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标解读】语文课程标准(2022)几个明显变化

 欣欣语文 2022-08-31 发布于四川
本系列将对刚公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些变化和专家解读做一些推送。刚拿到新课标可能有的解读比较肤浅,但是我们可以一路前行,互相帮助。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今年9月份就开始实行,我们可以看到大致有5个重大变化。

一、核心素养时代正式开启。语文的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表述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课标的出台从政策层面确定了语文学科在众多学科中的首要地位。从课时量来说语文占所有课时的20-22%,数学占13-15%,英语更少6-8%

二、小学语文教材小学原来学129首古诗文,改版后160首。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要。建议让孩子养成晨读习惯,提前把要背的古诗文读起来。

三、规定了语文学习的四个板块。识字写字、阅读鉴赏、交流表达、梳理探究。除了原来孩子要学的基础阅读、作文之外,又增加了整本书阅读。孩子必须要爱读书、会读书、读大量的书。所以要有晚读习惯,建议至少要读半小时以上。

四、首次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一共三大任务群: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的阅读,文学的阅读和创意表达,思辩性阅读和表达;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以及跨学科学习。只靠刷题学语文的时代彻底结束了,要引进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

五、增加了学业质量的标准。从学业质量内涵和学业质量描述这两个方面明确孩子每个学段应该学到什么程度。


一线专家建议:一线教师课该怎么上还怎么上,一边实践,一边摸索梳理,不要焦虑,不要用概念干扰常态课堂教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