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衣豆腐 《水浒中的纸马》结义篇04:东溪村晁盖六人祈神用的纸马,得去郓城县采办

 乐艺会 2022-08-28 发布于江苏


东溪村晁盖六人祈神用的纸马,

得去郓城县采办

水浒中的纸马

结义篇04
布衣豆腐 说水浒系列

第四回

上回我们说到,晁盖他们在截取生辰纲行动之前要举行结义仪式,要供奉烧化纸马,那么,为啥要前一天就吩咐庄客去准备好纸马供品呢?换句话说,祭祀所需的三牲猪羊,也许的确要隔夜屠宰煮好,但是纸马香烛这些供品,假设像水浒中阳谷县的武松家一样,隔壁或者街坊上就开着纸马铺,那么,只要第二天正式举行祭祀仪式之前,现场去隔壁买,也就是了,急个啥呢?

插图:唐鼎华


一个原因是,晁盖他们是第二天刚刚天晓,趁着天清气朗,就举行的祭盟仪式,非如此不足以显示“志诚”,所以得隔夜就要备下物料才放心,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晁盖他们的庄上,非常可能并没有纸马铺。作为东溪村晁家庄的人们,假设要祈神,需要使用香烛纸马,很可能需要到东溪村的上属地区郓城县去买。

北斗
无锡纸马陶氏木版年画第四代传承人陶晓梦作品 

那么武大郎家附近为什么就有纸马铺呢,因为武大郎所住的阳谷县,本身就是县城,武大郎所居住的紫石街,就在县城之中,所以武大郎的邻居店铺中,才能有纸马铺,《清明上河图》中的王家纸马店,也正是在东京汴梁这样的大都市。

明代《三遂平妖传》的故事,就是从宋代仁宗天子时候东京开封府汴州的胡员外开始的。你看,胡员外老来盼子,夫妻两个要去请神求子。“闻得如今城中宝箓官里,北极佑圣真君甚是灵感。不若我与你拣个吉日良时,多将香烛纸马拜告真君,求祈子嗣。不问是男是女,也作坟前拜扫之人。”

“又过数日,恰遇吉日良时,叫当直的买办香纸,安排轿马,伴当丫鬟跟随了,径到上箓宫门首,歇下轿马,走入宫里来,到正殿上烧香,少不得各殿两廊都烧遍了”。为了表示志诚,”自此之后,每月逢初一、十五日便去烧香求子,已得一年光景”。

可见,东京汴梁的胡员外夫妇要求子祷神,那是必须要准备香烛纸马的,在这里,香烛纸马也可以合称香纸。胡员外夫妇求子心切,每逢初一十五就去烧香求子,而每次去祷神,也都要用纸马,可见当时汴梁纸马供应充裕,需求繁盛,使用频繁。

日后,胡员外果然生了一女,名唤永儿,但是这个永儿,却是个不省心的,一日,员外出去买些东西归来,永儿道:“爹爹!我交你看件东西!”去袖子里摸出一锭银子来。员外接得在手里,颠一颠看,约有二十四五两重。员外道:“这锭银子那里来的?”永儿道:“早起门前看见买香纸的老儿过,车儿上有纸糊的金银锭,被我捉了一锭,变成真的。”员外道:“变得百十贯钱值得甚么?若还变得金银时,我三口儿依然富贵!”走到纸马铺里,买了三吊金银锭归来,看着女儿道:“若还变得一锭半锭,也不济事,索性变得三二十锭,也快活下半世。”永儿接那金银锭安在地上,腰里解下裙子来盖了,口中念念有词,喷上一口水,喝声道:“疾!”揭起裙子看时,只见一堆金、一堆银在地上。胡员外看了,欢喜自不必说了,都是得女儿的气力,变得许多金银。

永儿的法术我们在此暂且不管,上面这段话,揭示了两个信息,第一,当时东京汴梁民间纸马的使用十分常见,胡员外家门口走过的那个老儿,推着车,车上就有买了准备祷神用的香纸,假设这个“买香纸的老儿”其实是说的卖香纸的老儿,那就更加有意思了,那就是说明当时有了流动贩卖纸马香烛的商贩。而流动贩卖的存在,就意味着纸马消费的普及、日常、多频。

