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凉州会盟”,西藏正式归入中国版图

 思明居士 2022-08-27 发布于河北

有些人,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是改写历史的人。阔端和萨迦,一个蒙古人、一个吐蕃人,在十三世纪中叶,因为他们两人在凉州的一次会谈,决定了西藏的归属。700多年后的今天,在甘肃武威的“凉州白塔寺”,仍能找到当年他们两人“会盟”的痕迹,而凉州,也成为西藏正式归入中国版图的见证地

01 “凉州会盟”前,蒙古人势如破竹、灭国掠地

公元1206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了北方草原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在此后的数十年间,他和他的铁骑,西征南扩,不断扩展蒙古汗国的领土疆域:1209年,征服高昌、回鹘;1215年攻陷大金中都(今北京);1218年消灭西辽;1219年开始西征花剌子模,成吉思汗亲统大军西征,历时五年,消灭收编40万军队,夺取了花剌子模大片土地,终致花剌子模在1231年灭国;1227年消灭西夏。也就在这一年,成吉思汗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西夏临投降的前三天,病逝于六盘山地区的清水县。

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在临终前遗留有三道遗嘱,一是让自己的三子窝阔台继任蒙古大汗;二是自己去世后秘不发丧,待西夏皇帝投降后屠城,全部消灭西夏人;三是联合南宋一起灭金,而后再灭南宋。

文章图片1

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帝国第一任可汗,尊号“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并没有马上继承汗位,而是由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监国,一直到两年后的1229年,蒙古帝国才召开贵族大会,推举窝阔台继承大汗之位。

文章图片2

孛儿只斤·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大汗,史称“窝阔台汗”。

1230年,窝阔台汗发动三路伐金,窝阔台率大军渡黄河直攻汴京,斡陈那颜率东路军走济南,其四弟拖雷率西路军自汉中借宋道沿汉水攻打汴京。1232年拖雷成功迂回至汴京,金军精锐溃败,金哀宗求和。至1234年正月,南逃蔡州的金哀宗不愿当亡国之君,将皇位传给统帅完颜承麟,是为金末帝。就在同一天,蔡州城陷,金哀宗自杀,末帝死于乱军中,金朝覆亡。

1235年7月,窝阔台在漠北答兰答八思召开忽里勒台(贵族国务会议),决定出兵进攻南宋。蒙古军分兵三路,向南宋发起了全面攻势,四皇子阔出率中路军,攻取湖北襄阳和钟祥;宗王口温不花率东路军,攻取淮河流域;次子阔端率西路军由陕西入四川,进攻陇、蜀,攻占陇右。

孛儿只斤·阔端(1206-1251),窝阔台次子。他出生在大蒙古国建国的这一年。窝阔台继任蒙古大汗后,把原属西夏的故地和甘青部分地区划给阔端,作为他的封地,即今甘肃、西藏、青海、宁夏、内蒙西部、新疆东南部、陕西全境,阔端坐镇凉州西凉府(今武威市凉州区),称为西凉王。

文章图片3

西凉王阔端(影视剧照)

阔端奉命攻宋时,正驻军于今陕西勉县,但他没有立即率军南下入川,而是改道西进,首先攻取了甘肃的秦州(包括今天水、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和巩州(包括今陇西、漳县、武山、通渭及定西一部分)。在巩州招降了原金朝巩昌府总帅汪世显,随即令千户按竺迩攻取了会昌(今甘肃会宁)、定西、兰州等地。随后又回军攻入陕西略阳,击杀南宋沔州知州高稼。

1236年8月,阔端亲率汪世显等将领出大散关,攻破宕昌、武都、文县等州县。破城后,招降了吐蕃酋长勘陀孟迦等十族,今甘肃临潭、迭部、临洮等地的吐蕃部落也都纷纷归降了蒙古军。

1236年,阔端率军进攻四川,令宗王末哥率按竺迩出兵阴平道,按期会师于成都。阔瑞率军与南宋利州路统制曹友闻大战于阳平关,覆其军。蒙古军降服了南宋的利州东路、利州西路、潼川府路等地之后,于同年 10 月攻入成都胜利会师。

1237 年,阔端统军北上,回到凉州。宋军又乘机收复了成都等地,其后阔端派大将汪世显和按竺迩率兵再次夺回。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驾崩,蒙宋战争按下“暂停键”。

西凉王阔端清楚的认识到,要想迅速的拿下大理、南宋等政权,蒙古铁骑必须绕过长江、黄河这两条天然屏障,才能去进攻云南、江浙,要想实现这样的战略,就必须拿下藏地,绕过长江黄河源头进入云贵,先取大理,后直逼临安城下,这是蒙古帝国的国家战略。于是,谋取吐蕃人占领的青藏高原这片广袤大地,就成了摆在端阔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02 “凉州会盟”前,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四分五裂,互不统属

