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切都是刚刚好

 新用户5345BAE7 2022-08-31 发布于江苏
又到了新学期开学的时间。一个暑假,印象里的每一天都是在高温中度过,每天都在空调房里,偶尔出门在小区外走一圈,都是汗流浃背,像是参加了一次万米长跑,而实际上,走的路至多也就千米不到。也许是知道要开学了,气温终于降下来了,就在学生今天要报到的时间,竟然下起了雨,更加有一丝凉意了。想到马上又要和一个暑假未见面的孩子们再次见面,内心却忽然有了一些忐忑,新的年级,面对的是从没有教过的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三年级又是小学一个很重要的转折年级,对于一个像我这样思维开始有了定势,激情也渐渐褪去的老教师,还能够教得从容,能够继续得到学生的认可吗?昨天备课组里要求填报从教的年限,发现在三年级备课组里,我年龄最长,从教的时间最长,而且也是组内唯一的男老师,这些大概都不已再是做一名三年级语文老师的优势了。细心积极,勇于尝试,性格和善,朝气蓬勃,这样的语文老师,会更受学生喜欢,也是我要努力学习的模样,但不可否认的是,曾经,我也应该是这个样子。
记得那一年刚毕业,如果按实际年龄来算的话,是18周岁。经过一个暑假的等待,拿着分配单,到镇里的教办室报到,全乡镇最高的教育管理干部是助理,走进曾助理的办公室,内心也是忐忑的,因为当时乡镇有十多所学校,不知会被分配到哪一所小学去。曾助理面带微笑地告诉我,就留在中心小学,紧张的心情这才有所缓解。后来知道,为了将我和另外一位与我同一年毕业的老师留在中心小学,暑假里,已经将两名中心小学的老师调到下面的村小去。从中可见,教育办的领导对我们这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还是有些优待的。当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与曾助理有了好几年的深入交往,也对他的为人更为敬佩。他作为南京的知青,下放到我们乡镇,后来知青返城时,因为他已结婚,也就错失了机会。但作为一名教育助理,他是完全称职且令人称道的。全乡镇的老师,哪一个见到他不是恭恭敬敬、战战兢兢呢?见到他就像见到老鼠见到猫,这一点也不夸张,这源于他的事无巨细,事事较真,一身正气,眼中不能容一粒沙子,在他的办公室,不知有多少老师被他训得眼泪直掉。好在虽然那时的我幼稚年轻,但做事也算认真,好像还没有被他盯上过。记得他的夫人在中心小学的食堂里工作,中午吃大锅饭,晚上就在他家里搭伙开小灶,多少次吃完晚饭,还会继续听他摆上一阵龙门阵,应该说,这个时候,他不再是一名领导,而更像是一名父辈长者,从他那,确实给了我很多本来要经过很多年才能悟到的工作经验、处事原则、人生态度。
还是回到报到这件事上吧。能分配到中心小学,内心还是有一些开心的,毕竟这儿是全乡镇位置最好的小学,虽然那时,校园环境也很一般,印象最深刻的是,只要下雨,我的那间教室需要打着伞才行,因为讲台那儿竟然有几处是漏的。而且上一会儿课,就要在讲台桌脚上将鞋子上泥巴蹭掉——学生从四面八方来时,将泥路上的泥巴也带进了教室,一节课下来不停走动,鞋子上裹满泥巴太正常不过了。这种状况,直到工作四五年后,中心小学砌了楼房才算完全告别。从镇教办室出来,几分钟就到中心小学的教导处。记得当时还是如祥主任接待了我,这位主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们的大办公室最后也有他的一张办公桌,他常常坐在最后,将两条腿支在办公桌上,人整个依靠在桌前的椅子上,椅子也只有两条腿着地,他或是在睡觉,或是在抽烟,给人有些不拘小节的感觉,不过,与他接触的多了,会发现如祥主任是一个很热心、很真诚的人,不摆什么架子,有什么事都直来直去,很好相处。后来他调到城里的实验小学,我有一次去实小参加课堂教学比赛,他看见我做的投影片太毛燥,还特地帮我将全部的投影片重新制作一份,为我的课堂添彩不少,令我实在感动。
当我站到如祥主任在教导处的办公桌前,他慢悠悠地先吸了口烟,然后在桌上的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才把烟叼回到嘴角边,拿起一张薄薄的课表,看了一眼后,慢悠悠地问我,现在还缺一年级数学老师,四年级语文老师,你先到的,你想教什么,就你先选吧。你看,这就是无法用道理能够说得清的冥冥中的安排,只是比我那位同年毕业的老师早到了10分钟,却决定了我这一生做一名老师,所要从事的学科。试想,如果是我迟到了10分钟,而那位新老师先选,并选的是语文,那是不是很大的概率,我将要从事的,并不是我喜欢的数学这一学科了?对于从小学起就喜欢语文,考上师范的那个班级里语文第一的我来说,当然选了四年级语文这一学科了。从此,也就与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起因,也许只是当年那早到了十分钟的优先选择的结果。难道这不是刚刚好的安排吗?
选定了学科,也就注定成为了一名辛苦且劳碌的语文老师,这么多年来,也一直没有对语文移情别恋。虽然中间曾因工作需要,教过一年数学,但最终还是在我的要求下,回到了语文学科上来。好在那时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学习语文大纲,观看名师录像,把学校阅览室里为数不多的教学刊物抱回家研读摘抄,每天一大早起来备课,写教案,整天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让学生喜欢语文、爱上语文,当然,那时还没有提出素质教育的说法,能把学生的成绩提高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还记得从教的第一学期,期末全镇统考,我带的班是十几所小学同轨班中的第一名,而且比第二名多了有将近6分,这在当时还得到全体老师大会上的表扬,令我有了一丝小小的满足。这也算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吧,后来一直在语文的三尺讲台上摸爬滚打,也渐渐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研究,就如无边无际的海洋一样宽广,再怎么努力,离深水区似乎反倒越来越远了。
特别是从教时间渐长,工作环境也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有一些经验和认识也慢慢固化,因而对一些新的信息总会有疑问,有追问:语文教学是这样的吗?学生的语文成长能这样吗?这几年新的统编教材一轮还没有教完,今年又是新课标出台,铺天盖地的专家解读,只让人越读越有一些困惑,新的概念、新的思考、新的方法、新的研究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可能也是今天因为要试教一个从没教过的教材,内心有些忐忑的真正原因吧?
好在还是相信,与这个班的学生已经有过一年的磨合,暑假里一直在阅读、学习,自诩还能努力更新自己,争取不会被后浪拍得太远,这份忐忑应该随着时间,促进我走进学生,走进教材,更好也更快地帮助我调整状态,能更积极地迎接新学期的挑战。想起看到过的这样的一段话:人不需要活太多样子,你认真做好一件事,会解释所有的事。新学期是什么不重要,做什么才重要,那就从认真做好教书这件事开始吧。
窗外的雨渐停,我也该捧起书本进教室与学生见面了。那就先打住,以后的故事,留待下回诉说。教书很美好,过程有精彩,也有艰辛,还在路上,还在向前,一切都是刚刚好,如此,足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