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腐乳地理03

 ldtsg1957 2022-08-22 发布于四川

但真正让红曲走出福建,流行到全国各地的,是腐乳。

  在加入红曲参与发酵后,原本浅黄浅白色的腐乳,变成了迷人的玫瑰红色。而红曲霉菌所制造的多糖类、酒精等有机物,也与腐乳原本的风味物质混杂,出现了新的口味。

  很快,红曲成了腐乳江湖里的显学。今天几乎所有生产腐乳的酱园里,都会有这种腐乳的产品线。人们为它起了一个好听而形象的名字:玫瑰腐乳。因其源自南方,被称为“南乳”;又或许是为了区分,人们把不加红曲的黄白色腐乳称为“白方“,加入红曲的称为”红方“。

  潮汕地区流行用红方腐乳制作糕饼,工艺很复杂:先用白糖腌猪肥膘肉,使其成为晶莹剔透的“冰肉”,切丁后与炒香的花生、芝麻、蒜蓉、南乳混合后做馅,包裹类似于广式月饼的碱皮烘烤后,就是潮汕著名的小吃“腐乳饼”。

  掰开时,内馅里淡淡的红色是潮汕腐乳饼的最大特点。加热后,脂肪融化的迷人肉香,与腐乳甜香混合,再配上一盅凤凰单枞茶,这是潮汕人一天最惬意的时刻。

  而到了珠三角地区,南乳的用处更大。

  除了替代盐和酱油,与猪五花肉焖成色泽红亮,油香满溢的南乳肉之外,它还能担当羊肉煲的蘸水;还能浸渍花生后炒熟,做成南乳花生仁;研碎后与空心菜同炒,成为红绿分明的南乳青蔬;与糯米五花肉一起包进粽叶里,化身香气四溢的南乳粽子;或者加入炖猪蹄中,成就香滑可口的南乳猪蹄。

  在腐乳之都广州,“南乳”已经不单纯是一种食物,而是一个菜系的代名词。

  No.5伍

  在南乳发明之后,中国人腐乳的想象力仿佛开了光。各种酒类、植物油、芝麻、花生、芋头、芸豆,以及稍晚后传入中国的辣椒,都参与到腐乳的制作中。

  中国腐乳的谱系由此变得无比丰富,而一些物产丰富的地方,也在这一波“腐乳大发明”中脱颖而出。

  比如台湾流行的,加入酒酿、芋头粒和咸青梅的腐乳。酒酿入菜是福建客家人的传统,槟榔芋头是台湾本土特产,咸青梅干泡酒则是日本人的习俗。台湾人用包容性极强的腐乳将之混搭组合,甚至还创造性地加入一些红豆、芸豆等豆类,丰富腐乳的味觉层次。

  “腐乳坛里的台式奶茶”,绝非浪得虚名。

  云南楚雄的牟定油腐乳,是又一个例子。

  楚雄位于滇东高原到横断山区的过渡地带,既有平缓的丘陵,也有雄伟的高山深谷,各种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是名副其实的生物多样性王国。

  油腐乳,顾名思义,就是用油脂浸泡调味的腐乳。其中,既混合了核桃、油茶、油橄榄等木本油料作物压榨的植物油,又有辣椒、青花椒、金盖、芫荽等香料,浸泡在油脂中析出的脂溶性风味物质。

  最终,味道复合丰富的油脂,促成了牟定油腐乳独特的风味;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明清之后,彩云之南融入中华版图的历史浪潮。

  但不管是台湾的梅子腐乳,还是云南的油腐乳,都只能算是在“术”的层面对腐乳口味进行改良。一场真正的,从“道”的层面发起的腐乳革命,正在帝国的中心酝酿。

  康熙八年,安徽人王致和进京讨生活。关于此人到底是科举落第,还是红顶徽商,江湖上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王致和经营的酱园,做出了世界上第一罐“青方”。

  所谓“青方”,延续了“白方”和“红方”的颜色分类法,指青灰色的腐乳外观。王致和的家乡安徽徽州地区,有着吃臭菜的习俗,当地著名食材臭鳜鱼、臭豆腐、霉千张、霉豆子,都有着与青方类似的青灰色外观。

  但制作青方的工艺却与这些臭菜完全不同,黄浆水和盐硝,两位“新伙伴”就此粉墨登场。

  黄浆水其实就是制作豆腐后剩下的浅黄色的液体。其中含有大量水溶性的蛋白质和糖类,但因为极易腐败变质,所以常常被视作废水。

  盐硝就是硝酸钠,是一种盐碱地区的常见矿物,有毒性,也是强氧化剂。诺贝尔发明硝化甘油炸药时,就用到了提纯的盐硝。

  制作青方的过程,说复杂不复杂,在普通腐乳制作的过程中,不停添加黄浆水和微量盐硝。黄浆水为豆腐发酵提供更多原材料,加快菌群代谢速度;盐硝则促使豆腐里的有机物快速氧化,并抑制杂菌滋生。

  这是一步险棋,加快发酵的速度、提升发酵的烈度,能让豆腐释放更多氨基酸,获得更强烈的鲜味。但其代价是菌群平衡极易失控,稍有不慎,就会让腐乳变质。

  高纯度的盐硝,在此时发挥了杀菌保鲜的作用,促成了异味浓重、发酵彻底、滋味更美妙的青方的诞生。显然,这是民智民生进步的例证、是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也是经过明末乱世后,大一统国家重新步入正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缩影。

图 | 麻酱、青方、韭菜花,是北京涮羊肉的最强蘸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