就在南宋和蒙古人交战的时候,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其实也是三面受敌。阔端在吐蕃的东北面占领了凤翔路、临洮路;在其东面占领了利州西路、利州东路、潼川府路、成都府路,对吐蕃形成包围之势;吐蕃的北面,早在成吉思汗降畏兀儿、灭西夏时已经直接交界。除东南角上有大理政权尚存外,吐蕃已经处于蒙古大军的战略合围之中,蒙古统一吐蕃也是势在必行。

青藏高原上原来的居民叫孟族。战国以后,有些羌族部落,如发羌、迷唐等部,逐渐迁移到今西藏地区。他们和当地人相融合,繁衍发展,形成了吐蕃族。

公元629年,年仅十三岁的松赞干布继赞普位。“赞普”是雄强丈夫的意思,以后就成了吐蕃君长的尊称。松赞干布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人物,他削平了叛乱,统一了吐蕃各部,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他将都城迁到逻些(今拉萨),从此逻些成为吐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他参照唐朝的中央官制和府兵制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军事制度。为了适应经济和政治的需要,松赞干布时开始采用历法,规定统一的度量衡,依据于田、天竺等文字创造了吐蕃文(以后发展成今天的藏文),又制定了残酷的法律。

松赞干布以后,吐蕃与唐帝国进行了200多年的激烈角逐。670年,吐蕃灭吐谷浑,又侵入西域。安史之乱后,吐蕃趁机扩张,侵占唐陇右、河西地区,长期对唐朝形成军事上的强大压力。

8世纪末叶以后,吐蕃统治者内部矛盾日趋激化。朗达玛赞普因灭佛被人暗杀后,吐蕃贵族集团分别挟持朗达玛的两个儿子云丹和维松争夺王位,双方连年征战,王室内部开始分裂,在吐蕃本部及其统治的其余地方,出现了部落分立的割据局面。吐蕃境内平民和奴隶乘机发动大规模的起义,公元877年起义军攻占琼结,掘开吐蕃藏王陵墓,吐蕃王朝从此彻底崩溃。

而在奴隶起义的首领中,也没有出现能统一全境的领袖。因此,在起义的高潮过后,便形成了千百家各为聚落的星罗棋布的局势。以王室为代表的贵族遭受奴隶、平民起义军毁灭性的打击后,残余者四外逃窜,并建立起许多政权。

文章图片4

吐蕃诸部疆域图,包括今西藏、青海及甘肃、四川的部分地区。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赞普统治下统一的吐蕃国,自达磨(朗达玛)赞普被杀,国土分裂后,出现四个政权,一个在今后藏的阿里,即阿里王系;一个在后藏,即亚泽王系;一个在前藏,即拉萨王系;一个在山南,即亚陇觉阿王系。”

其后,吐蕃地区封建割据的局面经历了843—907年的晚唐,907—960年的五代十国,960—1127年的北宋(其间包括907—1125年的契丹及辽,1038—1227年的西夏),1127—1279年的南宋(包括1115—1234年的金,1131—1211年的西辽),各部落的分裂割据更加发展,“族种分散,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矣。自仪(今甘肃华亭)、渭(今甘肃平凉)、泾(今甘肃泾川)、原(今甘肃镇原)、环(今甘肃环县)、庆(今甘肃庆阳)及镇戎(今宁夏固原)、秦州(今甘肃天水)暨于灵(今宁夏灵武)、夏(今陕西靖边)皆有之。各有首领,内属者谓之熟户,余谓之生户。”历史上仍称分裂之各部为吐蕃,只在名前冠以所部驻地或分布地区之名,如凉州吐蕃、邈川吐蕃或河西吐蕃等。

朗达玛灭佛后,几乎销声匿迹近100年的佛法又一度在各地统治者的扶持下相继产生。由干传承不同,先后形成了宁玛、噶当、噶举、萨迦等教派,随着这些教派的形成和发展,佛法再度逐渐成为当时的主流文化和民众的心理依靠,吐蕃社会也随之暂趋干相对稳定和安宁。

03 “凉州会盟”前,阔端派出一支“先遣队”探查吐蕃虚实

1239年秋,蒙古帝国凉州王阔端派其部将多达纳波率领一支蒙古军,循着唐蕃古道,取道玉树、昌都、那曲、当雄攻至前藏。其实在这之前,西藏阿里地区及多麦、多康部分西藏(今甘、青、川部分西藏)已经归顺蒙古。这支蒙古大军直指卫藏(即乌思藏,今西藏地方)。

