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洲」大航海时期的人们为什么拼命也要找到新航线?

 白衣钱子 2022-08-25 发布于辽宁

在美洲,有很多地方叫做哥伦比亚。这就是为了纪念一个人哥伦布。哥伦布发现美洲真的是一个意外。他本来想来中国,却偶然发现了美洲。欧洲人当时为什么要寻找新航线?为什么西班牙是第一个扛起大航海大旗的人?

资料:大航海时代

谈论今天的“发现”美洲在政治上是不正确的。这种说法显然是从欧洲人的角度出发,从道德上的制高点看美洲印第安人,所以今天的历史学家一般都使用哥伦布到达了美洲。

资料:哥伦比亚影业

在整个北美和南美,哥伦比亚是最常见的名称。哥伦比亚是为了纪念哥伦布,在哥伦布的名称后加上拉丁语后缀,发音为“哥伦比亚”,意思是哥伦布的所在地或哥伦布的国家(Columbus——Columbia)。

它与著名的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град,发音与俄语城市一词город类似,在斯拉夫国家中城市名称的后缀)相似,具有相同的含义。

今天有许多穆斯林国家,例如我们的邻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意味着哈萨克斯坦人的国家,吉尔吉斯斯坦人的国家(stan和stein都被音译为“ stan”和波斯语,意思是“某处” )。

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但华盛顿是简称,全名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District of Columbia)。一个城市的名字纪念两个人:美国的开国之父华盛顿和美洲的发现者哥伦布。

南美洲还有另一个国家,名字叫哥伦比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olombia)。

加拿大还有一个省叫做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中国人最喜欢的加拿大城市温哥华属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不列颠是指英国,哥伦比亚也是为了纪念哥伦布。

此外,我们熟悉美国最古老的电影公司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片头是手持火炬的女神。

还有一所位于纽约的常春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奥巴马和巴菲特都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最高的奖项,是由哥伦比亚大学来颁发此奖项。

此外,在美国和加拿大,有无数以哥伦比亚命名的地名。可以说,哥伦比亚一词在整个美洲最为普遍。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哥伦布对美洲的重要性。

如今,美洲有35个国家,其中大多数使用西班牙语。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早期,大多数美洲都是西班牙殖民地。

但是问题在于,美洲的发现者哥伦布不是西班牙人,而是热那亚人。在今天的意大利西北部,之所以不称哥伦布为意大利人,是因为当时根本没有意大利这个国家。

当时的意大利是由境内的大大小小的城邦构成的一个个的小国家,例如我们熟悉的威尼斯共和国,热那亚共和国,佛罗伦萨共和国,哥伦布之后400年意大利才成立的。

资料:意大利地图

哥伦布为什么要远航?西班牙国王为什么支持哥伦布的远航?

哥伦布远航是为了开辟东西方新的贸易航线。 为什么要开辟新路线?原因有两个:首先,欧洲需要东方。第二,原来的东西方之间的航线走不通了。

在古代,亚洲的香料,丝绸和瓷器在欧洲人眼中是刚需。平民,特别是欧洲贵族,需要这些。

原来的路线走不通了。传统上,欧洲人和东方之间有两条贸易路线,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路线:陆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的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就是货物通过新疆运输到中亚,然后通过中亚运输到欧洲。

让我们集中分析一下大航海之前东西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如何进行的。但这不是我们今天想的那样,直接从中国到欧洲的点对点的航行运输,而是分成几个部分并分别进行。

首先是欧洲将货物从地中海运到阿拉伯半岛,改陆地运输到达红海或者波斯湾,然后再装船进入印度洋,绕过马六甲海峡,到达中国。

这条航线有三段,第一段就是从欧洲穿过地中海,到达中东的海上路线,一般由欧洲人来干。特别是意大利,因为位于地中海中间的优越位置,几乎垄断了这条贸易路线,威尼斯、热那亚都是中世纪最重要的欧洲港口城市。

第二段就是从地中海上岸,穿过中东的陆地路线,这段路线不用说,肯定是阿拉伯人或者波斯人来做。

第三段是从中东的红海或者波斯湾到达中国的这段海路,也是由阿拉伯人或者波斯人在做这件事情。

资料:丝绸之路

在整个中世纪,中国人没有去过西欧,也没有欧洲人从西欧来过中国,除了马可波罗(他到底来没来过东方有很大争议)。

让中东人充当中介,垄断东方与西方之间的贸易。也就是说,在大航海之前,尽管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已经进行了数千年,但中国人和西欧人从未像今天的客户那样相遇,就像今天的房地产中介,买家和卖家在签合同之前根本就见不着面,都是中介在中间传话。

这也是欧洲人除了冒险开辟新路线之外别无选择的重要原因,因为中东人民可以随时切断这条路线。

1453年,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沦陷。一个强大的帝国在中东出现。

在那之后,陆地和海上的主要交通路线被奥斯曼帝国牢牢控制。欧洲人迫切需要寻找一条可以绕过奥斯曼帝国的新路线。有了需求和动力,就必须有人开辟新的道路。

资料:奥斯曼帝国

但是,为什么当时的人们确信可以通过一直向西走可以到达东方来呢?

