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说一遍,我不是中介。”

 漂在一座城 2022-08-29 发布于上海

如需转载,请联系水哥授权

这是 漂在一座城 原创的

186篇文章

这篇写给所有的新朋友,老朋友

再次重申一遍,我不是中介,我没有房源。

好多人一加我微信,张嘴就是要哪哪哪儿的房子。

进群翻了一圈儿,过来给我说:你这房源有点少啊。

最后拍拍屁股走人,顺便删了我的微信。

你如果跑到我这儿,希望我像一个中介一样,手里大把房源,一见面就给你介绍一堆,热情洋溢东跑西跑地给你介绍房子

我就问你一句:你找我干啥?

▼ 潜行者  作品  ▼


现在基本上是个中介,都说自己不是中介。

每次你问起中介费的事儿,他们胸脯拍的震天响:我们绝对不收中介费。

每个中介,热心地都像你失散多年的兄弟一样,穿着和你一样的卫衣运动裤,骑着小电瓶走街串巷地带你看房子。

就是这种热情和接地气的感觉,还有“不收中介费”的口号,让来租房的年轻人觉得,好像,也还不错。

相比之下,链家那种白衬衫黑西裤皮鞋锃亮,再梳个油头的商务范儿,天生就会让人有疏离感。

更不要说堪比一个月房租的中介费了。

而且他们十分擅长运用互联网手段,什么豆瓣贴吧闲鱼,用的都特别溜。

你以为能在网上找到房东大哥,但来的都是中介小哥。

更关键的是,人家不收中介费。

听起来,对年轻人太友好了。

▼ 潜行者  作品  ▼

什么是中介呢?

本质上,通过介绍卖家跟买家促成交易,并从中赚取介绍费,这叫中介。

但现在,很多中介们,都已经化身成了二道贩子。

中介们所在的那一方,已经成了卖家。

所以,基本上干这行,但说自己不收中介费的,都是二房东性质。

羊毛出在羊身上,不管用什么名义,该挣的钱,一分都不会少挣。

当然商业社会,想出一些噱头,玩点文字游戏,这都无可厚非,挣钱嘛。

但,我不是啊。

我也既不认识租客,也不认识房东。

我甚至都不介绍你们认识。

就比如说人民公园相亲角,双方家长不需要媒人,不约而同地来这里,来给自己的儿女寻找良配。

我手上没有东街姑娘的美照,也没有西街小伙的八字,我就只是个开公园的。

成与不成,我是没有办法插手的。

如果有人最后步入婚姻殿堂了,他们不会把这个公园当恩人,只会偶尔想起来的时候,再来这个公园逛一逛,仅此而已。

再说一遍,我只是个公园。

▼ 潜行者  作品  ▼

说得再透彻一点儿,我就不是做这个生意的。

别人介绍房子,是有佣金的,不管这个佣金是另给,还是算在房租里的,但的确是一份明明白白的收入。

我是没有的。

拉别人进群的时候,我有时会求打赏。

但我说得都是“给不给都行”。

为什么呢?还是那句话,我就不是干这个的。

【漂在一座城】能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其实是一个非常偶然的事情。

两年前,曾经有个房产领域的大佬,问了一下我们的模式,然后摇摇头,说我这个东西,注定是走不长久的。

他说的也没错。

在租房这个行当,没有房源、不挣佣金,怎么活下去。

但,我不是做租房的啊!

我不帮人找房子,我也不帮房东找房客,我只是给你们建一个公园,然后自己相亲去。

最后成了,也大可不必太感谢我,更不用谢媒礼。

毕竟,我就是个没得感情的场地。

▼ 潜行者  作品  ▼

现在干啥都要讲究个盈利模式。

好多人过来张嘴就问,你们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我说没有盈利模式,他们阴阳怪气地冷笑:哟,看不出来你还是个圣人啊。

这年头无利不起早,不挣钱的事儿,傻子才干。

我不是圣人,做这个事儿,我也能有点收入,虽然不多,但勉强可以糊口。

这几年放弃的念头不止一次,但没一次舍得的。

有时候我放下这个号两三天,就感觉整个人空荡荡的。

平时虽然累,但好歹踏实。

虽然天天吆喝着自己是个理性的成年人,在某些时候,我还算得上挺理想主义的。

哪怕靠租房,好挣。

但说不挣租房的钱,那就是不挣。

平时的打赏,给多少要多少,不给就不要。偶尔接点儿小广告,养活自己。

不管是你租到房了,还是租出去房子了,我都不会从中挣一毛钱。

所以我也没必要对谁低声下气

不挣这个钱,不受这份儿气。

-

 再说一遍 

 我不是中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