文章图片5

多达纳波进军路线图

吐蕃地区当时有三座有名的寺院,分别叫热振寺、杰拉康寺和达隆寺。蒙古军在藏北由于遭到部分武装僧人的反抗,烧毁了藏传佛教噶当派的寺院热振寺、杰拉康寺,约500多名僧俗群众被杀,其中包括一个名叫赛敦的佛教法师。

这是蒙藏两个民族间的第一次交锋,但这种交锋表现出来的是蒙古人对藏人的单方面屠杀。在屠杀了500多名僧人,损毁了两座寺院后,难以形成合力的吐蕃教派势力,看到了蒙古人的刀锋,这在吐蕃地区引起了强烈震撼。

战斗平息后,多达纳波供施了许多布施,修复了被毁寺院和佛殿,重塑了释迦牟尼金身佛像,并作了开光法事,这些举动反而得到了当时吐蕃僧俗群众的广泛支持。

文章图片6

西藏的寺院

其实,蒙古将领多达纳波此番进入吐蕃地区的真正目的,是调查了解吐蕃的实情,致力于搜集吐蕃各方面的情报资料。除在热振寺、杰拉康寺与吐蕃发生有限的冲突外,基本上再没有发生重大军事行动。

这支蒙古军在吐蕃留驻两年多,多达纳波还与当地藏族僧、俗势力,进行了和平接触和频繁友好交往,了解了吐蕃的宗教、军事、经济等各方面情况,特别是认识了藏传佛教噶举派领袖、德高望重的京俄仁波切。当时的止贡寺是噶举派的中心寺庙,住持在这里的京俄仁波切掌握着噶举派的领导权,是前藏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政教领袖之一。

多达纳波邀请京俄仁波切前往凉州议事,他称自己已经65岁,长途跋涉已经力不从心,实在无法远行。但京俄仁波切建议多达纳波从止贡寺再往西走,去后藏地区,那里有一位比他更合适前往凉州的人选。

京俄仁波切所推荐的,正是萨迦派的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其后,多达纳波据此写成了一封详细真实的调查报告:《请示迎谁为宜的祥禀》。

《详禀》写道:“在边野的西藏,僧迦团体以甘丹派为大;善顾情面以达隆法王为智;荣誉德望以枳空敬安大师为尊;通晓佛法以萨迦班智达为精。”“萨迦班智达学富五明,具大法力,王如其请,遣使迎之。”这封书信,其实就是多达纳波给阔端的建议。最后,阔端采纳了多达纳波的建议,决定派“金字使者”迎请实力雄厚的萨迦派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赴凉州,共商吐蕃归顺大计,力图以和平方式和政治手段实现蒙古对吐蕃的统治。

历史选择了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他能否完成使命呢?

04 “凉州会盟”前,萨迦·班智达的决策

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1182年—1251年,以下简称萨班)是萨迦派的第四代传人,年幼时跟随三伯父学法,受严格的佛典经学教育。25岁时,拜前来西藏的印度那兰陀寺主持克什米尔高僧释迦利跋陀罗为师,受比丘戒,学习经论及大小五明之学。他不仅懂梵文,还懂祝夏语(即唐代的勃律),在佛学方面,除了精通萨迦教法外,对其他教派如噶当派、希解派的教法都有较深的理解。由于萨班学识高超,著述甚丰,品行高尚,声望极佳,人们尊称他为精通大小五明的“班智达”,于1216年接替其伯父主持萨迦寺,成为当时吐蕃地区很有影响的佛教大师。

1244年秋,阔端向萨班发出正式邀请诏书,请他前来凉州商谈吐蕃归属问题。并委派多达纳波为“金字使者”偕同另一位名叫杰曼的将领率兵,带着邀请诏书和丰厚礼品,深入后藏萨迦寺,迎请寺主萨班。

文章图片7

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

邀请诏书中说:“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贝桑布知之。我为报答父母及天地之恩,需要一位能指示道路取舍之上师,在选择时选中了你,故望不辞道路艰难前来此处。若是你以年迈为借口(不来),那么以前释迦牟尼为利益众生做出的施舍牺牲又有多少?(对比之下)你岂不是违反了你学法时的誓愿?你难道不惧怕我依边地的法规派遣大军前来追究……请尽快前来,我将使你管领西方之僧众。”

这份措辞霸气,软硬兼施地邀请诏书,在恐吓和拉拢之余,阔端为显示诚意和友好,还馈赠了大量礼品。

以萨班为代表的吐蕃上层人士清楚地知道,新兴强大的蒙古军队所向无敌,从蒙古高原到中原内陆以至到中亚到欧洲,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长期分裂割据、不相统属的吐蕃地方,根本无力对抗蒙古铁军。既然蒙古皇子阔端发出了邀请,那么,顺势而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此种情形之下,一方面为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负责;一方面为佛法更加弘扬,为萨迦派获得更大发展,63岁的萨班不顾个人安危和年迈体衰,毅然决然带领10岁的八思巴、6岁的恰那多吉两个侄子及众多萨迦寺僧侣,携带大量经卷远赴凉州,与阔端进行会谈。

