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文学史: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遇事明言 2022-08-24 发布于甘肃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基本特征

1.广泛而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现实主义作家以真实反映现实为根本原则,力求客观真实的描写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矛盾,把自己的理想和感情融入在具体生动的艺术描写中,不仅是写美的生活,还写丑恶的生活。

2.无情的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通常以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揭露金钱统治造成的社会罪恶,反映下层人民的苦难和不幸,鞭挞为富不仁的剥削者和人吃人的社会。

3.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具体的物质生活环境中,描写典型性格,使之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反映社会的某些本质,同时注意性格自身的矛盾和发展,力求表现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即克服了古典主义类型化,也摆脱了浪漫主义理想化和概念化。

4.在长篇小说中成就突出,用长篇小说成为真实在线社会风貌和历史事件的现代史诗。

5.具有内倾性,外倾性。既表现外部社会生活广阔,又反映内部心灵世界表现的深刻性。

【补充】

​批判现实主义

       ​指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其下定义的是高尔基,

       高尔基指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律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有法国斯丹达尔、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代表作有《红与黑》《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等。


​法国文学

斯丹达尔《红与黑》

​○《红与黑》于连形象
​巴尔扎克 

把作品总集定名为《社会研究》,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人间喜剧》

       ​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是他用毕生精力完成的作品,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90多部作品组成《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主要表现:

①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

②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

③描写了一部一幕幕争夺金钱的惨剧,揭露了金钱的罪恶,《人间喜剧》是法国文学史上空前宏伟、内容空前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品,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人间喜剧》的分类及大致内容

       ​巴尔扎克以“场景”和“研究”为题名,将自己的作品结集出版,力图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分门别类去描绘现实,这是他的独创。他想要把自己的作品组成一个庞大的整体,写出“一个完整的社会”,这就是《人间喜剧》的雏形。

基本结构如下:

     (1)第部分是 《风俗研究》,“将反映切社会现 象”“人类心灵的历史将纤毫毕现,社会史的各个部分都得到描绘”。

     (2)第二部分是《哲理研究》,“紧接而来的是原因”“情感为什么会这样,生活依存于什么之上”。

     (3)第三部分是《分析研究》,探讨“原则”。

​○《人间喜剧》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内容

○描写

​1.尽管作者无限哀婉,但也如实描写了贵族社会在资产阶级逼攻下衰亡的历史,如《古物陈列室》, 通过贵族沙龙和资产阶级沙龙的兴衰对比,说明了新的社会条件下贵族阶层的虛弱。

2.资产阶级的血腥崛起。如《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原是箍桶匠,利用大革命和王政复辟的动荡时期,投机倒把,终于成为大庄园主和金融资本家。他熟谙经营之道,抓住时机,大胆投入;同时狠毒,工于盘算,装作口吃没主见欺骗对手,却在残酷竞争中吃掉对方;并且贪婪吝啬,金子就是生命,甚至不愿意与妻子儿女分享。

3.同时揭露资本主义金钱统治的罪恶。《欧也妮葛朗台》 写道:“金钱控制法律,政治,风俗,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种金钱关系造成了道德沦丧、政治黑暗,家庭崩溃,艺术堕落等等,就连人的良心也作为商品开始定价。

4.从道德角度赞美共和主义者的英雄形象。如他笔下的克雷斯蒂安情操高尚,献身于整个人类,甚至他在街垒下拯救情敌丈夫,一个反动贵族,他的情敌的行动也具有了别样意味的道德光辉。

​○艺术特色

     ​1.运用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艺术方法,刻画入物、结构情节的技巧高超,是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高峰。

     2.人物再现法,就是一个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出现,这样既可以从不同侧面描绘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也能使《人间喜剧》个作品有机相连,成为整体。

