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汀该终生吃?ESC英国研究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他汀每降低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降低 24%~25%的缺血性心脏病风险。

但是迟迟未能启动治疗、依从性差经常存在,甚至好多患者用着用着自己就停药了。

8月25日,在ESC2022上发布的一项英国建模研究显示,没有医生评估就自行停药并不明智,早早停用他汀,会将终生心脏保护作用大打折扣。

研究对118,000 他汀试验参与者和英国生物银行人群中的 50万人进行了建模。

使用了人口学特征和疾病史来模拟每个参与者心脏病发作、中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糖尿病、癌症、血管性死亡和非血管性死亡的年度风险。

并在以下情况下,使用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来评估治疗与不治疗的效果:

(1)终生治疗(使用直至去世或110岁);

(2)80岁时停止他汀治疗;

(3)45岁以下参与者推迟5年启动他汀治疗。

其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获益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 衡量,一个QALY等于健康地生存1年。

此外,还根据个体基线心血管风险(10年心脏病发作或脑卒中发生的可能性)评估了获益。

研究者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获益多数在后期显现。

参与者10年心血管病风险越高,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获益就越大,并越早显现。

与终生使用他汀类药物相比,80岁时停药也是获益打了折扣,尤其是那些心血管病风险相对较低的人群。

研究显示,如果在50多岁时开始启动他汀治疗,但在80岁时停药,如果心血管病风险相对较低,将损失73%的QALY,如果心血管病风险较高,则损失36%的QALY。

心血管病风险高,也意味着这部分人更早启动他汀,更早获益。

此外,女性的心血管病风险通常低于男性,这意味着,他汀类药物的大部分终生获益在晚年,过早停用或比男性损伤更大。

另外,对于45岁以下低风险人群,即未来10年心血管病发作或脑卒中可能性低于5%的人群,延迟5年服用他汀影响较小,损失了2%终生治疗带来的QALY获益。

但对于45岁以下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则不然,即未来10年心血管病发作或脑卒中可能性高于20%的人群,会失去7%终生治疗带来的QALY获益。

来源:Benefit accrual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effects of discontinuation: a modelling study. ESC. 26 Aug 20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