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和下西洋”是假的?华裔专家质疑真实性,为何被学生问懵?

 天地任逍遥耶 2022-08-26 发布于湖北

有那么一句笑谈,说是中国的历史领域经常遭遇“智商打击”。意思就是,关于中国的历史,“暴论”以及“反智”的言论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国史也能让不读史书的外国人“跳脸”质疑了。

文章图片1

曾经就有这么一位加拿大籍的华裔理工科博士林炎平。他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当场发表暴论,说郑和下西洋是一场骗局。当时,这个言论一出,可谓是满场哗然。

只是在座的各位学生们在耐着性子听完了他的论据之后,不由得哑然失笑了起来,感慨这可真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不少人当场起身,流畅而严厉地驳斥了他一番。那么,林炎平质疑郑和下西洋的论据是什么?学生们又是如何驳斥他的呢?

文章图片2

要说林炎平完全不读史书,那倒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林炎平这番豪言壮语,要推翻的可是赫赫有名,被计入中学历史课本里的郑和下西洋,总不能用句“我寻思”就打发过去,总得引用一下史书,把它批判一番的。

而林炎平所引用的史料论据,则充分暴露了两点:第一,林炎平的确是“理工科”出身,数算得非常不错。第二,林炎平的历史研究能力实在不敢恭维,可能仅限于讲历史故事的水平。

文章图片3

林炎平的“证据”是什么呢?首先,他质疑郑和船队所用的“宝船”是否真实。简单来说就是这船太大了,大的没边了。《明史》中记载这大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这尺寸相当于什么概念呢?

如果完全复原这种大船的话,此船的排水量按照最保守的方法估算,也要接近两万吨,堪比一艘小型航母,比055驱逐舰还大。而且这还是一艘木头船。

林炎平引经据典,说他以理工科博士的身份,可以拍着胸脯保证,这么大的木头船在明朝是根本造不出来的,即使是现在都很难造出来,因为没有任何木头能有这样的长度和承压能力。

文章图片4

林炎平的第二个论据是,中国古代对“郑和下西洋”记载寥寥,仅有《明史》里有,其他的正史都找不到。至于野史,那就是一本《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说白了就是小说,小说的东西岂能当真?郑和的船队有那么多人,怎能一点记载都没有流传下来呢?

除此之外,林炎平还有其他一些比较零碎的表达,比如说,目前发现明代大船都是平底船,容易被风浪颠覆,无法进行深水区航行或者远洋航行,还有说朱棣残暴,派出郑和这么一支和平船队属于没安好心云云,总而言之,郑和下西洋就是一场骗局。

文章图片5

对于林炎平的这些质疑,学过历史的人的态度,基本可以引用杨绛先生的名言:你的问题就是读书太少,可是想得太多。

首先,我们先看看宝船的尺寸问题。说实话,这个质疑确实是合理的,但是这个问题在明史学界,已经基本解决了。

先说结论,《明史》里宝船的尺寸肯定是有问题的。但史学家已经大致推算出了宝船的尺寸。

不少史学家怀疑《明史》里“万吨宝船”的记载,就是照搬《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的。可能不少人会觉得这个说法荒诞可笑,修正史的还能去小说找史料?

但有道是“不学如清”,清代修明史的时候,确实是抄了不少段子进去,比如《明史》中,说明孝宗被太监宫女养大,全皇宫都知道就是皇帝和贵妃不知道。这个记载的荒唐程度连乾隆皇帝都看不下去了,亲自写小作文质疑。

皇帝都这个待遇,郑和一个太监那自不必说。所以专家也认了,抄就抄了吧,大家自己考据去。

1999年,明史学家对于郑和宝船的考据,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就在这一年,大家发现了一册书,叫做《太上说天妃救苦灵应经》,也就是《天妃经》

文章图片7

天妃,说的就是我国沿海地区所崇拜的海神妈祖,中国人出海祭妈祖,这可太正常了。而《天妃经》是出海之人“为告急所用”,跟陆地上的人碰见事情念南无阿弥陀佛差不多。

但这《天妃经》最重要的价值,其实是它的卷首插图。因为这是一本永乐十八年印刷的书。而这本书的插图,正是在追随郑和下西洋的僧人胜慧的指导下完成的,而且创作和印刷时间正是郑和第五次、第六次下西洋的中间时期,所以基本可以视作郑和下西洋的船型。

文章图片8

那么,《天妃经》卷首插图中的船是什么样子的呢?一句话,完全就是适合远洋航行的尖底船,而不是早年研究认为的平底船。除此之外,船的型号也真的没有那么大,只有六桅,没有九桅。

至于林博士说的“南京造船厂只造平底船,不造尖底船”,这也是落后很久的认知了,早在1997年,我国就有论文指出,当时的福建地区也参与了宝船的制造,所谓“永乐二年正月己亥,将遣使西洋诸国,命福建造海船五艘”。