这是因为在哥伦布时代,地球是圆的这一观念在欧洲变得非常流行。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概念。亚里士多德也认可地球是一个球体,因为他发现越往北走,北极星就越高,越往南走,北极星就越低,并且还可以看到在北方看不到的星星。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发现了古希腊的这些理论。已经有许多人相信地球是圆的,只是还没有办法来证明它。哥伦布生活的时代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火热时期。欧洲文艺复兴为这一伟大的航行提供了理论支持。他们认为亚洲位于大西洋的另一端。欧洲和中国被大西洋隔开。只要他们向西走,他们就会到达遥远而富裕的东方。

资料:地球

哥伦布坚信这一点,但仅凭想法是不够的。仍然需要大量资金,所以他就去拉投资。哥伦布先后找过葡萄牙,英国和法国,但它们并没有赞助哥伦布,只有西班牙国王赞助了他。

那为什么西班牙国王选择支持它呢?

这是由当时西班牙的国情决定的。西班牙国王不仅从投资的角度支持哥伦布的航行,而且从宗教信仰和传播基督教的责任方面支持哥伦布的航行。

投资时,他没有把金币的回报放在首位。因为当时西班牙由北非摩尔人(信奉伊斯兰教)统治了近800年。 

1492年,摩尔人才被赶出西班牙。基督教在西班牙的统治地位得到了恢复,经过几百年的磨难,当时的西班牙人对基督教的信仰特别虔诚。刚赶出异教徒的西班牙国王非常重视传教工作。为哥伦布的冒险行为提供资金的原因除了经济原因外,其中很大一部分还希望将基督教传播到东方。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所有西方国家中,西班牙对传教最为热衷。无论是墨西哥还是阿根廷,西班牙殖民地都是天主教国家。即使是亚洲的菲律宾,也在西班牙统治了400年后,成为亚洲唯一的天主教国家。

纵观欧洲其他国家,尽管它们也曾在其殖民地传教,但他们的热情远不及西班牙人。

资料:传教士

无论如何,创业的青年哥伦布终于获得了投资,并于1492年出发。实际上,哥伦布此时已不再是年轻人。哥伦布已经41岁了,在当时,他已经是半个老人了。

但是,不再年轻的哥伦布仍然拥有这种激情的冒险精神,所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年轻和充满激情不能仅由年龄来决定。这主要取决于心态。

凭借西班牙国王提供的资金,哥伦布在海上漂流了两个多月,终于抵达了今天的加勒比海。具体位置应该是在巴哈马。哥伦布以为他来到了印度,他以为加勒比海周围的岛屿就在中国旁边。后来有人提醒他,您要去的地方似乎不是印度或中国,而是欧洲人从未知道的新大陆,但哥伦布到死都不相信。

资料:哥伦布航行到达地点

这次航行之后,哥伦布又有三次从西班牙航行到美洲,但是哥伦布的四趟航行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在加勒比海,即今天的古巴,海地和西印度群岛,并且从没有踏上北美大陆。

在哥伦布之后,亚美利哥是第一个在美洲考察的欧洲人, 亚美利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欧洲人,哥伦布去的不是印度或中国,而是一个西方人不知道的新大陆。因此,美洲也以亚美利哥(Amerigo)而非哥伦布(Columbus)命名。

当哥伦布第三次航行美洲时,由于船员之间的内乱,西班牙国王以管理不善的名义剥夺了他的总督职位(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圣塔菲协议,命名哥伦布为总督)。 

1506年,在西班牙北部的一家普通小旅馆里,54岁的哥伦布死于贫穷和孤独。

无论如何,美洲,这片曾经远离中心的土地,终于摆脱了它的寂寞,与整个人类联系在一起。新世界和旧道路开始了大规模的交流。从人类到动植物,这种交换在历史上都有一个特殊的术语,称为大哥伦布交换。

美洲的玉米和土豆来到欧亚大陆后,促进了欧亚大陆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我国古代人口从未超过一亿。但是,当美洲的玉米和土豆过来时,我国的人口迅速增加。

除了动植物的交流之外,美洲的发现还带来了种族的交换。

首先,它导致印第安人几乎绝种。据统计,屠杀和疾病造成了印第安人口绝灭了90%。例如在美国,只有300万以上的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不到美国总人口的1%。

第二是大量的混合种族。在大航行之前,白人,黑人和黄色人种基本上生活在各自的土地上。少数族裔混合种族很少,但是今天,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都是混合种族。例如,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超过2亿,在世界上排名第五。近一半的巴西人是混血人种。

资料:哥伦布大交换

哥伦布发现新世界带来了种族和物种的巨大交流,这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旧世界。第一次,整个世界都被海洋连接,人类从陆地社会转变为海洋社会。陆权国家开始衰落,海权力量国家开始崛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