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课回响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2-08-31 发布于山东

01

名篇遇名家,果有名堂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一中学   夏黎明

不止一次赏观韩军老师的课。每每沉浸其中,赏其开阖,感其深邃,甚是钦佩,深为折服。此次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韩军老师呈现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亦是叫人拍案叫绝。课前,主持人卢红伟说:“当名家遇上名篇,会给我们演绎怎样的精彩,带给我们怎样的心理共鸣呢?”课后,我想回答的是:“名篇遇名家,果有名堂。”这里摭谈一二。

因声求气

曾国藩曾说:“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姚鼐亦云:“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他们强调读文章尤其是读古文诗词需要大声朗读,因声求气。唯其如此,方能“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刘大魁《论文偶记》),“使我之心与古人之心祈合于无间”(张裕钊《与吴父书》)。韩老师的课,以“琅琅书声”开启,又以“琅琅书声”收束,中间同样以“琅琅书声”承转。其间还有老师对学生耐心具体的指导——敢停、敢低,和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诵读,更有韩军老师一贯的极具感染力的直抵人心扉的示范朗诵。三次“琅琅书声”既使教学具有呼应之声,又让课堂荡漾回环之气,且不断地将学习引向纵深。

朗读——诗歌教学的不二法门。

披文入情

清朱庭珍在《筱园诗话》中说:“诗义所以尚文外曲致、思表纤旨也。”那么,诗中的“曲致”“纤旨”从何而得呢?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有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韩军老师在“品品字词”和“想想缘由”环节,从“文”入手,披文入情,引导学生辨“风流”与“英雄”之异,又辅以对“周郎”的“郎”、“初嫁”的“初”的辨析。“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学生终于体会到:“风流”一词既有“刚、勇、武”的一面,更具“柔、智、文”的一面,刚柔并济,智勇双全,文武兼备。更在此基础上悟得,苏轼是怀想“风流”,欲做“风流”。真可谓“着一'风流’,尽得风流”。又通过对“乱”、“惊”、“千堆雪”的品赏,让学生感受到苏轼笔下如画之景的“壮阔、壮伟、壮观、壮美”。此处,韩老师紧扣诗歌语言,“拈精取要”,在赏词析句中直抵苏词意境,实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语言——语文教学之要义所在。

循文按义

《毛诗序》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方玉润在《诗经原始》自序中说到:“虽不知其于诗人本意何如,而循文按义,则古人作诗大旨要亦不外乎是。”意思是从文本字句的阅读考查中获得对诗歌的理解,对诗人“始意”的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向来被视为豪放词的代表之作。然而,课堂上韩军老师未止于此,问道:“这首词是感奋的还是感伤的?”于是,通过“变变语序”——江大乎,东去也;三国周郎赤壁乎,故垒也,西边也,人道是也;江山如画乎,豪杰多少乎,一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这首词感奋其表,感伤其里。又通过“连连字珠”——三个“江”字句:“大江东去”,“江山如画”,“还酹江月”,引导学生体会全词由“宙”(时间)、“宇”(空间)归结到“人”,词的主旨是慨叹时空皆有限,是对人生的凭吊、叹惋。至此,使得千百年来的豪放之词更添了柔情和伤感,更为丰满,愈加斑斓。试想,韩军老师若无丰富的学养,浑厚的功力,岂能将文本解读得如此深透?

解读——语文教师的立身之本。

纵观整堂课,探幽索隐,举重若轻:琅琅书声,因声求气,尽显词之气势;品析字词,沿波讨源,尽得风流之韵;变语序、连字珠,循文按义,愈见邈远深邃。“风流”“周郎”“乱石”“惊涛”“初嫁”——诗歌解读可谓潜心钻研;“品品”“想想”“变变”“连连”——课堂实施可谓匠心独运。教育家陶继新老师认为:“只有道术兼修,方能抵达高效的境界。”就此课而言,韩军老师既具“形而上者”,又有“形而下者”,统之以道,施之以术,“化而裁之”,“推而行之”,自能“变而通之以尽利”。

