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 节目展示了一副800年前的人体图,是已知最早的人体解剖学图普,和现代医学剖图相比较,相似度很高,但又有不同。因为中国古代脏腑和西医所说的脏器并不完全对应,如果想防治心脏病,就去养心,想防治慢性肝病,就去养肝,很难达到效果。所以,找对慢病的根源非常重要。 ![]() 中医的五脏分别对应西医的哪些系统? 心——神经系统+循环系统 肝——神经系统+运动系统 肺——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 脾——消化系统+免疫系统 肾——生殖系统 比如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肝病,如果用中医的理论去调理,应该对应的是脾。肝病调脾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 尤其是在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水分丢失增多,新陈代谢减慢,毒素更容易积存在体内,而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解毒代谢器官”,在秋季负担也会加重,所以秋季调脾护肝很有必要。 ![]() 临床上,脾土湿热是各种肝病中最主要的原因,而湿和热又分为: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和湿热并重,分清湿与热的比例,才能对症调理。 01判断你体内湿热是哪种状态? 湿重于热 看舌苔: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偏白 辨症状:乏力、大便不成形、多汗 ![]() 热重于湿 看舌苔:舌质红、舌体瘦小、舌苔偏黄 辨症状:干痒、心烦、失眠、烦热 ![]() 湿热并重 看舌苔:舌质红、舌体胖大、舌苔黄腻 辨症状:口干口苦、口黏腻、痞满、大便不畅、大便黏 ![]() 02调肝健脾代茶饮 湿重于热:陈皮3克+茵陈3克 陈皮健脾化湿作用好,茵陈祛湿作用好,且它是治疗肝病最常用的中药之一。两者配合适合湿重的人。 热重于湿:黄芩4克+麦冬4克 黄芩清热利湿,麦冬滋阴,两者配合适合热重的人。 湿热并重:栀子3克+连翘3克 栀子和连翘都有清热化湿的作用,同时又有很好的保肝效果。两者配合适合湿热并重的人。 ![]() 专家提醒 这三个证型一定要分辨清楚,如果湿重的人喝了热重的调理方,容易出现大便次数更多,湿气更重的表现;如果热重的人喝了湿重的调理方,会更干更烦。 ![]() 慢性肝炎、肝硬化应该从脾入手调治,还有一种常见的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竟然和肝胆有关,控制饮食也降不下去的胆固醇,应该如何防治呢? 血液中的胆固醇并不是“吃进去”的,而是肝脏自身合成的。肝脏合成的胆固醇需要胆汁酸分解后,才能排到肠道。而当胆道不通畅时,不能正常分泌胆汁酸,胆固醇沉积在体内,最后不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了,胆道也容易出问题,出现胆结石、胆囊息肉等。 ![]() 导致胆道不通的原因是胆气不足,所以解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问题,需要调肝胆。 胆气虚的症状:恐惧、焦虑、睡眠不实、多梦。 调理肝胆——『白加黑』 早晨一套操补充肝胆阳气,晚上一套操让肝胆静下来,这样肝胆功能就能恢复正常。 早晨——五禽戏之虎戏 将手指呈老虎一样的爪型,眼睛瞪大,做虎扑式,发出虎啸声音。 ![]() 晚上——八段锦之两手托天理三焦 双脚与肩同宽,双手上托,双臂伸直到头顶,回到鼻子,再放下。 ![]() |
|
来自: 沙澧闲人个人馆 > 《看入门,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