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多版本合校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贤于贵生

 天七阁 2022-08-30 发布于山西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汉·帛书老子

“其”皆为“亓”,“勇於敢则杀 勇於不敢则活”为“勇於敢者杀,於不敢者则栝”, “天之所恶”为“天之所亞”,“不争而善胜 不言而善应”为“不單而善朕 不言而善应”, “繟然而善谋”为“弹而善谋”,“ 天网恢恢”为“恢恢”。余皆疑为通假。

唐·傅奕校定 道德经古本篇

“孰知其故”为“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繟”为“默”,“网”为“網”。

汉·河上公注

“孰知其故”为“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疏”为“疎”。

魏·王弼注

“孰知其故”为“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疏”为“疎”。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

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汉·帛书老子

“其”皆为“亓”,”代”皆为“伐”,“常”皆为“恒”,“以死惧之”为“以杀懼之也”,“畏”为“是”,“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 孰敢”为“则而為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常有司杀者杀”为“若民恒且必畏死 则恒有司杀者”,余皆虚词。

唐·傅奕校定 道德经古本篇

“惧”为“懼”余皆虚词。

汉·河上公注

“惧”为“懼”,“常有司杀者杀”为“常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为“夫代司杀者”,“不伤其手矣”为“不伤其手者矣”。

魏·王弼注

第七十五章 贤于贵生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為者,是贤于贵生。

汉·帛书老子

“其”皆为“亓”,“無”皆为“无”,“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为“人之饥也 以亓取食税之多也”,“民之难治”为“百姓之不治也”,“上之有為”为“上有以為也”,“是以难治”为“是以不治”,“ 民之轻死 以其上求生之厚 是以轻死”为“民之死 以亓求生之厚也 是以”,“ 是贤于贵生”为“是贤贵生”。余疑为通假。

唐·傅奕校定 道德经古本篇

“求生之厚”为“求生生之厚”,“无以生為者”为“无以生為贵者”。余皆虚词。

汉·河上公注

“上求生之厚”为“求生之厚”。

魏·王弼注

“上求生之厚”为“求生之厚”。

参考文献:

郭店楚墓竹简  荆门市博物馆  文物出版社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   裘锡圭 中华书局

影印涵芬楼本正统道藏  九州出版社

老子注  河上公  明嘉靖时期顾氏世德堂刊本

道德经王弼注   江都书林青黎阁刻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