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心悸)古方1则——玉竹加减炙甘草汤方

 心同法综果德 2022-08-26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心律失常——加减炙甘草汤方

(组成)党参、玉竹、丹参,炙甘草、阿胶(烊)、生地黄、麦冬、赤芍、熟酸枣仁、龙齿,桂枝。

(功效及主治)益气养血,滋阴活血。用于心律失常。

文章图片2

(方解)心律失常病机上不外乎气血阴阳亏损及痰凝、血瘀、饮停之变。临床虚实并见较多,老年或久病又以虚证为主。用炙甘草汤加减调治,可取得心应手之妙,有益气养血、滋阴活血之妙。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诸药有强心、镇静、改善心脏血流作用,对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出现气血不足、心血不畅的病变均有显著疗效。

文章图片3

(加减)如气虚明显者,可选加黄芪以益气扶正;胸闷较甚者加瓜蒌、郁金等化痰理气;胸痛甚者,选加香附、延胡索、田三七等以行气止痛;心烦失眠则改麦冬为砂麦冬,加柏子仁、莲子心等宁心安神;血瘀甚则加红花、桃仁、五灵脂、蒲黄,增强化瘀之力;心阳不振者桂枝加量,再加生姜等以宣阳。

文章图片4

心衰则加红参补心养心以增强心力;偏阴虚者加西洋参以益气养阴;兼有风湿者则选加豨莶草、秦艽、蚕沙、寻骨风等以祛风除湿;有湿热现象则加金银花、黄柏、薏苡仁等以清利湿热;若有痰凝气滞则加川贝母、橘红等以化痰理气。

文章图片5

(本案)高某,女,45岁。初诊时。患者惊悸、怔忡2年。在某医院出院诊断为:心房纤颤;肌肉风湿。曾用电除颤发生休克1次,近2年来常见心悸,怔忡,短气无力,胸闷不畅,全身肌肉麻木不适,见风则甚,口干少饮,夜寐欠佳,小便不畅,大便正常,月事已绝。舌红偏紫、苔薄白,脉细弱而代。

文章图片6

听诊:心尖部可闻第一音亢进,舒张期杂音。心电图提示:窦性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有时呈二联律)。抗“O”1250U;血沉62mm/h。中医诊断:心悸、痹证。辨证:气血不足为本,心血不畅,风湿瘀阻为标。法宜以益气养血为主,兼以活血化瘀,祛风除湿。

文章图片7

处方:党参、玉竹、丹参,砂麦冬、熟酸枣仁、白芍、龙齿、当归、阿胶、炙甘草、黄柏、秦艽、蚕沙、豨莶草、桂枝。服药60余剂,中途略有增损,调治半年恢复正常。2年后又见小发,再以原方加减治愈,身心尚健。

文章图片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