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拯出殡,21口棺材同时从城门抬出,盗墓贼看见从此立下一规矩

 格林书屋 2022-09-01 发布于广西

引言

包拯作为北宋名臣,素来以铁面无私,刚正不阿著称。在百姓心里,他便是公平与正义的化身,是值得他们信赖的青天大老爷,俗话说,“当官要为民,勤廉放心间。”在这一点上,他可谓是做到了极致。

那么,历史上的包青天到底做了什么才让百姓口口称赞?又究竟因为什么突然病死?又为什么出殡时,要21口棺材同时从城门抬出?盗墓贼见此又为何立下七字行规?

铁面无私,刚正不阿

包拯,字希人,庐州合肥人,北宋有名的清官、谏臣。

他自幼出身在名门望族,书香世家,父母双全,作为家中的独子,自然是备受喜爱,从小就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天圣五年(公元前1027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江西建昌县“一把手”。

当时,包拯的父母年迈,身体不好,而建昌与庐州相隔几千公里,他们不愿意跟随包拯,离开故土到几千公里外的地方去生活,也不愿意让家中唯一的儿子背井离乡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做官。

于是,包拯上书给皇上写明原因讲述自己的苦楚,皇上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于是答应他的请求,将他从几千公里以外的建昌调回与庐州相邻的和州,以达成忠孝两全的心愿。

可是,父母仍然不愿意离开故士,跟随他前往和州。包拯犹豫再三,虽然心中仍然抱有治国平天下的鸿愿,却也明白父母年老,报养之日短也,而报国之日长也,于是便毅然决然地放弃仕途,回到家乡,到父母身边尽孝。

五年后,父母去世,包拯悲伤不已,于是在墓碑旁搭起一间茅庐,为父母守孝三年。三年过后,在父老乡亲的多次劝说下,包拯最终决定再次入仕。

古人云,“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孝顺,在各种行为中是最首要的,也是各种善行的开始,而正是因为他至孝至纯,才为百姓的爱待,官路的顺畅打下基础。

从公元前1037年包拯做官开始,由于政绩斐然,官职一路飙升,最高官至枢密副使。但无论官职高低,他都坚守心中底线,无论对谁都一视同仁,坚持想百姓所想,做百姓所做。

正是因为他的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爱民如子,一廉如水,也让他收获了百姓的爱戴。

至今,仍被百姓口口称赞,正因如此,人送外号“包青天”。

包青天向皇上弹劾进谏,是其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宋庆历四年(公元前1044年),包青天担任监察御史,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弹劾贪官污吏,受到百姓爱戴。而在其中最经典的恐怕就是弹劾王逵了。

王逵,字仲达,濮阳人,北宋天禧三年(公元前1019年)进士,为荆湖南路转运史,湖南最高行政长官。

他仗着自己为官经验丰富,有“保护伞”为所欲为。他在朝庭上拉帮结派,贿赂京官,管理上对百姓收重税,在以“羨令”名义上交朝庭。

湖南的百姓苦不堪言,只得躲进野岭求生。包青天知道后,认真调察,努力收集证据,并没有因为他得宠,就装耳作聋。

第一次弹劾,被宋仁宗搪塞了过去,他并没有放弃,在多次弹劾后,宋仁宗无奈。可包青天还是不满,足足弹劾了七次,才让王逵彻底倒下。

包青天对宠臣如此,那对皇上呢?会因为他是皇上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据史书记载“温成(张贵妃)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迎拜谢过,帝举袖拭面……”

意思是说,张贵妃想要为她的小舅子谋个职,宋仁宗刚准备答应便被匆匆赶来的包青天所打断,他向宋仁宗进谏良久,说到激动处,更是唾沫星子飞得到处都是,直到仁宗改变主意才肯退下,而仁宗也忍到他走后才擦掉满脸的唾沫星子。

由此可见,在包青天这里,不管是权贵还是宠臣,不管是皇上还是妃子,只要是犯错都一样,真可谓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正是因为他的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才是真正让皇上放心任用的原因。

包青天不仅仅对外人严苛,对家里人更是严格。

公元前1053年,包青天当任庐州知府,而当时,包青天已经做官良久,且小有名声。

家族里的人借着他的名号,狐假狐威,惹事生非,已经触犯到了法律法规,包青天眉头一皱,深知这样不行,而恰巧同族的舅舅犯了法,被苦主压来,他没有丝毫犹豫,认真按照法律执行。

从此之后,包家人在也不敢借着他的由头到处闹事。正是因为他的不逃避、不包疪,让他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又好了三分。

包青天受百姓爱待,不单单是因为他的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更多的是因为他敢于为民请命,敢于察民情,做实事。

在庆历新政失败后,他站了出来,搬布了“限田令”,所有官员只允许购买田30倾,多的必须充公,最大限度地抑制了土地兼并,让百姓有田种、有饭吃。而对于“非辜被谴”的执行新政官员,他主张甄别录用,绝大限度地保留了人才,同时也去除了部分“老鼠屎”。

在惠民河淤堵泛滥时,他下达“拆迁令”,不顾世家官宦的重压,在极少的时间内将所有跨河修建的楼台、花园、水榭全部拆毁,使河水得以畅通。

在任官期间,他提出减勉税务,减轻徭役,以达到救灾救民的目的,并且极力主张节省国家费用,要求减冗吏,减冗兵,减修建,省奢侈,精减申冤程序,实现有冤可伸。正是因为他的爱民如子,铁面无私,才让百姓爱戴,万人敬仰。

那么如此英明,深受百姓爱戴的臣子,又究竟为何在短短十三天内暴毙身亡?尸体中的毒药究竟又是怎么回事?