     3.不少作品具有相当的浪漫色彩,想象绚丽,情节离奇怪诞,甚至运用象征手法隐喻他对现实的看法,这在哲学研究的一些作品中最为明显。

​○《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形象
       ​拉斯蒂涅是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人物。他出身没落贵族,为了改变自己的贫困境地,早日实现飞黄腾达的梦想,他抛弃道德、良知,利用各种手段,不顾一切回上爬。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被资本主义社会腐蚀的贵族青年典型。他向上爬的过程即是道德、良知丧失, 人性混灭的过程。

     拉斯蒂涅目睹伏脱冷被捕,鲍赛昂夫人被逐,高老头的惨死,经历了这“人生三课”,才彻悟到“美好的灵魂是不能在这世界上呆久的”,“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隐蔽在金钱珠宝底下的罪恶”。至此,他的善良人性逐渐被金钱所扭曲,灵魂被铜臭腐蚀,经过野心与良心的不断挣扎,最后决心踏上资产阶级野心家的道路,拉斯蒂涅的良心与野心搏斗,厮杀的全过程,揭示了金钱对青年的腐蚀和贵族阶级必然衰亡的历史趋势,具有典型意义。作者深入细致地描写了拉斯蒂涅堕落过程中的内心斗争,深刻地揭露了以金钱为轴心的上流社会对青年人的毒化和腐蚀。

​○高老头

       高里奥是个暴发户,生意上精明强干。一离开生意经就迟钝愚笨,个人感情在家庭关系中畸形发展,十分爱妻子,妻子死后就将感情寄托在女儿身上。他在观念上还保持着对宗法式家庭关系的幻想,可是女儿们完全接受了新的资产阶级的生活原则,追求金钱享受肆无忌惮,榨光父亲的财产然后抛弃。

      揭露了资本主义金钱通知对家庭关系的破坏,但他又归罪于家长制的破坏,这就削弱了他的批判力量。

○艺术特色

​1.典型环境。

      ①环境描写准确生动。两个对立世界,一个是贫穷肮脏的伏盖公寓,其中是失意的房客;一个是富丽堂皇的贵族厅堂,满是虚伪放荡的男人女人,它们构成了王政时期的巴黎全景。

      ②环境描写具有历史感,准确地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阶级关系,社会风尚和时代特点。如这种两个世界对立的典型环境不断刺激拉斯蒂涅的野心和欲望,把他推向了野心家的道路。

      ③环境描写具体,如街道、陈设等,通过物质生活环境刻画人物性格,如伏盖公寓暗示伏盖太太的人品,包赛昂夫人的蓝色客厅也说明她的性格。

2.常常把某种欲念集中在人物身上来支配他一切的思想和行动,如高老头的父爱,但因为放在典型环境中,所以血肉丰满,是真实的具有社会内容的典型形象。

3.肖像描写极为传神,从中传递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心里特征,如拉斯蒂涅初来巴黎“白皮肤,黑头发”,有种朴素的风度;埋葬完高老头以后就“欲火炎炎的眼睛”,两者精神面貌截然不同。

4.重视细节描写,通过日常生活习惯、服饰用具来刻画人物。如高老头刚进伏盖公寓时膳食、服装很好,经过女儿再三压榨,只剩破被、破毯,揭示了他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了解即可)

​○《包法利夫人》艺术特色/对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贡献
艺术成就

(1)塑造典型人物时,注重精神气质的描绘

       爱玛的喜于幻想,包法利的浑浑噩噩,郝麦的讲求实利,都是从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特点去表现的。这种精神气质的形成同环境存在密切关系。

(2)语言精美,用词讲究

       小说中名句很多,比喻贴切。同时用词讲究,描写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如用“像人行道一样平板”来形容包法利谈话的平庸。

(3)叙事角度变化

       ①小说某些情节的叙述,不同于一般的第三人称的写法。文字从白描转到人物的感受,再回到白描,叙述角度几经变换。

       ②全景镜头与摇扫镜头的交替使用,特写镜头与中心场面的轮流变换,都是典型的电影手法。例如农业展览会一章中的描写。

(4)叙事结构稳固

       全书分成基本对称的两部分,按女主人公的经历来安排,她的发展至农业展览会形成高潮,然后走下坡路,直到结尾。


​英国文学

​狄更斯

​○狄更斯如何发展了英国小说创作?