其次,胡员外看见女儿能把纸元宝变成真元宝,一时欲炽,自己亲自走到纸马铺里,买了三吊金银锭归来让女儿好好地大变一回,既然胡员外心急上火,他转身去纸马铺购买金银锭,就一定不会走远,由此可见,胡员外所去的纸马铺,就在他家附近。所以,我们可以明白,《三遂平妖传》作者的观想世界中,东京汴梁的纸马铺,就是随处可寻,非常便捷,而当时的纸马消费,也已经成为市民生活的日常消费。就跟水浒中阳谷县武大郎家附近就开着纸马铺一样。

明代伏雌教主在《醋葫芦》中的开头,叙述了临安府中的处士叫做成珪,因为膝下无子,自己早年曾经许愿白衣观音,但是一向疏漏,没有履愿,害怕是神灵由此责难而迟迟不给子嗣,所以与妻子相约第二天去天竺进香祷神,妻子当时说道:"便是明日。你可亲自周宅去来,我却在家备办合用酒食”。夫妻两人分了工,丈夫去约请自己以前合伙人周智夫妇,而妻子都氏在家筹备进香用品。

书中之后有一句话说得分明,叫做:“成珪自从傍晚出门,都氏却在家中备办进香物料。”可见,夫妻商议进香活动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而妻子在家筹备的进香用品,除了合用酒食,还有进香物料,其中应该就有香烛纸马。

都氏从傍晚开始筹办进香用品,到第二天一早两家结伙出发,所能利用的时间就是夜晚,由此可见,在小说《醋葫芦》中,临安作为大都市,纸马的消费也是非常便捷,傍晚临时起个念头,第二天一早就要用到,而当晚就能随手办理妥当,同时我们也可以知道,临安纸马铺是一直开到夜间的,至少开到傍晚

日后,善妒的都氏为了堵塞丈夫用得子的名头去娶妾快活的念头,就委托媒婆王婆找了三十多岁还待字闺中的熊阴阳的雌太监般的老闺女,书中叙述说,熊老夫妻将许多银两搬到房中,笑道:"老娘,我和你生下完全的儿女,到都被他讨了债去,谁想临后添出这个滞货,倒还了债。虽他家百色俱有,我家也要些少备办。明日就去买绸绢,唤裁缝,定木器,打首饰才是。"妈妈道:"这些总是旧套,杭州城里省会之处,早晨要了银子,晚上讨得齐备”。可见,在万方辐辏的临安,只要有了银子,就不怕没处买东西去。
之前我们也说过,相传为明末遗民所著的《如梦录》一书中,详尽记述了明末开封纸马铺的存在,如“祥符县府大街复向东路北,有杂货铺、瓷器、当铺、纸马铺各品名香、五顶神马奉神等物”。在镟匠胡同东、商城王府熊家胡同,“有磨坊、酒店、纸马铺”。自保生堂再往东至辘轳湾,坐南朝北有个奶奶庙,“两厢有纸马、杂货”等生意。北门大街南升仙桥、拍箔胡同口,有“磨坊、酒店、纸马香铺”。由此可知当时印制门神的作坊、出卖纸马的店铺遍及开封市内。

再比如江南无锡,明清以来由于木版印刷业兴起,出现了铜活字印书,其中无锡望族安国(号桂坡)所印书籍皆以“桂坡馆”命名,名重一时。书版刻印带动了民间其他雕版印刷品的普及,无锡纸马以它独特的艺术风格让人刮目相看,名扬京都。清人潘荣陛所撰《帝都岁时纪胜·皇都品汇》中记道:

“置年货之何先?香镫云马,祀神堂之必用,元宝千张,门神来无锡。”


其中的点睛之笔,固然是“门神来无锡”中的无锡两字,点明了产地,但是实际上其中的云马两字,才是说的纸马。

民国初年《无锡概览》记载:当时无锡的纸扎业已有严长兴、新长兴、陈德大等店铺。1918年后,无锡东西南北四城门都有了纸马(纸扎)店铺,并成立了纸扎同业公会,供奉唐代画圣吴道子为祖师。抗日战争胜利后,无锡拥有纸扎(纸马)店铺42家,城中大市桥有陶元茂、章震丰,东大街有振丰盛,北门外坛头弄有林恒源、老天生,南门外黄泥桥有刘元盛、章恒昌,周山浜有正茂盛、许恒茂,西门棚下街有钱裕兴、永大昌、钱裕成等知名铺号。随着社会变迁,1958年前后,无锡纸马业日渐消亡。由此可见,不管是宋之东京汴梁,水浒之阳谷县,明之开封府,明清之无锡县,都是纸马铺扎堆的状况。

