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瑾索要2000白银后离婚,丈夫愤怒不已,一年后妻死才知有隐情

 rongma 2022-08-30 发布于山东

1906年,31岁的秋瑾从日本留学归来后,回到湖南公婆家,跟丈夫索要2000两白银,丈夫以为她遇到了什么大事,急忙周转筹钱,谁知秋瑾拿到钱后,却转身登报,说自己要跟丈夫离婚,从此一刀两断。

丈夫知道消息后,极为震惊,甚至感到愤怒。他们的亲友们、旧相识,都觉得秋瑾疯了。

一年后,秋瑾丈夫才知道,原来妻子这么做另有隐情,而且为此内心自责,两年后抑郁而终。

秋瑾当时为何要那么做?这背后有什么隐情?秋瑾和丈夫,又有什么故事呢?

秋瑾索要2000白银后离婚,丈夫愤怒不已,一年后妻死才知有隐情

【一】

1875年,秋瑾出生于福建厦门,秋家是一个以诗书礼仪传家的官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中过举人,秋瑾的父亲秋寿南22岁就成为山阴县监生(明清两代对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称国子监生员),后来官至湖南郴州知州;她的母亲也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受过良好的教育。

秋瑾从小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幼时跟着母亲读书识字,后来又跟着兄长们一起读书,她天资聪慧,喜爱文学和历史,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她最喜欢的就是那些讲述女中豪杰的书,羡慕像花木兰一般的女英雄。

她性格豪爽,别的大家闺秀都喜欢女红,而秋瑾却对这不感兴趣,她喜欢的是和哥哥们一起骑马射箭习武,少年时代,她就显示出与别的女孩不同的个性。

秋瑾索要2000白银后离婚,丈夫愤怒不已,一年后妻死才知有隐情

19岁时,秋瑾跟随家人来到湖南,拜晚清名臣曾国藩长孙曾广均学习诗词书法,在老师的介绍下,认识了当地富商的儿子王廷均。王家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家中拥有良田万亩,王家人乐善好施,家风良好。

王廷均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性格比较平和,熟读四书五经,人也长相帅气,可以说,当时的两家,一个为官,一个为商,都是名门望族,两家联姻可谓是门当户对。

对感情毫无经验的秋瑾就这样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了终身,过了两年,秋瑾和王廷均结婚,作为新婚礼物,王家送了一间当铺给她,在当地引起了一时轰动。

新婚伊始,两个人相敬如宾,小日子过得还有滋有味,恬淡幸福,后来两个人有了孩子,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估计也许算是不错,可是生活远远出乎人的预料。

王家为了让小儿子有更好的仕途,给他捐了个官,就这样秋瑾跟着丈夫一起来到北京。那时候是1900年,当时的晚清社会动荡不安,帝国主义列强肆意瓜分中国,而清政府腐败无能,节节败退。不久因八国联军侵华,北京城一片混乱,秋瑾一家暂时回到了家乡。

在北京的时候,秋瑾亲眼看到了八国联军在中国肆无忌惮地烧杀掠抢的悲惨场景,让她深深地感受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嚣张和残暴,以及国家的落后和中国人民面临的深重灾难。

回到湖南,秋瑾结识了同盟会的女会员唐群英,还有葛健豪等人,几个人经常聚到一起,讨论时局,寻求妇女解放的道路。

唐群英是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提倡男女平等,发展女子教育事业,自己曾变卖家产,创办了8所女子学校。

葛健豪所出生的葛家也是湖南当地望族,结婚后生了女儿,却被丈夫给别人当了童养媳,为了反抗封建家庭,她带领儿子蔡和森、女儿蔡畅离开家,后来又赴法勤工俭学,被传为佳话,她也是中国早期女权活动先驱,女子教育先驱,女革命家。

那时候的秋瑾开始觉醒,她不满于在家里做一个家庭主妇、贤妻良母,想做一些于国于民有用的事,而王廷均只希望过安稳的日子,追求一点功名利禄而已,这样两个人的思想渐行渐远。

秋瑾索要2000白银后离婚,丈夫愤怒不已,一年后妻死才知有隐情

时间来到了1903年,他们再次去了北京,那年的中秋节,王廷均让秋瑾在家中准备好酒菜,说有朋友要来聚聚,等秋瑾准备好之后,王廷均却带着一群朋友去风月场所喝了一夜的花酒,整夜没有回家。

秋瑾很是生气,她平生最恨男人们碌碌无为、成群结伙喝酒,第二天,她换了男装到戏院里去看戏,正巧被路过的王廷均看到,还没有醒酒的他看到秋瑾在戏园子抛头露面,还是男装打扮,很是生气,甚至借着酒劲对她拳打脚踢。

这次打骂让秋瑾很是气愤,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后来被朋友多次劝说才回去。酒醒之后的王廷均很后悔自己的行为,事实上,两个人虽然日子平淡,但是一直相处表面还算融洽,这次彻底暴露了两个人的问题。

这件事也让秋瑾陷入了深思,她不想再过这种淡如死水的生活,那一时期,她阅读了许多传播新思想的刊物,她也明白了不能依附在男人身上生活,而要改变当时的状况,唯有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引进开明的思想,中国妇女地位才能有所改变。

