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连成:又买了本《文心雕龙》

 温馨微语 2022-08-29 发布于江苏



/郝连成

二十年前买过一本《文心雕龙译本》,几次搬家后因存放在亲戚家里漏了雨损坏了很多书,其中就有这本,还有一套台湾出版的《白话史记》这些都是我最心疼的。
最早看《文心雕龙》里的文章还是在《古代散文选》里。那是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偶然看到同学家里的《古代散文选》就借回一看,印象最深的几篇文章是韩非子的《说难》、苏轼的《留候论》、贾谊的《过秦论》晁错的《论贵粟疏》还有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物色》。

1







至今还能把《物色》一文背诵下来。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休,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
那段时间真的好像找到了写文章的通道一样,后来又看其他的理论文章才知道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南北朝时最全面论述文艺创作和艺术批评的专著。后人的很多文学评论的理论都是从他这里引发起来的。
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刘勰虽任多官职,却以文章显名,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早年家境贫寒,笃志好学,终生未娶, 32岁时开始写《文心雕龙》,历时五年,终于书成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巨著。

1






《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部,各二十五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主要部分。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五篇,论“文之枢纽”,阐述了作者刘勰对文学的基本观点,是全书的纲领和理论基础。从《明诗》到《书记》的二十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每篇分论一种或两三种文体,可称是文体论。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二十篇,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
《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四篇,从不同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评,并对批评方法进行专门探讨,可称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
然而《文心雕龙》问世后,由于刘勰人微言轻,这部心血的结晶却得不到文坛的重视。当时沈约名高位显,在政界和文化界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刘勰想首先取得他的承认,一次,刘勰把书背着,像一个卖书的小贩似的,在大路边等着沈约。当沈约坐车经过时,便拦住了他。沈约好奇地把《文心雕龙》拿来阅读,立即被吸引,认为此书“深得文理”大加称赏。后来又常常把《文心雕龙》放在几案上随时阅读。经过沈约的称扬,刘勰的名气才大起来,《文心雕龙》终于在士林中传播开来。

1







我当年只是皮毛地看了《文心雕龙》里的几篇文章,就对文学创作方面受益非浅,近来看书法方面的理论文章也多有引用《文心雕龙》里的的观点,可见刘勰的理论在文艺方面的影响之广。
今天在书店里,看到《文心雕龙》一书,就有好几种版本,我选择中了,周振甫编著的中华书局出版的那种。因为我感觉中华书局出的书应该在学术上有些权威性。另外我看里边的译文和注释得也还算清晰,还有一点就是字的排版也是我这次选书的一个标准了,有些书字体看不清了。尽管很能吃饭,毕竟还是老了。
在书店与《文心雕龙》有关的书还有一本不错的是《文心雕龙辞典》,让我感慨的是两千多年前的刘勰都没想到,为他的一本《文心雕龙》,后人竟得编本辞典才能看懂。
老刘啊,你的一本《文心雕龙》成就了多少文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又给多少人留下了吃饭的职业?
我今天又买一本《文心雕龙》,我知道我成不了文学家,也成不了文艺评论家,但我就是喜欢这部《文心雕龙》。


作者简介

郝连成,笔名雁在蓝天黑龙江省佳木斯人,现居京津冀。热爱文学、诗歌。曾在《佳木斯日报》《牡丹江日报》《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画报》《红柳》《黄岩文学》《中新网》《中国凤凰网》《忆湘文学》《世界文联》《金榜头条》等报刊网站发表诗文。网络文集有:《放眼世界》《人杰地灵的笔架山》《走走看看》《有话就说》。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郝连成:一枝独茎柳 绿意报春来——独茎柳的摄影历程

郝连成:参观台州书画展

郝连成:从招聘会上感受求供心态

郝连成:病中感悟书法

郝连成:读余秋雨散文

郝连成:傣族村官岩应对

郝连成:海边风情——卜岩枫霞浦惠安采风

郝连成:笔架山长城(外三首)

郝连成:看笔架山驻京老乡扭秧歌

郝连成:舅舅王永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