张道一先生也曾经敏锐地指出江南纸马的盛行与道教文化流播之间的关系。

而祷神请纸马,大致是要去纸马铺的。陶思炎在《中国纸马与日本绘马略论》中就曾经说过,“纸马的请用往往由道士开列神位,由事主到纸马铺请购;讲经说卷由'佛头’选定纸马;而民间丧葬超度,纸马、和尚同在。”

插图:唐鼎华

生活在金元之间的杜仁杰,在《般涉调·耍孩儿 庄家不识勾栏》中生动地描述了一个乡巴佬进城初涉勾栏的故事。“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这其中,明确指出了,“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也就是说,这个庄稼汉为了还愿,想请些纸火,也得去城里买。

可见这些所谓的香烛纸马之类的“纸火”,对于一般的农村人来说,都是专门用品,都是在农村无法随手买到的。而在还愿仪式中,就得请纸马,所以他们不得不去城里购买。还愿仪式中使用纸马的问题,我们以后专门再详细谈。

这个也容易理解,农村虽然也有庙宇,也有庙会,但是县城、州府都市中,寺庙林立,香火更盛,兼有朝廷稳定的政府采购与达官贵人的供奉,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丰富基础,使得需求更加丰盈,长期稳定且庞大的需求,加上都市提供的各种材料、工具与人才的要素资源,从而催生出有机的制作、运输、批发销售链。也就不奇怪了。


水浒中,晁盖所在的东溪村有一个灵官庙,雷横夜间巡逻,回来到东溪村山上,书中说,众人采了那红叶,就下村来。行不到三二里,早到灵官庙前,见殿门不关。雷横道:“这殿里又没有庙祝,殿门不关,莫不有歹人在里面么?我们直入去看一看。”结果进去一看,一条大汉躺在供桌上,那就是刘唐。这个东溪村的灵官庙,到了晚上,殿门也不关,无论雷横与众弓兵民壮闯入,还是刘唐在供桌上打呼,都无人问津。况且,雷横说得分明:“这殿里又没有庙祝”。可见是一个没有人主管的农村小庙。


所以,作为郓城县下辖的东溪村,固然也有着灵官庙,也有着观音庵——日后生辰纲事发,郓城县两个都头朱仝、雷横两个曾经奉命抓捕晁盖,“都到一个观音庵取齐”。但是,东溪村作为一个农村,这都是些小庙,否则,僧众众多,管理森然,香火旺盛,岂能让一个外人刘唐睡在供桌之上打鼾。


明代陆人龙《三刻拍案惊奇》第二十四回“冤家原自结 儿女债须还中”中,说到英山清凉寺的和尚无垢想去南京印大乘诸经,来寺中公用,使自得翻阅。到了南京,因为各寺因上司禁游方僧道,不肯容他。只得向一个印经的印匠徐文家借屋住宿,“徐文备斋请他。无垢就问他各经价数。”可见,英山并无印经的作坊,因为这个需求在英山十分寡薄,而在寺庙众多,需求旺盛的大都市南京,就有专门的印经的作坊,而且所印的经卷品种多样,所以无垢才能动问“各经价数”。这与纸马需去县城购买,道理是一样的。因为在县城,在大都市,纸马不仅品种多样,制作精细,配套完善,而且店铺伙计也能给你讲解纸马的具体内涵,用途,操作要点与忌讳之处。就算农村也存在香烛店,但是估计也就品种单一,品种简率,也无法说出个子丑寅卯了。

明代清溪道人所著《禅真逸史》说的是梁武帝时期的故事,在第十回《贪利工人生歹意 知恩店主犯官刑》中,在健康城北的鸡嘴镇,有一个开酒店的李秀,“当日因店内缺少酒药,李秀取一二十贯钱,令陈阿保进城去买酒药”。这里所谓的酒药,就是说的酿酒的曲。可见,农村的酒店酿酒所需要的曲,也需去城里买。而陈阿保到了金陵城,“起身提了叉袋,到铺中买了酒药,取路出城回家”,可见农村没有酒曲可卖,而城里就有专门卖酒曲的铺子。这跟纸马要去城里买,城里有专门的纸马铺,道理是一样的。

