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嫣然 | 绽放

 万卷作文 2022-08-28 发布于广东

【2019中考模拟作文题】

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推出的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清代才子袁枚的一首小诗《苔》,一夜之间被亿万中国人记住。300年前,袁枚将视线投向生长于潮湿阴暗处的苔花;300年后,一位名叫梁俊的支教老师教会贵州乌蒙山下的孩子们吟唱这首诗,来鼓励孩子们。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请根据你地这首诗中“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根据材料的整体语意,自拟标题。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

③字数不少于 600 字,不超过900字。

绽放

九年级    宋嫣然

乌蒙山这个地方我不曾听过,但在我的潜意识里,那里是一个贫困山区。自小我就听老师讲过无数个贫困山区的故事,虽然没有机会亲自去看过一眼,但老师讲的故事却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些不知名的地方蜷缩在中国大陆的边角,在无底的峭壁上,大山的褶皱里,无声无息地繁衍世间最朴实无华的生灵。

今年暑假,终于有了一次能去亲眼目睹的机会,我追随着父母的脚步走进了大山深处,走到了被山上人称之为学校的地方。即使已听过千遍万遍的描述,但我还是忍不住的心惊。那矮小破旧的土房入了眼,心中是不住的难受。而此时耳边传来了青涩、带有浓重口音的读书声,我忍不住泣下沾襟。

读书声停了一下,转而变成了歌声。他们是在唱歌吗?我仔细倾听。孩子们是在唱歌。准确的来说,他们是在唱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他们一字一句地唱着这首诗,也许音调不准,但他们的声音却最是朴实无华,最干净的天籁,就像这座大山一样深处清脆的鸟鸣。

曲已止,声不息。

也许大山就是那“白日不到处”——山峰隔绝了繁华的城市,但大山里的孩子们在这一方天地里,种下希望的种子,不断努力地绽放着属于自己生命的花。

这所学校的下课铃声,是用一根树枝敲击一只铁碗所发出的沉闷的声音。

学生们从教室里冲出来,好奇地看着我。他们穿着打着补丁的、大多显得过于宽大的衣服,肤色黝黑,目光所及之处,我竟没有一张肤色尚白的脸。他们看着我,小心翼翼地用乡音问道:“你是外面来的吗?是大城市来的吗?”我蹲下身子,尽量不让自己显出一副居高临下之态,回答道:“是的。我从深圳来。”我与他们交流着各自经历的生活,当我问道他们的梦想时,他们清澈的眼神一下子变得坚定无比,“我要读书,总有一天,我会走出大山的。”

孩子们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沉甸甸的,撞击着我的心灵。

多可爱的孩子们!山里的孩子们,即使没有拥有很多,但他们却怀揣梦想,不惧将来,在天地间努力绽放出自己的生命之花——而正是这种无声绽放,铸就了他们生命的高贵和尊严。

结束行程,回深圳的高铁上,我的脑海里一直闪过山里孩子们阳光灿烂的笑脸。那一张张笑脸,不就是一朵朵迎风绽放的花朵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