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北上广租房,就是给房东打工?”

 漂在一座城 2022-08-29 发布于上海

如需转载,请联系水哥授权

这是 漂在一座城 原创的

299篇文章

上海今年的台风,比往年来的更晚一些。

眼瞅着都快中秋了,又来个叫“灿都”的台风,所有在地面上、高架桥上跑的地铁线路都给停了。

还没到下班的时候,老板一反常态,催大家赶紧回家。

毕竟这狂风骤雨的,哪个员工要是在路上出点儿啥事儿,老板估计底裤都得赔掉。

临下班的时候,一堆同时愁云惨淡该怎么回家。

除了几个本地的同事,其他住郊区的,地铁也停了,要是打车的话,差不多要百十块钱。

郊区的房租是便宜,但远也是真的远。

虽然名义上生活在上海,但是外滩、陆家嘴、上海老弄堂、名人故居之类的地方,跟他们没太大关系。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郊区。

因为再远的郊区,都能租出去。

▼ 吉吉  作品 ▼

前年跟老同学小谢吃饭的时候,羡慕过他们租的房子。

他们是一对情侣,住在普陀,租了一个一室一厅,差不多也就三四十平的样子,每个月3400。

他们租那个房子,离地铁站也不是很远。

房子在五楼,没有电梯,有一个朝南的卧室,还有个小客厅,可以在这里吃饭,还有原始的厨房和卫生间。

说实话,这个价位租到这个房子,真的很划算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房子在市区,刚出内环的地方,妥妥的市区,去哪儿都方便。

彼时我在三号线江湾镇租了个公寓loft,撑死了能有二十平,没有厨房,厕所是隔出来的,我在里面洗澡都得低着头洗,房间里连胳膊都伸不开。

而且那个房间在一个商场顶楼,终日不见阳光。

尤其是夏天,又闷又热,蟑螂贼多。我那年在上海所有的坏心情里,差不多得有三分之一是因为这个房间。

最重要的,就这么个不到20平且憋闷的小房间,每个月2700,电费1块9

我那会儿每个月工资8000,到手大概七千多一点,加上当时能有一点小外快,撑死了一万块一个月,光房租就三分之一没了。

当时我老是听说你谁谁谁租到了郊区,一个月两千多就能租到60平的房子。

还有一次打车,司机说他以前住惠南,两千多能租到大两室一厅。

我当时就想着,我也要住到郊区!

后来发现,我还是太年轻了。

▼ 吉吉  作品 ▼

去年来上海之后,我直接就奔着各个郊区看房子去了。

先去了松江,佘山那一块。

不得不说,郊区景色是真好。

我过去的时候是傍晚,迎着天边灿烂的晚霞,骑着单车,吹着晚风,看远近的树木沙沙作响。

我看的房子在一个别墅区里,环境贼高大上,那房子造的跟艺术品似的。

房东是个精致的大姐,旗袍黑丝高跟鞋一样不差。

那个房间是个开间,有厨房和卫生间,家具和床都还算挺新,还带个小阳台。

更重要的是,一个月只要1900。

要是在市区,就这个房子,价格差不多得翻一倍。

我当时真的很心动,差点儿就定下了,但还是理智战胜了大脑,跟大姐说我再想想,明天给您答复。

结果我一回去,立刻冷静了下来。

因为真的太远了。

光纯坐地铁,就要一个半小时,这还不算走路和等地铁的时间。

要是真租到了这儿,房间挺好,周围景色也挺好,但我怕是也没啥时间享受这些了,光在路上通勤就得三四个小时。

松江看完,我又去浦东看,依旧远的一批,但通勤时间成功地压缩到了一小时左右。

都是住郊区罢了,区别只在于远和更远。

▼ 吉吉  作品 ▼

李女士今年毕业后,在她们医院附近,跟室友合租了个房子,一个月大概两千多。

她住那个小区,周围全是名人故居,什么瞿秋白鲁迅矛盾郭沫若,文化气息浓的不能再浓了。

小区里的房子年头久的可以追溯到建国前,木质的楼梯每次踩上去,都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

而且这里很有生活气息,具体就是指大爷大妈的含量过高

尤其是每天傍晚的时候,有个大爷会定时在小区里遛狗,一个人牵了六七条,成群结队的,你就觉得有千军万马向你奔腾而来。

大爷大妈们睡眠不好但口条很好,这种房子隔音一般都极差,但凡你要是晚上发出点儿什么动静,第二天楼下的阿姨就能数落你半个小时。

但这个小区最好的地方就在于,想要去哪儿,抬脚就到了。

周围什么人民广场、新天地、南京东路、淮海中路……最多不过几公里的距离

而我,住在遥远的乡下浦东,和李女士过上了周末夫妻的生活。

周末,我会先去她那里跟她汇合,然后我们再决定去什么地方吃饭或者玩耍,反正都不远。

周围高端的商场和悠久的弄堂并存,能全面感受到到真正的上海脉搏。

偶尔李女士也会来浦东这边,感受一下田园风光。

毕竟我家楼下的那片菜地,不远处的那片农田,看起来绿油油煞是惹人喜爱,长势很不错。

明明都生活在上海,却过着两种生活。

也不知道是该说上海太大,还是我住的太乡下,skr~

▼ 吉吉  作品 ▼

有人说,去大城市,每个月那么辛苦,到头来,不过是给房东打工罢了。

这些年,大家头破血流地往北上广挤。

你在这里,花最贵的房租,租最小的面积,住最远的郊区,坐最长的地铁,最终所求,不过是留下来。

所以不管是老城区的老破小阁楼间,还是郊区的农田边上的安置房,总会有人住进去,为了白天能够穿梭在这座城市的高楼大厦间,去给自己挣一份未来。

上海七年才能落户的政策,都拦不住落户的决心。

为什么?

一个铁了心要在上海落户的同事就讲了一个事儿:高考。

你让孩子在上海参加高考,光这一点,就让孩子领先了多少人?

我是从高考大省河南出来的,那才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我学习不能算差,初中考全年级第一,高中成绩下滑,但也是在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就这,最后只考了个普通二本。

而上海的录取率,排全国前三。

北上广压力是大,但活着,无非就是累和更累

每日朝九晚五,得空相约三五好友,饮上三杯两盏淡酒,悠游林下是一种人生;

披星戴月殚精竭虑,哪怕前路渺茫却咬牙坚持,只求博个希望,也是一种人生。

无所谓对错,只看你怎么选。

-
 万般皆是命 
 来去自由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