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5岁后心源性猝死风险直接起飞?ESC敲响了这些警钟!| ESC 2022

 最后一个知道的 2022-08-30 发布于河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Image


年轻人高频猝死,到底咋整?

 
西班牙当地时间8月28日下午,ESC在年会上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心血管学会(CSANZ)展开了受到各方关注的联合讨论:年轻人心源性猝死。

在中国,这个话题近年来频频登上新闻,而在欧洲和澳洲,在有更好的死因登记系统的情况下,心源性猝死被视为重要的心血管源性死因,造成了较大的公共负担,同样亟待解决。


心源性猝死比看上去更频繁



来自丹麦根本哈根大学的Jacob Tfelt-Hansen教授介绍了以丹麦数据为基础的心源性猝死研究。

首先他指出了猝死的定义:突然的,死因不明且不可预测的死亡。在无旁观者的情况下,死者于最后被发现生存且行动正常的时间小于24小时,在有旁观者的情况下1小时内出现急性的心血管状况变化。而心源性猝死的定义在猝死的基础上,增加了死因为心源性这一条件,大约70%的猝死为心源性猝死。

Tfelt-Hansen教授带来的2010年数据显示,在丹麦,心血管源性死亡患者中,竟然有60%为心源性猝死[下图中右侧饼图心源性猝死(SCD)指向的数据],也就是说,在2010年,丹麦全年死亡数据中,心源性猝死占到了13.5%,Tfelt-Hansen教授评价:“由此可见这是一项很重的公共负担”。

Image
图1

从统计数据上看,丹麦有着相当高的心源性猝死率,在1-35岁人群中,丹麦人的心源性猝死达到了2.8/10万人,比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意大利Veneto大区的统计数据都要高(具体见下图)。

Image
图2

但这并不完全是因为丹麦人更容易心源性猝死,而是由于心源性猝死的统计非常依赖完善的死亡登记系统和尸检登记,尤其是需要较高的尸检率来完成猝死的死因分析——而丹麦在公共登记和完善尸检方面都有一定优势。为了说明死亡和尸检登记系统的重要性,Tfelt-Hansen教授提到,非洲国家就少有心源性猝死统计,并不是因为没有心源性猝死,而是登记困难。

与会的其他讲者在讨论中也提出,由于许多地区受包括文化和物质条件在内的各种因素影响,尸检率较低,不仅影响心源性猝死的统计数据,也影响通过死因分析给予患者家属疾病预防建议。

因此,心源性猝死往往并非统计数据显示的程度,而是更加频繁的发生在我们身边。


丹麦是如何降低心源性猝死的?



由于丹麦人普遍不需要进行超长时间的工作,比如不用996,因此他们在降低心源性猝死方面的经验是比较直接的——以增加会心肺复苏的人手为主,加强大众健康为辅助。

具体施行措施见下:

  • 专业培训获得认证的急救人员,在2000-2004年间增加了17万5000人,在2008-2010期间又增加了30万人;
  • 从2005年起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加入心肺复苏教育,2006年起在驾照学习中增加心肺复苏课程;
  • 2006年起在医院加入遗传性心脏病的专业团队;
  • 大幅度增加公共场合的AED;
  • 从2002年起,降低吸烟率和吸毒率,降低肥胖率。

Image
图3

经过了上述操作,从2000年到2010年,丹麦的年轻人心源性猝死率发生了明显的下降。


哪些人是心源性猝死的重灾区?



丹麦数据显示,在1-35岁的心源性猝死死者中,男性占比67%,女性仅为33%。而全人群风险统计则显示,超过35岁,心源性猝死风险直接起飞,34-35岁人群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6.9%每10万人每年,而48-49岁人群这一发生率达到了38.5%每10万人每年(见下图)。

Image
图4

通过尸检,1-49岁心源性猝死死者中,位列死因第一名的是冠状动脉病。70%心源性猝死患者直接死因为可遗传性心血管疾病,这一原因也使得告知死者家属,预防家属的疾病风险,变得尤为重要。

Image
图5

此外,患有糖尿病、癫痫、精神病和先心病的1-49岁年轻人也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高风险人群,需要提前预防和警示这部分人的风险。


女性心源性猝死率较低,但易被轻视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Royal Prince Alfred Hospital的副教授Clare Arnott主要讲解了心源性猝死的性别差异。和Tfelt-Hansen教授一样,Arnott也指出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男性心源性猝死风险明显高于女性,男性的终生心源性猝死风险率大约为10.9%,女性为2.8%。

但是,尽管女性的总体心源性猝死率较低,女性的心源性猝死风险随着年龄升高的幅度较男性更高。也就是起点低但增长快。这也导致了女性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平均年龄大于男性。而近30年来,女性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下降速度也比男性更缓慢,男性发生了34%的降幅,女性仅10%。

此外,女性更容易在家猝死,在睡眠中猝死,因此较少被及时发现。女性更倾向于发生无脉冲电活动(PEA,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或心脏停搏,而较少发生室速或室颤。同时,女性与男性相比,在接受治疗方面,更少的受到标准心肺复苏(CPR)抢救或及时的心血管干预,因此,女性的预后结局更差,发生猝死未遂之后存活率更低。

Arnott教授指出,更重要的是,目前我们所知的关于心源性猝死的知识,大量来源于主要由男性患者组成的研究,缺乏针对女性的医疗证据。而这种最终结局的差异又由导致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所得,譬如说,心源性猝死的第一位病因冠心病,男性和女性就存在差异性,女性有更多的非缺血性成因,因而疾病表现不如男性“典型”,导致从认识到治疗都会出现偏差。

Image
图6

从澳大利亚的经验看,Arnott教授认为,这种差异性是系统性的,女性心血管疾病研究缺乏数据;女性医生和政策制定者较少;一些旧有的风险因素在上升,比如年轻女性吸烟率上升,糖尿病发生率上升;女性相关的病因致病常常被遗漏,比如妊娠相关、绝经相关或乳腺癌的治疗等;初级和次级预防水平较差,初级筛查率较低,急性冠心病的诊治延误,指南在相关方面的针对性证据较少等;诊断率较低……因此,这种差异也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全面的改善。


起病隐匿,患者家属需要多警惕



第三位讲者来自悉尼的Centenary Institute, Julia Clair Isbister的主要分享内容是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死者的家属发生心源性风险,主要以基因筛查为主。

由于大约70%的心源性猝死病因为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家属有较大几率成为风险人群。在澳大利亚和丹麦,猝死患者的家属会较为忧虑患者的猝死是否为一种家族疾病风险的征兆,因此确定病因对他们来说较为重要,如果基因筛查显示确实存在家族风险,则应该重点预防,如果显示病因并非遗传性,则可以减小家属焦虑。

在没有较好的筛查和尸检条件的情况下,重在预防。


会后采访



Image
图7 (Jacob Tfelt-Hansen教授答《医学界》问)

Q
医学界:每天工作时间超长,比如日工作10小时以上的情况会成为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吗?夜班工作呢?

Jacob Tfelt-Hansen教授:理论上来说,压力是心源性猝死的一个诱发因素,长时间工作会增加压力,所以我认为会成为心源性猝死的风险。但确定这个因素,我们需要更多的采集数据,对不同的工作内容和时长进行对比,目前还没有建立这样系统的档案。

更多心血管最新会议报道哪里看?

本文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