵、杜洛周、葛荣等义军首领,继而又投奔北魏大将尔朱荣,并于起义失败后收编六镇余部,势力渐渐壮大,直至消灭尔朱氏势力,逼走北魏孝武帝,致使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又迁都邺城(今河北磁县南),另立孝静帝,完全控制了东魏政权。几十年南征北战,高欢不但在战场上连连获胜,还善于调节内部矛盾。他有一个鲜卑名字“贺六浑”,也经常以鲜卑人自居。可是,在汉族高门大姓高乾、高昂兄弟面前,他又以汉族人——渤海高氏的身份认了同宗。他的军队中,有汉人,也有鲜卑人。鲜卑人往往歧视汉人,唯独“惮服”(《北齐书·高乾传附弟昂传》)高昂,因为他是一员汉族猛将。高欢每次申令三军,常常使用鲜卑语,而一旦高昂在场,就改用汉语了。对着鲜卑将士,高欢常常训谕道:“汉人是你们的奴隶,丈夫替你们耕田,妻子替你们织布,向你们提供粮食与衣服,使你们得到温饱,你们为什么还欺负他们呢?”面对着汉人,他又说:“鲜卑人是你们的作客,得到你们一斛粟、一匹绢,替你们去打仗杀贼,使你们得到安宁,你们为什么还要仇视他们呢?”由于高欢的竭力调和,内部的民族矛盾虽仍存在,也比较尖锐,却总算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民族冲突。因此从总体上说,国家还是安定团结的。

宇文泰(507年—556年)

  然而,面对着另一个重大问题——腐败,他的态度就大不相同了。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均田制,改革鲜卑旧俗,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然而,任何一场政治改革,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阻力,甚至出现反复。虽然自孝文帝改革以来,南迁洛阳的鲜卑等族出现了汉化的趋势,然而留居于平城一带的北方各族则出现了鲜卑化趋势。高欢主要依靠北方六镇的鲜卑流民掌握了东魏的实权,因此,高氏政权始终是含有高度野蛮性的鲜卑政权。鲜卑贵族战时烧杀奸淫,掳掠成性,平时则贪污腐败,贿赂公行。当时有个颇有才华的汉族士人杜弼受到高欢器重,被任命为镇南将军,并让他“典掌机密”。杜弼眼看着“文武在位,罕有廉洁”(《北齐书·杜弼传》),要求高欢加以整治。高欢很诚恳地对他说:“杜弼,你过来,让我告诉你:天下污浊混乱,习俗由来已久,如今诸将的家属大多在关西,宇文泰经常招徕引诱,因此人情去留未定。江东又有一个萧衍老翁,专门搞什么衣冠礼乐,很为北方的士大夫所向往,认为那儿才是正统王朝。我如果急切地施用严刑峻法来惩治腐败,一点也不通融,只怕武将们都要逃到宇文泰那儿,文士们则都投奔萧衍去了,人才流散,还何以为国呢?你的话确实不错,不过请你稍微等待一会儿,我不会忘记的。”不久,高欢即将率军与宇文泰在沙苑大战,杜弼又请高欢“先除内贼,却讨外寇”。高欢问内贼是谁,杜弼答道:“诸勋贵掠夺万民者皆是。”这一次,高欢不回答了,却命令众将士张弓挟箭,举刀按矟,夹道而立,然后让杜弼穿道而过,并对他说:“你放心,一定不会伤害你的。”哪知杜弼很不争气,直吓得浑身发抖,汗流满面。于是高欢乘机教训他道:“箭虽注,不射;刀虽举,不击;矟虽按,不刺。你尚且顿时便丧魂落胆。众将士可都是亲身从刀丛箭雨中滚爬过来的啊,百死而一生,纵然有点贪污腐败的行为,比较起来,贡献却是大得多了,怎可用平常的那些规矩来约束他们呢?”于是,杜弼唯有磕头谢罪,并自称“痴愚无智,不识至理”,蒙高欢晓谕开导,才明白了高欢的“圣达之心”。

