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式,调理脾胃需单举。调理脾胃,是通过调理经络来调理臓腑,就像是在穴位上刺/灸 ,不是直接在臓腑上。阳明胃经在腿的正面,脾经在腿的内侧。调理胃经需要绷直足背,然后去找腿前面绷紧的感觉,如果没有,就把脚背绷的再直一些,还没有,甚至可以把脚背拱起来,还是没有,就把双脚的宽度缩小,如果还是没有,就......就这样反复的调整,直至找到那个体感,然后记住此时此刻的位置(伏兔穴),争取下次一步到位。 调理脾胃,你还必须得单举,如果双手举起来,那是八段锦的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了。 足太阴脾经从足大趾末端开始隐白穴开始,一路沿着足部到内踝前商丘,然后沿着小腿内侧,和脾肝肾汇集三阴交,从肝经的前方上到膝盖内侧血海,从大腿根进入腹部,在腹腔内归位脾脏,联络胃,然后穿过膈肌。一支夹着食道上到舌根,散布舌下。另一支流注到心中,交接手少阴心经。这是条阴经,主要的巡行路线在大腿内侧。练阴经的气脉,要把脚背绷直,足尖点地,这样,足厥阴肝经和太阴脾经、少阴肾经的气脉都会下行至井穴。 阳明胃经的关窍在外丘。足阳明胃经起于迎香穴,然后到鼻根,和足太阳膀胱经相交。然后进入口中,绕着口唇再从脸部侧面折返上来到头部。一条支脉也是走咽喉,从缺盆进入胸腔,穿过膈肌,归位胃,联络脾脏。从腹部穿出腹股沟。 外行的主干,从乳头一路下行,下到腹股沟,与腹内的脉络汇合,从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着下肢走到中趾内侧,末端厉兑穴出。完成和脾经的交接。 胃经是经过乳腺的,走在乳头上乳中穴。所以女性更要注意,这一个式子,调理女性的内分泌也是很管用的。多说一句,女人40,男人45就开始面黄发白,这就是阳明大肠经和胃经气血衰弱的表现了。 足阳明经的气脉在股四头肌的外丘穴,此穴为胃经气血充盈之处,肌肉丰满,就像一个趴着的兔子,又名伏兔穴。 当绷直脚尖,股四头肌鼓起,则足阳明气血也会一泻千里,飞流直下。 如果你双臂上举,绝对达不到抻拉脾胃经络的效果。绷直脚尖,鼓起伏兔,同侧手臂上举,足的阳经和阴经同时发动,二者互为表里…… 你做一下这个动作,感觉一下气血在肌肉身体中的穿行,那种微妙的感觉,是不是让你由衷的发出一声赞叹“我……,妙啊!” 单举上臂,意念在拇指、食指,意念在少商和商阳。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中,拇指食指可是肺经和大肠经,这跟脾胃有啥关系?”因为胃和大肠同属阳明,脾和肺同属太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可是天地之间的密码啊! 当你单臂上举的时候,要把手大拇指和食指的井穴打开,也就是第二个式子中的,肺经和大肠经的少商和商阳,这样,足太阴脾经和手太阴肺经是一对,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是一对,抻一下,4条经络就都活了。 做个左手指月的动作,斜向扬起您的玉颈,拉开颈部的肌肉,人体7条阳经均经过颈部,加上任脉,可谓阳关重地。现代人多有颈椎病、甲状腺结节,都与气血淤积有关。保持颈部的拉伸,眼睛斜向上,看指尖,看拇指、食指尖,意念在少商和商阳。 双足是外八字,把腿内侧的三条阴经打开。足尖,颈部,指尖,三点一线,嗯,就这个姿势,您保持10秒钟,感觉一下,胸部肋骨侧面大包穴(脾之大络)的蠕动。 什么叫热流,什么叫到位,就像收音机调频一样,差一点也不行,魔鬼就在细节中啊! 现代人压力大,有时候生闷气,气的没胃口,吃不下饭,这就种下了隐疾,等你感觉有问题了,往往病情已经严重了。 说起来调理脾胃,方法千千万,八段锦一个姿势,只要到位了,经脉气血就通顺了,立竿见影,手到病除。 懂了八段锦的导引,生气的时候,就用调理脾胃须单举,左右5下,打几个嗝,气顺了,病就感化了。 河洛数理中脾胃对应的数字是5和10。