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进化:工具、事实、思考力和想当然

 碧海蓝天kx32di 2022-08-25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这篇文章谈几个认知要点,先看这18个短句:
1、语言具有局限性;
2、认知具有局限性;
3、认知局限并不来自语言局限;
4、语言只能传递信息,无法传递事实;
5、没有人能钻出语言的笼子;
6、凡真理,必有边界;
7、事实背后站立着真理和无知;
8、“未知”面前,“已知”几于无;
9、工具出现是必然,凡工具,即是人的延伸;
10、人不可脱离环境,故,思考无法全然独立;
11、程度问题比是否问题更普遍;
12、确定事实的边界是谈论事实的前提;
13、尊重事实的前提是理解事实的边界;
14、语言和事实皆是人的生存工具;
15、行为的源头是本能,求生行为是,自杀行为也是;
16、本能不解决“意义”相关问题,只为行为提供动力;
17、人生无意义,意义是人杜撰出来自我愉悦的工具;
18、因为人杜撰了“意义”,所以人区别于万物。
图片
想当然。

实事求是是认知的前置条件,而理解何谓科学,则是理解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几近于科学态度,即审慎的态度,保持理性,尊重证据,不想当然。

“想当然”是认知的最大障碍。此处,“想当然”是一种态度,多数人持有这种态度而不自知。

知道自己无知的人一般不会“想当然”,习惯于“想当然”的人往往以为自己手握真理,对缜密不屑一顾,言语往往轻浮。所以,相比于纯粹无知,略知皮毛的人更容易“想当然”。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一点,在认知过程中,人人存在成见,区别在于程度深浅。因为每个人的认知都会受到经验、情感和环境的干扰,无法做到绝对客观。而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承认这一点,并寻求降低“成见”程度之方案。

例如自我诘难,系统反省。尤其是作为终身学习者,首先要有自我否定的意识,其次要求自我否定的勇气,最后还要有自我否定的能力,否则很难自我突破。

既是实事求是,则需尊重事实。

事实自有其边界,边界外的不必去管,也管不着。谈论事情时,我最怕遇到那些眼前的事尚说不出所以然但就是有勇气无限拓宽边界的人。例如你跟他说石头比鸡蛋硬,他非得说有一种鸡蛋就比石头硬,有一种石头就比鸡蛋软。你问他具体是什么石头什么鸡蛋,他支支吾吾半天,坚定的说,“肯定是有的”。

再比如你跟他说,科学是一种可靠的求得真理的方式。他非得说不是一切真理都可以用科学求得。你跟他谈论已知且有边界的,他跟你谈未知且无边界的。或许他认为,谈论大家都不懂的事物,就更可以肆无忌惮了。
图片

事实。

对事实的尊重,最恰当的表述是——实事求是。事实求是者有如下特质:

1、不迷信书籍,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所谓的“公认事实”。然而实事求是者却常遭到想当然者的指斥,原因即是因为不迷信。想当然者不仅自己迷信,连别人不迷信也是看不惯的:大家都跪,你为什么站着?

2、实事求是者必须得站着。一旦下跪,则失掉独立精神,当遇到威权时,则必然出卖“真”,唯唯诺诺。中国历代社会,这样的读书人遍布朝野,但凡想站着的人,大都被迫行走于江湖。稀奇之处在于,直至今日,多数学者仍然跪着,或许下跪已成为这个地方之学养的不可或缺之部分,站着反而得不到本民族学养之精髓。

现今的传统文化圈子便是如此,圈内人自然是崇拜得紧,有一种将西方文明秒成渣渣的气势。因此决不许别人质疑,如遇质疑者,先是假装说理,若说不过,则开始辩论,若辩论不过,则给质疑者一顶“不爱国”的帽子。

3、实事求是者着意于求真,而非求赢。故而不必有无意义的争论,尤其是避免和“想当然”者多说什么。毕竟人人皆有观点,不论对错真伪,不把观点强加于人是一个重要的边界。

做到实事求是,可以遵照如下原则:

1、承认一切既成事实;
2、承认一切科学结论;
3、审慎的看待它们;
4、在无证据表明它们不成立之前,相信它们;

5、在遇到与它们相矛盾的现象时,怀疑它们。

诸多问题,不囿于是否,而存于深浅。质疑并不是要全面推翻,而是为了更大程度上的究竟。无质疑精神则必然囿于概念,陷入书本。不经思考的概念,就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文字。但我看到过很多人以读了某本书而沾沾自喜,看样子不像是他读了这本书,倒像是他写了这本书。

