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一阶段月考卷(含答案) 部编版

 中小学知识学堂 2022-08-26 发布于云南

第一阶段月考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根据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10分)

qīnɡ chén(    ),我们穿着xiān yàn(   )的fú zhuānɡ(    ),pái zhe(    )队伍来到学校。校园中,shuǐ ní lù(     )上yán sè(   )不一的luò yè(    )被风吹得piāo(  )了起来,像是在tiào wǔ(    )、kuánɡ huān(    )。

二、选择题。(14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jiǎ)           促织(tiāo)

B.(quān)          尾竹(fònɡ)

C.纷(bīn)           尺(jiè)

D.子(chén)          味(rùn)

2.下列词语构词特点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是(  )

A.口干舌燥           B.眼疾手快

C.慌里慌张           D.披头散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B.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C.大雁追上白云,撒下叮咛。

D.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4.《夜书所见》的作者是(  )

A.杜牧      B.叶绍翁      C.苏轼      D.袁枚

5.下列不是“蟋蟀”别名的是(  )

A.促织      B.蝉      C.蛐蛐      D.夜鸣虫

6.针对课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描写了一所城市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

B.《秋天的雨》中描写了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形。

C.《不懂就要问》赞扬了少年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D.《所见》一诗中描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牧童。

7.下列不能作为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的材料的一项是(  )

A.爸爸带我去了游乐园      B.我和爷爷一起去瓜地摘瓜

C.我学会了游泳            D.妈妈工作非常认真努力

三、词语理解。(6分)

1.不久前,“柠檬精”“996”“杠精”“锦鲤”等成为了网络流行语。请你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下列语境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语境一:大家一起聊天时,状状总是反驳别人发表的看法。成成说:“你怕是个杠精!”

语境二:商场、超市里时常有抽奖活动,只要参与其中,菲菲十次有九次会中奖。元元羡慕地说道:“菲菲,你中奖中得手发软了吧!莫非你是锦鲤体质?”

(1)想象语境一中所描述的情景,我知道大家常说的“杠精”形容的是(  )的人。

A.说话声音大,体格强壮

B.通过挑剔别人来显露自认为的优越感

(2)结合语境二中的情景,我知道“锦鲤”是(  )的代表。

A.好运气      B.抽奖      C.鱼      D.羡慕

2.我还会用“明朗”“粗壮”的近义词(  )来理解词语。(2分)

A.明亮 粗心     B.晴朗 粗大      C.晴朗  雄壮

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1分)

1.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1)从“铜钟”“大青树”“凤尾竹”这些有新鲜感的词语中,我知道这两句话描写的是一所(  )小学的景色。(2分)

A.城市                           B.边疆

(2)我也能仿照例句,添加恰当的有新鲜感的词语把下面句子写具体。(5分)

①_______的雪花从_________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②_______的湖水倒映着_______的天空和_______的云朵。

2.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1)图(  )可以体现“你挤我碰”的含义。(2分)

A.          B.

(2)作者把橘子、柿子当作人来写,非常有新意。我也能写这样的句子。(2分)

①清晨,草叶上的露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朵朵白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积累展示。(7分)

1.请写几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3分)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看图写诗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六、口语交际。(4分)

假如你是下面的小男孩,你该如何机智礼貌地说服老妇人将房子租给你们呢?

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5岁的小男孩去租房,他们对房子很满意。房东是一位老妇人,她却淡淡地说:“我从不把房子租给带小孩的家庭。”小男孩灵光一闪,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妇人听后,愉快地把房子租给了他们。

七、阅读理解。(18分)

   (一)电饭锅使用说明书(8分)

【特点和用途】

本产品为保温式自动电饭锅,使用方便,清洁卫生,除了煮饭,还可以熬汤、煮粥。

【使用方式】

1.煮饭的米与水的比例,以5∶1为宜。

2.接上电源,红色指示灯亮,此时要按下“开始”键,才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注意事项】

1.不宜用内锅淘米,以免内锅变形而影响使用效果。

2.饭熟时,红色指示灯自动熄灭,黄色指示灯亮。此时不要立即揭开锅盖,要焖饭10分钟左右才可食用。

1.此电饭锅不能用来(  )。(2分)

A.煮饭       B.炒菜        C.熬汤        D.煮粥

2.状状准备煮饭,往内锅放1筒米,放多少水合适?(  )(2分)

A.5筒。      B.4筒。      C.3筒。      D.6筒。

3.如何使用此电饭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只要一接上电源,电饭锅就可以正常工作。

B.用内锅淘米,使用更方便。

C.饭熟时,黄灯亮了,还要再焖饭10分钟左右才能吃。

4.在使用家用小电器时,我们还要注意一些什么呢?请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柳笛(10分)

我的故乡在北方农村,那里的柳树和榆树并着肩长。柳树的长发披散开来,自由自在地沐()浴()在春风里。

春天,我们折下一根小手指粗的柳枝,拿小刀切割齐整,然后轻轻拧一拧,使绿色的树皮略略松动,猛一下把它褪出树枝,一管柳笛就温驯(xùn)地呈现在手中,愿意怎么吹就怎么吹。柳笛声音的高低是由柳管的粗细决定的。粗笛声音浑厚,“呜呜”的像牛吼;细笛声音尖厉,“吱吱”的像雏鸡叫。那时候,我们常常绿着手心和嘴唇,手拿十几只柳笛回家。

柳笛要现做现吹,放一夜,第二天就无法吹响了。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有删改)

1.小朋友要成功做一管柳笛,依次完成的步骤是(  )。(2分)

A.割、拧、折、褪               B.褪、折、割、拧

C.折、割、拧、褪               D.拧、褪、折、割

2.决定柳笛声音高低的因素是(  )。(2分)

A.孩子们吹笛时用力的大小        B.柳管的粗细

C.柳笛的长短                    D.柳笛做成的时间长短

3.“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中的“本事”指的是(  )。(2分)

A.做柳笛、吹柳笛        B.大声唱歌        C.用力折柳枝

4.文中画线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2分)

5.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八、习作。(30分)

题目:________________真有趣

提示:1.在暑假生活里,你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是游泳,还是与爸爸妈妈一起旅游?是打篮球,还是与小伙伴们一起去爬山?仔细回想,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习作。

2.语言通顺,描写生动有趣,重点体现出“有趣”。


参考答案

一、清晨    鲜艳    服装    排着    水泥路    颜色    落叶    飘

    跳舞    狂欢

二、1.C    2.C    3.D    4.B    5.B    6.A    7.D

三、1.(1)B    (2)A    2.B

四、1.(1)B    (2)①晶莹    灰蒙蒙    ②清澈    蔚蓝    洁白

    2.(1)A    (2)①在眨着明亮的小眼睛    ②悠闲地在空中散步

五、1.天高云淡    五谷丰登    秋风习习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六、奶奶,您好!我今年5岁,没有小孩,只带了两个大人。您把房子租给我吧!

七、(一)1.B    2.A    3.C    4.示例:我们还要谨防触电。

(二)1.C    2.B    3.A    4.粗笛声   牛吼    细笛声   雏鸡叫

         5.对故乡和童年的眷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