到了第二十二回《张氏园中三义侠 隔尘溪畔二仙舟》,杜伏威他们走到金明郡石州地面,时近薄暮,见山嘴边有一座冷净客店,所以入内吃饭,二人进店歇下,裘南峰道:“我两个走得枯渴了,店官,好酒打几角来,鱼肉切两卖来,快些快些!”店主道:“我这里只卖豆腐蔬饭,村醪白酒,没有甚么荤菜老酒。客官要时,前面镇口去买。”杜伏威道:“便将就吃些罢了。”裘南峰道:“淡酒豆腐,怎地吃得下?大哥慢坐,待我去买些来消遣。”说罢,起身出门去了。不多时,提了一只白煮鸡,烂囗猪蹄,数样果品,一大壶美酒。此后,杜伏威遇仙之后,路遇一间草舍,帘外酒旗飘扬。杜伏威筛一碗酒,呷了一口,摇头道:“不中吃,不中吃。这样酒,怎地下得喉咙去?”叫酒保快换酒来。酒保口覆道:“我这乡村地面,都是些村醪水酒,那里去讨好酒来与你吃?”也是同样的道理。

可见,在穷乡僻壤、基层农村、山区野处的酒店,连肉食也没有,美酒更别提,只有村醪白酒。而要美酒肉食,就要去镇上。而到了镇上,就算有了美食美酒,但是,酿酒的酒曲也需要去城里买。


同样,水浒中的农村,不仅可能没有纸马铺,连正规药铺也没有,你看,水浒中一开头,东京禁军教头王进为了躲避太尉高俅的加害,带着老母想去西北投军,路过史进庄上投宿,但是不巧的是,王进老母鞍马劳倦,半夜心痛病发作,史进的老爸史太公就道:“即然如此,客人休要烦恼,教你老母且在老夫庄上住几日。我有个医心痛的方,叫庄客去县里撮药来与你老母亲吃。教他放心慢慢地将息。”可见,就算史家庄“田园广野,负佣庄客有千人;家眷轩昂,女使儿童难计数”,是个富庶村落,但是假设生了病,需要抓药,乡村中也并没有生药铺,而需要到县里才能抓到药。

明代清溪道人所著《禅真逸史》中,杜伏威在牢狱中造反,带领着一干囚犯分三路去孟门山聚义,杜伏威带领其中一路,渡溪盘岭地从小路走,“一路俱是山径,极其幽僻,人迹罕到"。在险峻山岭中,遇见了被淫僧奸污的妇人,哭诉说:“今日五更,妾因有孕腹痛,丈夫起早进城赎药”云云,可见,家住前村朱家坞的村民,如果生了病,就算涉及孕妇的急病,也是无药可赎,也要去县城购买。


插图:唐鼎华

而《水浒传》中,西门庆开了一间生药铺,就是开在阳谷县的县城,而且是开在了县前,所谓的县前,也就是县衙之前。在《金瓶梅》中,西门大官人的生药铺是开在了清河县,也是在县城中。《水浒传》中在一开头,就描述了整天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的破落户高俅。高俅后来被生铁王员外在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送配出界发放。高俅被赶出了东京,无计奈何,只得来淮西临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郎,名唤柳世权。高俅投托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后来哲宗天子因拜南郊,大赦天下——宋明文本中,主人公获得大赦,很多都是郊赦——高俅蒙得了大赦,思量要回东京,这柳世权却和东京城里开生药铺的董将仕是亲戚,于是就写了一封书札,让高俅回东京投奔董将仕。这个董将仕的生药铺,也是开在了东京大都会的金梁桥下。

《水浒》中,宋江发病,张顺自告奋勇去健康府寻找神医安道全前来救治,书中说,“张顺进得城中,径直走到槐桥下,看见安道全正门前货药。”可见,安道全的药铺,也是在“城里”。所以张顺找他,必须“进得城中”。可见,古人看个病,也不容易,洪武六年,常州府有一名居民,因“祖母病笃,远出求医急”,来不及申请路引,结果途中被“吕城巡检司盘获”,“送法司论罪”。

药王
无锡纸马陶氏木版年画第四代传承人陶晓梦作品 

《窦娥冤》中也有一个赛卢医,赛卢医的出场介绍是这样的:“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自家姓卢,人道我一手好医,都叫做赛卢医。在这山阳县南门开着生药局”。所以,《窦娥冤》的赛卢医所开的生药铺,也就是开在山阳县的南门。

可见,农村要抓个药,也需要进城,这跟晁盖他们要请纸马香烛,也需要去郓城县买,道理是一样的。

回到喜欢纸马的晁天王,晁盖既然聚集了六人一起盟誓祭神,那么,晁盖六人的这次聚义,到底算是个什么性质的行为呢?请听下回分解。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发布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事涉版权,违者必究


欢迎关注布衣豆腐

在喜马拉雅说水浒

欢迎关注布衣豆腐

在喜马拉雅说水浒

点击以下链接可以直接进入

布衣豆腐醉眼戏说四大名著

也可以扫码进入



乐艺会付费延伸阅读


善自约束 精工炫艺:鲍甚光收藏古代带钩艺术欣赏中篇

老赵谈花钱:方的是花钱,圆的也是花钱,花钱到底是啥?!

