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结账,你在煮浓汤,这是故事最后的答案。” ——《布拉格广场》 “宁静小巷一家咖啡馆”是布拉格广场旁的雅克咖啡馆,当地最负盛名的人文景点,是卡夫卡写《变形计》的地方,他曾给密伦娜写了20万字的情书,但是还是没有了然后。据说密伦娜曾去咖啡馆找过卡夫卡,但是卡夫卡没有见她,所以“我在结账,你在煮浓汤,这是故事最后的答案。” 最近进入了一种什么都不太想做的状态。 回到家里收拾好一切都趴在床上打几把连连看。 也没有发生太多跌宕起伏的事件,说出来会显得特别不酷。 当然我也一点都不想经历所谓的颠沛流离。 开这个公众号到现在半年多一点,除了出去玩电脑不在身边外,基本都是日更。 我的好朋友刘群问我:“你把想法都写出来,不怕别人看透你吗?“ 我和她说:”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年,不也没有完全了解彼此吗?“ 何况,真正想说的话,肯定是会藏起来的。 一开始我只把这里当作博客,现在也是。 定位不过是,我存文字的地方。 所以大家愿意看,能花时间点开,到现在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与心怀感激。 我渐渐发现,其实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需要意义的。 可能这样生活三十年,我们还是没有比以前获得更多。 该考证考证,该换专业换专业,该走入下一个阶段走入下一个阶段。 甚至突然不再想抓紧时间。 就懒散地晒晒太阳,再打个滚。 不过,这么想,也只是想想而已啦。 7月转眼就要到下旬。 无意中看到卡夫卡和布拉格之间的故事,颇为吃惊。 很多人说卡夫卡是一个特别自私的作家。 穷极一生都在写自己的人,在死前嘱咐布洛德将他的手稿全部烧掉,因为不想让糟糕的自己留在世人眼里。 这么敏感又孤独的人,原来曾经有这么温柔的时刻。 虽然结局不算美好,我倒是觉得…… 嗯,卡夫卡真的长得非常帅。 看一个人,看一个作家都是这样的。 就像字如其人,自以为看明白了他的性格,但说不定你看得那个部分不过是对方用左手写的…… 看完了这个作家所有的书,也未必能完全理解这个人。 哪怕面对面的朋友、亲人,谁又敢说,我完全理解你呢? 你能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如果你曾经看过我推荐过的这几部电影,我想你会理解我的意思。 链接在这里,叶念琛爱情三部曲推荐|总之真正爱你的对你好的你总遇不到就对了 有兴趣的可以点开看。 今天更新就到这里,我去打把斗地主。 附人物简介: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曾以为骑摩托车旅行就能变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