《双城记》

​○人物形象

1.梅尼特医生——人道主义的典型

       狱前,当亲眼目睹了厄弗里蒙地侯爵虐杀农民的惨案,他为了求得良心安宁,写信向朝廷告发。

       狱后,他明知代尔那是厄弗里蒙地家族的后代,可是为了女儿的幸福,仍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因为他有了新的信仰,要为爱、为别人的幸福而活,他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典型。


​○艺术成就

​(1)采用典型的多元整结构, 严谨有序

①小说由5个叙事单元组成:梅尼特一家的故事;得伐石夫妇的故事;厄弗里蒙地家族的故事;卡尔登的生活与献身;克朗丘的生活与经历。

②5个叙事单元各自独立,同时又相互联系、交叉、渗透。

(2)运用感受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①如实反映法国大革命。

②在写作时,狄更斯投入了丰富的感情,通过带着褒贬的描写、议论、抒情等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3)运用了悬念与象征的艺术手法

①设置悬念,如梅尼特与厄弗里蒙地家族的关系以及他在狱中写下的那份文件。

②在小说中,作者常采用象征手法暗示某种意象或预兆,渲染气氛。小说第5章中流淌在圣安东尼区狭窄街道上鲜红的酒象征着鲜红的血,象征着狂暴的群众运动即将开始。

(4)灵活运用各种叙述手法描写场面

对攻打巴士底狱、法庭审判等群众场面的描写,对顺序、插叙、倒叙等叙述方法的灵活运用,都很出色。

​勃朗特三姐妹(略)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安娜·勃朗特

​德国文学​青年德意志派

       ​19世纪30年代,德国民主运动兴起,出现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和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家,他们反对封建势力,批判浪漫派逃避现实的倾向,因此被称为青年德意志派。

        他们具有激进的民主主义倾向,关心社会和政治改革,主张以文艺为工具,表达自由思想,努力创造出一种有鼓动力的社会批判文学,但他们思想空洞抽象,艺术平庸,无力将思想和艺术结合,文学史上称之为“倾向文学”。代表作家有伯尔纳等。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是​海涅创作的政治讽刺长诗。这首诗的创作基础是1843年深秋诗人在离开德国12年后重回祖国的旅行。他认为德国现存制度是那样的腐朽和落后,而反动政府企图用假象、伪善和诡辩来掩盖自己的腐朽,这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童话般的幻想。

       诗人用一切生机都已死灭萧条的冬天,来象征德国社会昏睡和停滞,所以“童话”前又冠以“冬天”。海涅在作品中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把自己的批判融合在讽刺艺术中,史诗成为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伟大作品。

​俄国文学

​自然派

       ​俄国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批判封建专制和农奴制度的现实主义作家流派。19世纪30年代,果戈里创作了揭露社会现实黑暗的作品,这些作品被反动文人攻击为“自然派”,革命民族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及时予以还击,撰文阐述果戈里小说的现实主义价值,指出了“自然派”文学跟人民的关系,捍卫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性和斗争性,继承了这一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就被称为“自然派”。

        他们极力忠实地描写现实,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在体裁上,他们多采用叙事文学形式,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俄国社会现实。代表作家有果戈里、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莱蒙托夫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罗亭》《贵族之家》(了解即可)

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

       奥勃洛摩夫——懒惰代名词。是俄罗斯文坛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他是一个极端懒散、害怕生活发生变动、精神麻木而耽于空想的地主。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成了一个十足的寄生虫,就连贵族少女的爱情也无法使他振作,最后在睡梦中死去。