突发疾病,暴毙身亡

嘉祐七年五月十三日(公元前1062年),包青天在枢密院处理公事时,突发恶疾,无奈只得退朝回家。

宋仁宗听闻急忙前去探望,并且让御医诊治,赐其良药。

十三天后,包青天暴毙身亡。

包青天去逝的消息传出,朝野震惊,全城哀伤。根据史书记载,当时“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朝野上下前去哀掉,路上处处都是叹息声。

宋仁宗也忍不住红了眼眶,掩面遮目。正当大家为这真挚的君臣情意所感动时,一条消息的传来顿时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认知。

包青天尸骨里汞含量超标!而汞正是古代常见的能致死的毒药!

1973年,安徽合肥市肥东县,专家发现真正的包拯墓,里面规格不低,但陪葬品稀少,遗骨凌乱摆放,似是被人为破坏过。专家对尸骨进行研究,却发现里面汞含量严重超标。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毒药中主要是鹤顶红和朱砂。这两种毒都可以制人于死地。而包拯体内的汞含量严重超标,而这现如今就有两种解释。

有人因此认为,是宋仁宗下毒而毒死的包拯。虽然在当时宋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可杀文臣,但是在面对百姓间声誉极高、且处处与他对着来的包拯,他作为一个皇帝又真的忍得住吗?

而有人又认为,古人为了保存尸体,常常在棺材中加入某种东西,以防止尸体腐烂变质。同时古人讲究落叶归根,包拯的家乡庐州离京城非常遥远,很有可能是为了让包拯的尸体顺利到达庐州,才加入朱砂防腐,所以汞含量才会那么高。

至今为止,两派仍各执一词。

出殡多棺,仇家喜色

公元1062年7月3日,包拯出殡。

百姓感恩包青天为社会做的贡献,出殡当日纷纷前往城门相送。

而这时却见二十一口同样的棺材从不同城门中抬出,百姓不经感到疑惑,难道平日里爱民如子,为官清廉的形象都是假的,都只是他违造出来的人设?而这二十一口棺材里面全都是丰厚的陪葬品?

当然不是,原来包青天早就已经猜到了自己出殡当日的情况。他生前爱民如子,为官清廉,死后自然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死而打扰到百姓。

于是就想到了这招,用二十一口棺材同时抬出城门,那么大家就不会知道到底哪个棺材是真的,也就不会再跟着了。

除此之外,还有个原因。包青天一生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得罪的人不在少数,光是弹劾的人就不下十个,还不用谈因为维护百姓利益,而间接得罪的利益集团了。

而古人讲究要入土为安,后人为了防止仇人报负,惊扰祖先亡魂,于是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

在知道包青天用二十一口棺材的真正原因后,百姓都赞叹不已。

而且据说,剩下的二十口棺材最后全都送给了有需要的百姓。

万人敬仰,盗墓禁区

而盗墓贼听闻了包青天的事迹,在结合民间传说,听闻包青天死后会变成阎罗,于是便留下了七字真言“盗墓不盗包拯墓”。从此以后,这七字真言便成了行规,流传了下来。

这不单单是对妖魔的畏惧,更是对包青天的尊敬。

毕竟包青天作为北宋名臣,一代清官,他对百姓与后世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如果对他的墓进行盗窃,很有可能使群情激愤,而朝庭为了安抚民心,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到时候引得政府大范围打击,就很有可能再无此行业。

而且就算是盗墓贼,也受到过包青天所推行的政策的优惠,自然也不可能去反咬自己的恩人一口,这大慨也算是“盗亦有道”了吧。

最后,民间都说包青天死后会成为阎罗,古人都信风水,盗墓贼更信,自然也不会主动去处其霉头。

综上所述,“盗墓不盗包拯墓”这七字真言才流传下来,成了行规。

结语

包拯不仅仅是在当时具有影响力,现如今日常生活中也处处可见他的影响。

在这个快餐时代,我们更加要学习包拯的至纯至孝,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一生清廉。不管做什么,都要把国家利益放在最前,不得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要明白只有大家好小家才会好。

要支持国家的决策,勇于提出意见,坚持跟党走,要明白56个民族始终是一家。

党员干部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公与私必须分清,要保持清廉,该铁面无私时就得做到铁面无私,要向包拯看齐,学会为民请命!

参考文献

[1]1973年合肥专家对包公墓考古,守墓人说:你们掘错了,真墓在这里[J].历史解秘坊,2019(O7):10-18.

[2]少年包青天不对,包拯为照顾父母,中年才出来做官,敢于对抗皇命[J].嘉佑风云,2017(01):0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