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思维:人体的运行机制

 归真医学 2022-08-27 发布于新疆

一、人身形体

内经云,“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又言,“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古人研究人之形体,早已精详。

人,八尺之躯,外则头面、躯干、四肢,内则五脏、六腑。面有眼耳鼻口舌,五官七窍。躯干以骨为支撑,内藏脏腑。四肢有肩、肘、腕、髋、膝、踝六节。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六腑以纳水谷,五脏流转精气。人,内则为骨,骨外附筋,筋外有肉,肉中行脉,其外有皮。内经:人“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

这是人的形体基础,犹如汽车有各大零部件。

二、人体运行

一个生命能够存活,在于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及其自身体内的新陈代谢,人体也不例外。人,口入饮食,鼻吸天气。鼻吸天气,经颃颡过喉贯重楼而入于肺,清气留存,浊气呼出体外。饮食自口而入,经胃肠消化,泌津液,别糟粕,谷之精气自小肠经三焦而入于肝,糟粕转入大肠,出于后阴。水之精气游溢于身而统于脾,上输于肺。肺为人体接受天气之门户,肝为人体接受地气之门户。肺中天气之精与肝中地气之精相合于心,在心中燃烧,化而为血,营气行于全身,以供身体之用,化为卫气。全身组织代谢之废水、废气,或出于汗,或随血液回流,废气亦出于肺,废水滤于肾,化而为溺,出于前阴。后阴所出者,食之糟粕也,汗溺所出者,人身代谢之废料也。

心主火,肾主水。心主长,肾主藏。人体五脏,心肺居膈上,肺覆翼于心,肺中之液,源于脾精之上输。天地之气相合心中燃烧,产生之热量由肺脏敛而下行,贯膈而下,以入于肾,此心火以济肾水。心者火也,肺者金也,金火相刑,如日之在天,日烈则万里无云,火克金也。天阴则日光不现,金反克火也。故人悲则心气抑。金火相承,则心火顺而下行,入肾以温腹部。腹者腑之所居,胃、肠、膀胱、胞宫之所聚。腑得此热以传化水谷,泌津液,蒸糟粕。火行则土运,此火生土也。土运则津蒸而上于肺,此土生金也。金润则敛火而行,以入于肾,此金生水也。水暖则化精而上,以入于肝,此水生木也。此五脏之循环。肾为五脏之藏精,肾中之水非为浊水,其清者蒸泌而上,以济心火,其浊者溜于膀胱,化溺而出。此心肾之相交。

心主全身之血,脾主全身之液。人身血之不足,则补之以液,液之不足则取之于血。故发汗者动血,亡血者禁汗。脾之所统者,今之淋巴也,淋巴行于全身,亦如同血脉,吸全身之水,清之滤之,清者则化而为津,浊者则留而为液。淋巴管与血管相接,血之不足则取而补之。此心脾之相通。

心主行血,肝主藏血。人醒则血运于心,人卧则血归于肝。此心肝之相合。

人者,以血为贵。内经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四脏皆与心相连。

三、两大系统

生命存活需要三个条件,温度、水分和营养。人体亦有两大系统,血脉者,人体营养及热量供应系统,津液者人体水分及热量均衡系统。津液行于三焦,故言三焦者,水火之道路。三焦运行水液,水中涵热,以向全身疏布水分热量,使人体水分热量均衡。人体常温亦常润。人体热多,则三焦水分行于皮肤,化汗而出,带走热量。人体热少,则闭缩毛孔,持热于内。人体热之不布,则寒热并见,水之不布,则燥湿两停。人体血之不行,则为瘀血,水之不行,则化而为饮,甚则成痰。人体内伤百病,不过痰瘀而已。病则不通,通则不病。

三、升降出入

生命皆有五藏,肝木主生,心火主长,脾土主化,肺金主收,肾水主藏。五脏运转以行生长化收藏,其在内则为升降,五脏循行,在外则为出入,物质交换。内经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者,命曰神机,以神为机,人体机能自行运转,是为神用。神转不回,回则不转。出入者,命曰气立,因气而立,外界气机相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人体升降出入,升降者,主在心肾,心火下行,肾水上济,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出入者,主在肝肺,肝食地气,肺食天气,天地相合,肝肺平衡。然升降之中有出入,出入之中有升降,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四、推陈致新

推陈以致新,陈不去,则新不入。人体推陈,皮肤以出汗,口以吐宿食浊痰,可清肺胃,二阴以排体内浊物,可清诸腑。此伤寒中汗、吐、下三法。

除此之外,肝中之浊,化胆汁以入肠道,女子宫中之浊随经而泄,血中之浊,可刺络而出。

致新为补,推陈为攻,仲景治病,亦不过攻补而已。攻补得宜,病气乃服。

推陈不畅则浊物留于体内,为痈为脓,为癌为岩,为瘰疬瘤瘿。

故人体以通为顺。中医十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食四问便。寒热者,热量之通也,汗者,水津之通也,饮食者,腑之通也。便者,推陈之通也。女子则问经期。这是中医治病的着眼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