吾辈当自省。

02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山东省齐河县第四中学    赵建军

“嘈嘈切切错杂弹”指韩老师的课堂掌控,“大珠小珠落玉盘” 指学生和听课者的收获。

听韩军老师《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真是受益匪浅。

韩军老师这节课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疑为线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辨中理解。课堂张弛有度,调控自如,有一个又一个的闪光点,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借用白居易的一句诗,真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课堂开始韩老师就以他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吟诵赢得全场掌声雷动,听者无不如醉如痴。我想: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练就一身过硬的诵读基本功,用自己的读影响学生的读,真正好的作品是读出来的。特别是古诗文的教学,没有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读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顾颉刚在《怀疑与学问》中这样写道:“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韩老师正是从培养学生怀疑精神出发,以疑为线,贯串全文。

一疑:诵读之后韩老师假意说苏轼词虽写得好,但自己却发现了几处毛病,应该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家觉得可以不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在苏轼的心中“风流人物”不同于“英雄人物”。是像毛泽东词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样的风流人物,“英雄人物”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韧不拔,像张飞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而苏轼心目中所敬仰、所向往的,是周瑜那样刚柔相济、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风流人物”! 

二疑:韩老师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周郎”一词是不是显得不够尊重,改为“周瑜”合适吗?师生间经过生动有趣的交流,课堂在活跃的气氛中,学生却经过了多次的思考,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明白了“郎”更显现了周瑜的年轻、潇洒。体现了苏轼用词的缜密。

三疑:分析“赤壁”的景观时,韩老师抓住作者为什么用“乱石”、“惊涛”、“千堆雪”来写景,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乱石穿空”是从形角度写的,写出了石头那种奇形怪状,那种参差交错。只有这样来写石头,才能写出战场的景观特点。“惊涛拍岸”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让学生写出“惊”的繁体字“驚”,明白这里是“驚馬”的意思,如惊马一样的波涛,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这是一江怒涛。“乱石穿空”是仰视,“惊涛拍岸”是俯视。而“卷起千堆雪”是往深处写,写颜色。穿空、惊马一样的波涛、浪花如雪,都是往极处写。这样,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赤壁”古战场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就形成了。学生真切感受到了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把学生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这样壮丽、壮观、壮伟、壮美的景观,使学生真正了解了“壮词”的特色。

四疑:“一时多少豪杰”是对下阕写人的开启。韩老师又提出他的见解,这样一首壮词却用了“小乔初嫁了”这样的句子,苏轼是不是犯了“战争不够,女人来凑”的毛病?在师生的交流,智慧的碰撞中,学生感受到了周瑜的意气风发,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令人艳羡。感受到了周瑜的“刚、勇、武”“柔、智、文”,真正的“雄姿英发”,是真正的“风流”! 

五疑:再次的琅琅书声之后,韩老师提出了作者的感情是感奋还是感伤?这次韩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几次语序的调整,“江再大,也东去。江大乎?东去也!”人物“风流”乎?“浪淘尽”也!人物“风流”乎?“千古”也!“多少豪杰”乎?“一时”也!这是感奋还是感伤呢?在一次次的语序调换下,学生走进诗人的灵魂深处,明白了是时间摧毁了一切,这是一篇感伤的作品。感伤是核心,感奋是外表;感伤其里,感奋其表。

六疑:最后韩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了苏轼这个写词高手,却不顾写词的最大的忌讳,用了三个“江”字的原因。“大江东去”、“江山如画”、“还酹江月”三句写出了人在无始无终的时间和无边无际的空间面前是如此的短暂、渺小,只能凭吊、叹惋,只能“还酹江月”。

课堂在琅琅书声中结束了,整节课韩老师与学生密切合作、探讨,一步步走进作品,一步步走进诗人的灵魂深处,真是珠玉满堂,显示出相当深度的教学艺术,令人叹服。


本文收入《智慧 教法 感悟——中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4)》,陶继新 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