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红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讨

 昵称15221501 2022-08-28 发布于湖北

知网:《中国教师》22年9月刊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讨

 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    袁红柳    邮编:445000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以社会主义为核心价值观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树立全方面的培养方针,并根据学生自身具备的发展特点,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全方面思维的发展,并进行健全品质的教育。所以为了更好培养学生全方面思维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思辨能力,顾名思义便是指能够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进行分辨和解析。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开授,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活动,加强学生对事物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本文阐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为促进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应当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使其树立起法治观念,并以法律约束自身的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一、充分认识开展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社会治安不仅需要执法人员有效参与,更需要全体公民为建立和谐安全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当前社会法律体系较为完全,但是许多不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对学生群体进行相应的安全防范教育,使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并且学校应教导学生合理地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小学阶段开设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是学校开设的基础课程之一,而且此类课程当中包含的鲜明的道德与法制教育对塑造学生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此类课程的实施过程仍然存在有较大的问题。任何课程的有效实施都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态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实施对于塑造学生法治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相应的教学形式必须丰富有趣才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同时,教师应当对此类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进,使学生们容易接受,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推动课程的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不仅需要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来引导学生们学习相关内容,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学校应当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吸引全体学生广泛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以此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法律与道德教育,但是当前许多学校缺乏相应的实践活动,并且学校对于此类课程的有效开展缺乏认识。       

    二、创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形式,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应当按照一定的规范合理进行,相关课程进行的最终目的是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并且努力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的目的是要在思想阶段教育学生成为良好的公民,但是相关课程内容的开展方面,学校应当努力研究并开展特色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应当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接收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学校应当采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例如可以将各种普法教育做成漫画或者是动画的形式,这样学生们便会乐于学习相关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应当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可以通过编排歌曲或者是开展相应游戏活动的形式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应的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认知能力同成人有所不同,因此相关课程内容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认真加以研究,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初始阶段,教师应当采用合理的手段使学生们对此类课程有正确的认识,并且教师应积极地采用学生熟悉的观点向学生们进行讲解,这样使学生在头脑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方便教师接下来的课程讲解,有利于课程内容的有效实施。

    三、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小学教学中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能力,就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法治教育意识,通过多种法治培养活动。来强化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进而促使教师提高法治教育课堂的效率。不但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法治意识,还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强化自身的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把自己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另外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改进和优化自己的法治教育理念和方法,例如创生生活情境、融入故事、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构建趣味性和有效性的法治课堂,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道德与法治内容起源于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想要提高全民的法治水平激素需要从小学生开始,教师将课本内容通过生活实例的转化,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知道法治教育和生活的相关性,进而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吸收法治知识。比如在学习“我们的守护者”中,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内容时,教师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知道法律是什么,我们遵守法律的重要性,比如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不但是我们需要尽到的义务,还可以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同时教师可以开展交通规则相关的话题,来保证学生的理解和吸收。

     四、发挥趣味活动的教学价值,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阶段学生的童心较重,对于一切趣味性的活动都有天生的好感,很容易产生参与的欲望与热情,为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游戏互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唱歌绘画等趣味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巩固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
      比如在进行《拉拉手,交朋友》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将学生们进行分组,发挥现阶段学生喜欢模仿的特点,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分别扮演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或者是学生们喜欢的卡通形象,或希望与之成为朋友的历史英雄人物等。引导学生去主动问好,表达善意与友好,通过教育学生采用牵手、拉钩、拥抱等符合小学学生年龄段的交友方式去完成相互认识,建立联系。
       
通过角色扮演这一趣味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乐于、敢于表达情感,热情主动的性格特点,使学生们了解社交中的基本规则与方法,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愈加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弊端日益显现的同时,学习效果也令人堪忧。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采用有效教学策略与创新方法,教师需要回归生活,贴近实际,创设教学学习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学习热情能够得到提升,最终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志红.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责任担当”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30):159-160.

[2]张书迁.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德育”味[J].当代家庭教育,2021(30):163-1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