文章图片9

况且,明朝为了支援郑和下西洋,从全国调拨了各地的工匠前来南京造船,所谓“起取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南直隶滨江府县居民四百余户,来京造船”,可以说是融合了多地的造船工艺。目前南京明代造船厂遗址虽然只发现了制造平底船的设备,但可没有任何史料能证明,南京明代造船厂一点尖底船都不造。

文章图片10

关于宝船的排水量,这个内容也已经有了比较靠谱的答案。1936年,学者郑鹤声在南京静海寺发现了一块石碑。这静海寺也是个非常古老的寺院了,郑和曾经在出海的时候来到该寺祈福过,还刻了石碑,里面说自己的船队是两千料海船、一千五百料海船和八橹船。

所谓“料”,就是古代表达船只大小的计量单位,一料按照宋明的尺寸来算,差不多就是十立方尺,按木头来算的话差不多等于0.325吨,两千料的大船,其排水量大约为1200吨。

文章图片11

这个吨位虽然和上面说的一两万天差地别,但总算是能够接受了,而且1957年,南京明代宝船厂遗址出土过一根长11.7米的大舵杆,跟这种船算是标配。

当然,至今也有持大船说的学者。简单来说就是,《崇明县志》中曾经有这么一个记载,说是郑和的舰队返航后,曾经因为宝船太大而无法驶入刘家河港口,只能去崇明停泊。

但根据史料,当时的长江应该是正常水位。结果宝船开不进去,可见其吃水之深和尺寸之大。除此之外,南京的造船厂也配套出土过更大的桅杆,基本可以满足“万吨大船”的配置。

文章图片12

但无论如何,关于林博士质疑的所谓“宝船造不出来”,这一观点基本早就有了定论了:即使真造不出来,也不妨碍郑和下西洋,小点的尖底船也不是不能造,更何况到底能不能造出来更大的也说不准。

而且这些基本都是20世纪的发现,距离林博士大放厥词的时候少说也过去十多年了。可见林博士读书实在太少,大概除了《明史》什么都没看。

至于林博士所说的“郑和下西洋记载寥寥”,这个说法也没啥太大的问题。因为《明史》中明确记载,成化皇帝即位后,对郑和下西洋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打算把资料调出来看一看。

文章图片13

结果兵部郎中刘大夏却自作主张把这些资料都销毁了,理由是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赶紧销毁了算了,免得皇帝看完之后突发奇想又想下个西洋。

但还是那句话,没记载不等于不存在。历史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需要有多方证据对比,《二十四史》里没写的东西,一样可以通过各种其他的证据还原出来。

不过林博士这个质疑水平实在太低,当时底下就有个学生坐不住了。这位学生资历很广,去过不少地方。他当即站了起来,指出在斯里兰卡,就出土过郑和率领船队造访时留下的石碑,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是“永乐七年”立的,难道这块石碑是伪造的吗?

文章图片14

这一“打脸”,又快又响,林博士支支吾吾了半天,也说不清所以然,只得胡乱言语了几句,搪塞了过去。

林博士的这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很快就被传播到了网上,网友们看得乐不可支,随即就扒出来了各种证据向林博士奉上,希望他能好好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第一,明梁庄王墓中,就出土过一块刻着“永乐十七年日西洋等处买到”的金牌。第二,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地区,有着多处郑和率领船队前来交流的传说和遗迹。第三,郑和曾经从西洋带回来过“麒麟”,这麒麟有画像流传,就是一头长颈鹿。问题是长颈鹿是非洲特产,中国可没有,这还不能说明郑和下过西洋吗?

文章图片15

除此之外,郑和的事迹也不是只有物证,文字证据更是不缺。郑和的随从马欢、费信和巩珍都写过下西洋的记载,分别是《濠涯胜览》、《星槎胜览》和《西洋番国志》,在加上之前所说的论证郑和宝船真实大小的各类文献,已经不下五种之多了。

对于网友铺天盖地的质疑,林炎平博士也只能哑口无言,用“装死”把事情的热度避了过去。可惜的是,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他对于郑和下西洋的暴论已经永远地留存了下来。

文章图片16

林博士的情况,充分反映了个别人对于历史的心态。这种人认知历史的手段,基本仅限于通俗历史读物,论文也不看,讲座也不听,只有一知半解,就凭借着所谓的“常识”出来质疑,结果连网友都打不过,被对方用各种老掉牙的物证和论文“打脸”。

而最无奈的就是,这些人往往还都是一些其他领域的“权威”。希望这些“大拿”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觉得研究历史就是讲故事,可以像小时候给童话挑错那样,不经详查就随口质疑,一点对历史的敬畏之心都没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