  唐人魏征在《北齐书·帝纪总论》中说:“有齐全盛,控带遐阻,西苞汾晋,南极江淮,东尽海隅,北渐沙漠,六国之地,我分其五,九州之境,彼分其四。”应该说,三国之中,高欢控制的东魏政权远比西魏与萧梁强大得多。沙苑之战发生在公元537年,高欢死于10年后的547年。这10年间,他一心想吃掉宇文泰,或许还雄心勃勃地欲于灭掉西魏后再挥师南下,再灭萧梁,统一华夏吧?于是他亲率军队,忙于征战,自然顾不上处理内部的腐败“小事”了。而心理受到严重挫伤的杜弼呢,显然也只有同仇敌忾讨“外寇”,再也不敢提什么“内贼”不“内贼”了。高欢死后,其长子高澄继掌东魏大权,尚未来得及接受魏帝之“禅让”,就被家奴刺死;其次子高洋于公元550年废掉魏帝,建立北齐。高洋虽然对吏治稍加整顿,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而歧视汉人的根本国策则丝毫未变,高洋又缺乏乃父的调节手段,致使民族矛盾更加尖锐。那杜弼呢,一度还位居百僚之首。不知是忘掉了刀剑夹道的恐怖经历,还是改不了“质直”的老脾气,又对高洋常有“谏言”了,谏的内容,或许仍然在重弹反腐败的旧调子吧?这一次,他终于惹得高洋很不高兴,以69岁的高龄,被高洋乘醉杀掉了。而到了高欢的孙子齐后主高纬时,北齐政权更是“赋敛日重,徭役日繁,人力既殚,帑藏空竭”,高纬又“卖官鬻爵”、“穷极荒淫”(《北齐书·后主纪》),致使腐败愈演愈烈。577年,当周武帝宇文邕亲率大军东进时,腐败的政治导致齐国的军队也失去了战斗力,几乎是一触即溃,土崩瓦解,周师不久就攻下齐都邺城,高纬也成了俘虏,短命的北齐政权仅仅存在了28年,即使从534年高欢执掌东魏实权算起,也不过44年。可笑的是,周军大敌压境,北齐重镇晋阳危在旦夕时,齐后主高纬还带着心爱的冯淑妃在外围猎。当他接到告急文书欲回去时,冯淑妃“请更杀一围”,高纬竟然也“从其言”(《北史·冯淑妃传》)。难怪唐人李商隐要作诗讥讽道:“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再看看萧衍。他的父亲萧顺之是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叔伯兄弟,因帮助萧道成建立齐朝而身居高位。因此,萧衍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博学而多才。南齐除高帝萧道成及其儿子武帝萧赜外,其余诸帝均残暴酷虐,政治极其腐败,尤其是东昏侯萧宝卷,朝政荒废,赋敛繁苛,生活奢侈,又任意诛戮大臣,连皇族骨肉也不能幸免。正是乘着萧齐的腐败,身为雍州刺史的萧衍断然于襄阳起兵,并迅速攻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杀掉萧宝卷,不久就建立了萧梁政权,这一年是公元502年,即梁武帝天监元年。此后直到公元549年,萧衍称帝凡48年,是南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执政前期,他在政治上改革官制,选用良吏,经济上鼓励垦荒,抑制兼并,都有一些积极的措施。军事上更派名将陈庆之北伐,攻克城池三十二座,大小四十七战,每战皆胜。那时,北魏尚未分裂,其都城洛阳也被梁军攻克。虽然这次北伐由于种种原因而最终失败,却极大地震撼了北朝的心脏地区,充分显示了南朝的实力。《梁书·武帝纪下》称梁武帝“英武睿哲”,三四十年间将国家治理得“远安迩肃”,“自魏、晋以降,未或有焉”,应该说,基本上还是符合史实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