​果戈里

​○《钦差大臣》喜剧冲突

        ​果戈里《钦差大臣》的喜剧冲突是围绕一个内陆偏僻小城的官员们迎接钦差大臣的故事展开的。老奸巨猾的市长和官僚们把一个青年文官当成钦差大臣,这偶然性的误会,反映了俄国官僚社会的本质。市长和官僚们贪赃枉法,无恶不作,因此听说钦差私访,惶恐不安;而浅薄、虚荣的花花公子赫列斯塔科夫,装腔作势,大吹大擂,漫天说谎,被这些内陆官僚们看做是京城上流社会的做派,于是便闹出这场“误会”,由此活画出一幅俄国官僚的群丑图。(概括内容)

       该剧摈弃了浅薄的滑稽噱头,致力于典型人物的內心世界的揭示,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深层心理,在戏剧冲突的构成中,特别强化了核心人物有变态倾向的深层心理的辐射作用。这种心理的辐射作用,正是理解该剧戏剧冲突构成的关键。该剧的中心冲突,是在小城市长特模哈诺夫斯基与落魄公子赫列斯达科夫之间展开的;而这个冲突从形成到发展,特模哈诺夫斯基那带有几分变态的深层心理发挥了主导作用。19世纪30年代的俄国,农奴制极度衰落,蜕变为“虚有其表的帝国”。官场,尤其是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尔虞我诈、争权夺利、骄奢淫这是官场通病;森严的等级制,使地方官吏对来自京城的大员谈虎色变。剧中小城市长更是个集贪婪、奸诈、专横于一身的典型,以至他自己都深感“罪孽深重,所以他就把钦差大臣的将要到来,说成是“很不愉快的消息',被正常的公务吓得失魂落魄。

​○《死魂灵》五个地主

​○艺术特色

​1.成功刻画了俄国地主群像,并且主要性格特点各有不同,说明了农奴制衰落时期地主面貌的各个方面,揭露了他们“死魂灵”的本质和他们道德文化的破灭。比如玛尼诺夫是有教养的文明地主,但彬彬有礼之下,却又掩不住精神空虚。普柳希金吝啬至极,拥有上千农奴,却穿的如乞丐,拼命搜刮财务,连破布,铁钉都不放过,同时粮食应堆积过多,而糜烂成灰……(五个地主分别讲…)

2.乞乞科夫是小贵族的儿子,六等文官,拥有农奴。与老式地主不同,他身上带有资产阶级掠夺者的特点。强烈的占有欲,伴随着性格中的投机和冒险,为了财富不择手段;并且更有手腕和活力。他代表了资产阶级掠夺者的无耻和狡猾,也无奈地说明了以后的社会经济必由他们领衔。

3.以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人物典型,不仅通过死魂灵的买卖过程,描写他们的形象,也以典型的环境描写来烘托,如每个庄园从院落到内室,都在说明主人的性格

4.讽刺艺术。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物肖像、神态、动作,形象具有生动的喜剧性,投射出他们庸俗的生活和卑劣心理。这中夸张总是遵循生活的逻辑,具有现实的真实性,而不是怪诞的脸谱。讽刺时候又对这些贵族地主保有深切同情,笔调哀婉,所以他的讽刺又同温和的幽默与抒情结合,包含着忧郁和思考,是“含泪的笑”

【拓展】“含泪的笑”(理解就可)

5.主观抒情性。作品中大量穿插抒情,其潜台词是以俄罗斯人民对比这些现实中的“死魂灵”,既有对现实黑暗的忧虑,也怀抱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强烈而朦胧的信念,洋溢着人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热潮。

陀思妥耶夫斯基

“复调小说”

       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 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在陀氏的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每个声音都是主体,议论不局限于刻画人物或展开情节的功能,还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但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陀的世界,根本上是属于个人的世界。小说具有对话性。

【拓展】

​《罪与罚》

托尔斯泰(专章解释,略)

​美国文学

​超验主义

霍桑《红字》

爱伦·坡  现代主义先驱

惠特曼《草叶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