文章图片8

元代帝师八思巴

萨班先遣侄子八思巴和恰那多吉等人直接奔赴凉州,他本人抵达前藏拉萨与拉萨僧俗各界上层人士,充分商议归附蒙古事宜,集思广益,以便思想上有充分准备。因为萨班明白,只有充分的说服、协调好地方实力派、各个教派的意见,处理好萨迦派与各大教派的利益调整,让各方面达成一致认识后才能赴凉州参加会谈,否则会影响会谈的结果,进而影响吐蕃的前途和命运。

大约在1244年年底,萨班一行从萨迦出发经拉萨前往河西走廊,一路跋山涉水,从西藏到青海,穿过大草原,整整走了两年才于1246年8月,翻越海拔三千多米的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来到了凉州。

05 “凉州会盟”,端阔和萨班的会谈,让西藏正式归入中国版图

当萨班一行来到凉州时,西凉王阔端不在凉州,他正在和林参加推举其长兄贵由继承大汗汗位的王公大会。一年后的1247年8月,阔端返回凉州,便与萨班活佛举行了会晤。

文章图片9

阔端和萨迦,在凉州的划时代会谈,将西藏正式归入中国版图

文章图片10

“凉州会盟”唐卡

文章图片11

凉州会盟

阔端与萨班见面后,据藏文史料称:“阔端甚喜,谈论了许多教法和地方风俗民情”,佛法也“得到王的敬信”。阔端作为蒙古汗廷代表,萨班作为西藏地方代表,互相进行了一系列的磋商谈判活动,并就关键性问题达成共识。会谈产生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这一重要的历史性文件。

萨班在信中说,西藏已成为蒙古汗国(后来发展为元朝)属地,阔端大王已委派萨迦班智达和其他“金字使者”对西藏进行共同治理。信中还对蒙古汗国为西藏规定的各项制度,包括呈献图册、委派官员、缴纳贡赋等,都作了说明。概括起来,关于西藏归附问题,大致包括了这样几点:西藏地方的僧俗官员和百姓属民,都要承认自己是蒙古大汗的臣民;各地僧俗官员及百姓有关行政方面的事务,须由蒙古指派的官员来管理;有关宗教和寺庙僧众的事务,由蒙古委托萨迦派首领来管理。

至此,政教合一的萨迦地方政权对西藏的统治由此开始,西藏结束了400多年的分裂局面,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建立后,进一步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直接行使行政管理权,处理西藏各项事务。

《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顺应历史潮流,反映了当时西藏人民及绝大多数教派势力、地方势力的愿望。《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一传至西藏,“卫、藏之僧人、弟子和施主等众生阅读了此信件后,无不欢欣鼓舞”。它使蒙藏双方避免了一场战争所造成的惨重伤亡和破坏,并且两族人民从此和平相处,友好往来成为相互关系的主流。西藏僧俗各界保持与蒙古统治者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方局势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凉州会盟”后,萨班再没有回到西藏,而是在阔端的大力支持下,驻锡凉州,专心著书立说和讲经传法,五年间,“使无数僧徒成熟解脱,佛教日益繁荣昌盛”。正因如此,藏传佛教真正跨出雪域,在凉州及青海等地传播开来,安多地区藏族、河西走廊汉族、蒙古军官兵等僧俗民众,开始接受和信奉藏传佛教。

在凉州期间,萨班在凉州城周围改建、扩建了四座佛教寺院,也就是“凉州四部寺”,即东部幻化寺、西部莲花寺、南部金塔寺、北部海藏寺。其中东部幻化寺规模最大,是元代时凉州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号称“凉州佛城”,它是萨班在凉州期间讲经布道和驻锡之所,成为蒙古王室、各族官员和僧众听经礼佛的圣地。

文章图片12

凉州白塔寺

文章图片13

凉州白塔寺

1251年,萨班圆寂,享年70岁。阔端为这位大师的圆寂深表痛惜,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悼祭活动。据史料记载,阔端用紫白檀木火化了他的真身,并在寺院内建起了一座灵骨白塔,将萨班的金身灵骨装于大塔之内。灵骨白塔是一种藏式喇嘛塔,是纪念和缅怀萨班的象征。灵骨白塔建成后,由萨迦第五代祖师八思巴(后成为元朝帝师)亲自作了开光安神仪式。此后,东部幻化寺便改称为白塔寺,八思巴继承了萨班的衣钵,继续主持该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