请听花钱大藏家陆昕老赵:解密一枚惊世好钱的背后

老赵说铜人:明清蹲踞铜人阐发之执荷篇

李鹤坡:《许仙与白娘子》

善自约束 精工炫艺:鲍甚光收藏古代带钩艺术欣赏下篇

老赵谈铜人系列:持短剑的铜人,你到底是哪个大神?

老赵说铜人:蹲踞铜人阐发之发冠篇

老赵说铜人:蹲踞铜人阐发之发冠篇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二:《荷花与牡丹》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一《开篇的话:中国符号》


乐艺会免费延伸阅读


申一涵分享: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亚洲石雕艺术上篇

申一涵分享: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亚洲石雕艺术下篇

布衣豆腐 《水浒中的纸马》结义篇01:紧挨着武大郎家的纸马铺,到底是卖啥的?

布衣豆腐 《水浒中的纸马》结义篇02:从《三侠五义》中一起纸马敲诈案件说起

布衣豆腐 《水浒中的纸马》结义篇03:《醒世恒言》中的吕洞宾,是如何知道人间在供奉自己的呢?

申一涵分享: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之二

申一涵分享: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之一

申一涵分享: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之三

申一涵分享: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之四

申一涵分享:《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金铜像篇壹

中世纪古堡中的兵器陈列:瑞士石墉古堡巡礼上篇

商代玉 摇钱树 小臣艅尊:申一涵分享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青铜玉器

从后赵释迦铜像到中古石造像:申一涵分享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系列

北朝神韵—诸城北朝佛教石雕造像艺术陈列下篇:申一涵分享

北朝神韵—诸城北朝佛教石雕造像上篇:申一涵分享

北朝神韵—诸城北朝佛教石雕造像艺术陈列下篇:申一涵分享

从思燕佛图遗珍到北朝石造像:申一涵分享辽宁博物馆

《庞贝:瞬间与永恒》特展雕塑陶瓷金银篇:申一涵分享

《瞬间与永恒——庞贝出土文物特展》申一涵分享青铜篇

辽佛开会:申一涵分享辽宁博物馆金铜辽佛及其他

《战国雄风——古中山国文物精品展》金银陶玉篇:申一涵分享

《战国雄风—古中山国文物精品展》青铜篇:申一涵分享

北朝艺术精华:申一涵分享大同市博物馆与北朝艺术博物馆选赏

礼玉之汇:王公子分享哈佛艺术博物馆下

礼玉之汇:王公子分享哈佛艺术博物馆玉器上

铜玉古兵漆器杂项:青岛李国梁先生分享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丝路最奇珍:九州铜人分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下篇

愚藏斋分享山西博物院青铜玉器石雕等

海外遗珍:王公子分享弗利尔艺术馆瓷玉书画杂件

无眼者:当“妇好”遇上“史语所”?(下)

金缕银缕铜缕丝缕玉衣大会:多家博物馆联展

红得好像燃烧的火:陈国公主墓璎珞琥珀等琥珀饰物欣赏

《火取集:昭烈社糙物录》珠玉编(1)治繁决乱的精神力量-战汉玛瑙觿

秋水长天分享:秦皇岛玻璃博物馆琉璃展

从莫卧儿到奥斯曼土耳其的域外神工玉器:周倜分享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之四

无眼者:“妇好”遇上“史语所”?(上)

越洋寻根:王公子分享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中国瓷玉等文物

金玉良缘:敕勒青铜分享西安博物院青铜器玉器

清宫旧藏 玉器上品:鬼方分享沈阳故宫玉器篇

虎魄造办处:论汉代连胜佩、工字佩、司南佩三者关系

上博赏玉:神秘奇幻史前玉器上篇

上博赏玉:神秘奇幻史前玉器下篇

他们来自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同缘阁分享丹枫白露中国馆藏品

徐文宁:古玉中的云纹装饰

徐文宁:“日出之候”话玉兔

徐文宁:宋玉童夏荷冬装持莲考

玉叶金枝:江西明代藩王墓出土文物展(南京市博物馆版)

苏博:明代江西藩王出土金玉文物精品展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