这一式左右各举手5次,共10次。符合河洛数理。 关窍: 第一个,绷起足背,抻拉胃经。 第二个,脚跟前扭,抻拉脾经 。 第三个,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侧单举的手臂,食指大拇指领劲儿扭转手臂。 第四个,伏兔穴。绷起股四头肌,绷起伏兔穴 。 第五个,隐白穴 第六个,三尖照。足尖,颈部,指尖,三点一线 。 第七个,拉开颈部肌肉 。 第八个,感化。 第三式有一种盘龙而上的劲感,龙形。通上扯下,从手指尖道脚趾端,半侧颈部及7条阳经有顺达而下的感觉,身体的半壁江山上下通贯。“感觉一下气血在肌肉身体中的穿行,那种微妙的感觉。”的确如此。“每看到脾胃经的巡行,都有种浩浩荡荡,气魄如虹的感觉。”,“练拳、练功也是如此,你要和身体融合在一体,要体味身体的变化,气血的流通,把拳练活了!”......,这就是意境,超出你死板的想象,什么叫脑窦大开,功夫就是这样升华的。肋部要充分舒展,调脾胃,必须要肝顺,肝最喜舒展条达,肝火气顺了,就不会侵犯脾胃之土了,否则得不到宣泄,则如困兽,邻居必然遭殃。 ![]() 第三式:调理脾胃需单举——左右各五次,每次五个呼吸。 目的:下面脾经,胃经,上面大肠经,肺经,下面三阴经,中间任脉,督脉,冲脉。 动作要领: 1,脚肩同宽,稍微外八字,这样承重腿的三条阴经才能被拉抻到。 2,手掌旋转上升,手臂伸直,指尖冲前。 3,上举下按时要沉肩,拉长脖子,并且侧扭抬头看食指指尖,侧扭是拉抻胸锁乳突肌。 4,大拇趾着地,脚踝向前扭,拉开内侧三阴经,脚面绷直,拉开胃经,引气血至井穴。 5,食指要伸直,拇指要撑圆,(同第二式)。 6,腿绷直绷起伏兔穴,引胃经气血下行至井穴。 7,龙爪手(男),或凤头(女),手心往里凹。 8,指尖,脚尖,颈部,在一条直线上。 9,上举的手臂与地面近乎垂直,这样能拉扯到极泉穴,和下面的大包穴。 10,身体随着手臂扭转,拉扯胸部胃经。 11,松腰扣尾闾,拉抻脊椎,冲脉。 归纳总结:【功理作用】 1、通过上下静力牵拉腹腔,对内脏起则按序作用,达到调理脾骨(肝胆)和脏腑经络的作用。 2、使椎骨间小关节、肌肉得到锻练、增强脊柱的灵活性、稳定性。 “调理脾胃须单举”,锻炼肝脏和脾胃 八段锦里的"调理脾胃须单举"是一个调理脾胃和肝胆的健身动作。这个动作,通过手臂的上撑和下压,打开了身阴经,锁住了阳经;而这一升一降,就是一开一合。所以这个动作正是中国传统健身术中最讲究的"升降开合"。 另外,在做这个式子的过程中,左右两手交替上托,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地上下对拉,可以牵动腹腔,对脾胃起到按摩作用。同时,对两肋的经脉也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两肋是肝经、胆经循行的部位,所以"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个动作首先是调理肝胆的。那为什么这个动作叫"调理脾胃"呢?因为要想调理脾胃,核心在于调理肝胆。 中医的理论基础在于阴阳五行。从五行的相生相克来看,木克土。肝胆是木,脾胃是土,肝胆会克制脾胃。所以,如果想不让脾胃这个土被肝胆这个木克,首先需要锻炼好肝胆,让肝胆宣开。 所以,通过双手对拉,交替上举、下按,抻拉两肋的肝经和胆经,从而达到养护脾胃的功效,这就是"调理脾胃须单举"的核心。这一动作主要作用於中焦,肢体伸展宜柔宜缓。由於两手交替一手上举一手下按,上下对拔拉长,使两侧内脏和肌肉受到协调性的牵引,特别是使肝胆脾胃等脏器受到牵拉,从而促进了胃肠蠕动,增强了消化功能,长期坚持练习,对上述脏器疾病有防治作用。熟练后亦可配合呼吸,上举吸气,下落呼气。 练习本动作对应的人体脏腑是脾胃。 第三式单练习视频 大河妙手古法八段锦基础口令版,完整口令示范视频 |
|
来自: yinweiming77 > 《大河古法八段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