读书人之丑态,无出其外。
图片

思考力。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从任何角度论皆可)大约源自三点:

1、偶然性造成的运气;
2、行动力(非执行力);

3、思考力。

以我为例,如果有强于他人之处,主要在于第一点。

此处我们重点讨论思考力。思考力是学习力、创造力和幸福能力的前提,其和智力不存在必然联系。我提到过多次:

思考力=思考内容×思考方式×思考频率

思考力直接产生的影响是思考的效率,

思考效率=系统程度×结论清晰度÷思考时长

即当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时,能够在多长的时间内以多么系统的思考点经由思考获得多么清晰的结论。赘述《教父》中的台词:

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任何思考力提升方式,最终都不会脱离思考力公式。

例如:艺术创作可以提升思考力,那么在创作前,我们必然会思考如何创作、创作什么、要表现什么等(思考内容),为了更快更好的完成,我们可能会去散步、登山、听音乐、寻欢作乐或参考其他艺术品等(思考方式),或许还有更为奇特的创作前的行为,但几乎不会脱离此二者。

而所有我们在思考过程中(思考内容和方式)所留下的痕迹,即是酿造思考力所需的大、小曲和酵母菌。因此,对于思考力而言,思考过程比思考结果更重要。

思考力不够,其他能力都会受到局限(或许只有执行力与此无关),因为人是思想指导行为的动物。思考力不佳,学习力不会好,创新力不会高。

人与人之间对事物的认知差别,在多数情形下,不在于是否认知,而在于认知程度的深浅。

所谓的理性、多维度和系统性等对于认知的描述,均来自思考力,而不来自看了多少本书,掌握了多少信息。

如果不经深刻的思考,看的书越多,人只会越迷惑。

然而人必然会思考,区别同样在于程度。短时间内接收的信息越多,则越失去深度思考的可能。

思考力带来系统认知,而不是反过来。

所以我们看书时,要有勇气选择那些具有思考难度的书,也要有目标的寻获那些提升思考方式的书。因此,哲学、逻辑学、法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相关的书籍,是提升认知必须要阅读的书籍,那里有上好的思考内容,和绝佳的思考方式。

欢迎加入斯人读书会▼点击图片

图片

图片

工具。

客居南方后,我感受最多的就是南北方下雨的区别,说下就下,无预兆不拖拉,下完就停。经常来,来得快,走得也快。

这一点跟北方差别很大,北方酝酿一场雨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一场雨来了之后往往持续的时间也长一些。南方下过雨之后,天空的云不是黑的,是灰的,显得很庄严。

生活是由什么构成的?

包括各种环绕周围的事物和这种遥远的庄严,它们的底色是一致的,即一个人的内在精神。

一个人的精神是什么样的,就能把生活过成什么样子;他所在意的是什么,他就会为什么去花费时间,进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生活模式和样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事物都是内在精神的工具。

纵观人类发展史,每一次生产力的飞跃都伴随着大量工具(机器)的产生。

理论上,所有工具都是人的延伸。我们探讨一个工具是否有用,就是在探讨其能不能替代人的某些能力,或者说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人的能力。

一切工具都是人的想法的延伸、人的手的延伸、人的脚的延伸、人的思想的延伸、人的语言的延伸,一切工具皆如此,无例外。

工具的创新和淘汰,本质上是其替代程度的多寡间的转换,替代程度低的被替代程度高的取代。

人与工具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工具为人服务。

不在于其是否具备智能、意识甚至思想等。所以,只要是为人服务的,即是工具。从某种不便言说的意义上来讲,人,亦是一种工具。

此处借由一个现象思考一个新的问题:

在一个燥热的环境中,人拿着一把扇子挥动,扇动扇子的力量可以实时产生,这时人的力量就成为了风的动力提供者,人的力量储存在人体中,死前用之不竭。而如果用风扇或空调,则由电来提供动力,电是需要存储的。人和工具的区别或许也在于能量的存储方式。

由此我们思考,人类文明的进化,最后或许可归结为三点:

1、能量产生;
2、能量输出;

3、能量存储。

这三点皆是需要突破的,例如能量存储,假设一个立方厘米大小的晶体中可以存储几万度电力,人类世界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