她想要走出去看看,当时很多革命志士都东渡日本留学,秋瑾也想去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听到秋瑾要去日本留学的打算,王廷均实在没有想到妻子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一听自然是极力反对,但是秋瑾去意已决,看到实在阻拦不了,王廷均也无奈,只能让秋瑾去了。

1904年6月,秋瑾跟随朋友一道从北京到天津再坐船去日本,王廷均带着四岁的女儿去火车站送行,其实当时夫妻俩虽然有矛盾,但是关系并非决裂,王廷均也没有想到,从此秋瑾便再也不会囿于他们的小家庭之内了。

秋瑾索要2000白银后离婚,丈夫愤怒不已,一年后妻死才知有隐情

【二】

在日本留学期间,秋瑾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都是从中国来的爱国志士和热血青年,如陈天华、黄兴、宋教仁、鲁迅等人,中间她还回国一趟,加入了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光复会主张暴力革命解救中国,后来秋瑾又加入同盟会。

这一时期的秋瑾已经下定决心,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之中。1906年,秋瑾回国,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采用白话文写作,目的是提倡女权,宣传革命。

同时,秋瑾还回到了湖南的公婆家,索要了两千两白银,王家筹集到这些钱给她,没想到他转身登报与王家脱离关系,要与王廷均离婚,从此一刀两断。

王家毕竟还是传统人家,对她的这些行为很震惊,王廷均也拒绝离婚,秋瑾却大肆宣扬两个人再也没有瓜葛。当时乡里人都以为秋瑾已经疯癫,提起她来就是唾骂。

实际上秋瑾这些举动是为了保护王家人,她索要的全部钱财都用到了革命上,创办报纸、开办学堂,她的决绝是为了怕牵连王家人,用脱离关系来保护王家,自己更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中。

秋瑾索要2000白银后离婚,丈夫愤怒不已,一年后妻死才知有隐情

随后,秋瑾和徐锡麟等人策划在多地进行武装起义,他们原本计划,在绍兴秋瑾组织浙江起义,在安庆徐锡麟发动安徽起义,互相配合,之后再影响南方地区。在绍兴,秋瑾借着学堂为掩护,购置武器,进行军事操练。

1907年农历五月,一切准备就绪,徐锡麟首先发动起义,刺杀了安徽巡抚,但是由于政府军人数众多,徐锡麟被杀,起义军失败。

得知起义军失败的消息,秋瑾并没有改变计划,依然决定按计划执行,她也没有听从朋友的劝告,先隐藏一段时间,以致于被清政府逮捕。

被捕后,清政府对她进行严刑拷打,她只说了“要杀便杀”,1907年农历六月初六,秋瑾在绍兴从容就义。秋瑾就义后,社会各界纷纷谴责、讨伐清政府,同情秋瑾。

秋瑾索要2000白银后离婚,丈夫愤怒不已,一年后妻死才知有隐情

迫于各方舆论压力,清政府迫不得已把绍兴知县和浙江巡抚调离,而当时同情她的山阴县令李钟岳被革职。秋瑾死后,李钟岳因为内疚,自杀身亡。

【三】

得知秋瑾牺牲后,王廷均也郁郁寡欢,一病不起,到这时候,他可能已经明白秋瑾当年的决绝,两年后,王廷均也不幸病逝,留下了一双儿女。

儿子王沅德,生于1897年,母亲去世时刚满10岁,父亲去世时也不过才12岁。辛亥革命后,考入上海正风大学读书。毕业后,王沅德开办了许多工厂和企业,一度成为湘潭首富,为了纪念母亲秋瑾,他出资筹建了“鉴湖中学”。

国民党曾经多次委任他高官,但是都被他拒绝。新中国成立后,王沅德主动把所有的财产上交人民政府,后被安排到在湖南文史馆任秘书工作,负责整理秋瑾资料。1955年因病逝世。

秋瑾的女儿王灿芝1901年出生,比哥哥小四岁,6岁时母亲英勇就义,8岁时父亲又去世,小小年纪就失去双亲,双重打击反而让她更加懂事,学生时代便奋发图强,她随了母亲的个性,为人豪爽,性格开朗。

秋瑾索要2000白银后离婚,丈夫愤怒不已,一年后妻死才知有隐情

27岁时王灿芝赴美国留学,学习飞机制造和航空,两年后,她出色地完成了各门学业,毕业后回国,成为中国首位女飞行员。

王灿芝曾经多次要为母亲报仇,四处寻找凶手,得知杀害母亲的凶手是原绍兴知府贵福时,她就多方打听寻找,始终没有找到,后来终于打听到仇人藏匿地在东北,本想去东北,当时东北被日军占领,抗日战争胜利后,仇人已死。

建国后,王灿芝移居香港,走之前,将收集到的秋瑾材料捐献给上海博物馆。后来还写下了《秋瑾革命传》,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由衷的敬佩之情。1967年王灿芝因病去世,时年66岁。

秋瑾索要2000白银后离婚,丈夫愤怒不已,一年后妻死才知有隐情

秋瑾短短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她巾帼不让须眉,抛家舍业,为了革命而四处奔走,最后英勇就义。她主张用武力推翻旧王朝的统治,为寻求民族振兴之路、妇女解放之路,她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作为一个生长在封建家庭的小脚妇女,秋瑾能够接受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走上革命道路的,难能可贵,她被誉为“一个代表近代中国革命女性的颇具象征性意义的标志性历史人物”,是真正名垂青史的女英雄。

作者 | 陌上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