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慎经验方】治疗特发性水肿的解郁五皮汤

 经方人生 2022-09-01 发布于四川

治疗特发性水肿的解郁五皮汤

       文/周慎(长沙)

图片

【组成】

麸炒柴胡10g,酒白芍15g,郁金10g,大腹皮15g,姜皮6g,桑白皮15g,茯苓皮30g,陈皮10g,蝉蜕10g,甘草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肝解郁,利水消肿。
【主治】

水肿之气郁水溢证,症见颜面及四肢浮肿,按之无明显凹陷,心烦,疲乏,纳食可,大小便正常,睡眠尚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方解】

此方乃四逆散合五皮饮加减而成。方中用柴胡、郁金、陈皮疏肝解郁;白芍柔肝缓急;大腹皮、生姜皮、桑白皮、茯苓皮行气利水消肿;蝉蜕祛风通络;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理气行水为主,气行则水消。
【加减】

若小便量少者,加车前子、猪苓;肥胖者,加槐角、白芥子。
【应用举隅】

患者胡某,女性,42岁,长沙人。
初诊:2008年7月96日。
主诉:颜面及四肢浮肿反复发作7年,加重1个月。
临床表现:患者近7年来经常颜面及四肢浮肿,多次在某医院就诊,经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诊断为特发性水肿,间断服用利尿剂,浮肿仍时有出现。1个月前上症加重。现颜面及四肢浮肿,按之无明显凹陷,心烦,疲乏,纳食可,大小便正常,睡眠尚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血压110/70mmHg。
诊断:中医病名:水肿。中医辨证:气郁水阻证。西医病名:特发性水肿。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行水。
方药:解郁五皮汤加减。
柴胡10g,酒白芍15g,郁金10g,大腹皮15g,生姜皮6g,桑白皮15g,茯苓皮30g,陈皮10g,蝉蜕10g,车前子30g(布包),紫苏叶5g,甘草5g。7剂。
结果:患者于2008年11月26日、2009年6月22日、2011年7月7日3次因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就诊,颜面及四肢均无明显浮肿。
按:此案以浮肿为主诉,遵《素问·水热穴论》“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之旨,乃水聚为患,但聚水之因多端,从主症特点看,其肿按之无明显凹陷,乃气机郁滞,升降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下滞所致,即《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气,为肿”、《灵枢·五癃津液别》“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之谓。其治疗用柴胡、白芍、郁金、陈皮疏肝理气;大腹皮、桑白皮、生姜皮、紫苏叶行气利水;茯苓皮、车前子利水渗湿;蝉蜕祛风通络;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以行气利水为主,“大气一转,其气乃散”(《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其水即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