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学会了PDCA还不够,还要知道SDCA!

 宋洋sy 2022-09-02 发布于北京

SDCA循环就是标准化维持,即“标准化、执行、检查、总结(调整)”模式,包括所有和改进过程相关的流程的更新(标准化),并使其平衡运行,然后检查过程,以确保其精确性,最后做出合理分析和调整使得过程能够满足愿望和要求

SDCA循环—标准化维持的目的,就是标准化和稳定现有的流程。

S:Standardize,意为标准化。如上文所言,将调整之后的新的组织架构、流程、规定、方法重新制定标准,并且要让标准进行发布、通知、为人所知,如5S、安全、质量、发货、在制品的管理规定和流程等。

D:Do,意为根据标准进行工作。Daily Routine(日常固定)地来执行Standardize之后的新标准。

C:Check,意为检查标准化的工作结果。这里的检查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检查我们有没有按照标准来执行;第二检查标准化的结果好还是不好;第三检查标准化制定的本身是否合理。

A:Adjust or act,意为调整或改进。如果需要,决定进行调整,改进标准或其运用的方式。

SDCA的第一个步骤是标准化。我们日常所用到的规章制度、流程、操作规范等都可以称为标准,这里的标准化主要制定这些标准并通过训练、指导等手段让标准的使用人掌握标准的过程。

在形成标准之后,就是去执行这些标准,然后检查执行的效果,最后根据检查的结果采取一些行动。

行动主要包括:当发现标准不合理时重新修订标准,当发现标准的执行不到位时则对执行人采取处罚、教育、培训等手段使其能够按照标准来执行。

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

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并不断完善的过程则称之为标准化。

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实施、改善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1、标准化的四大目的:

①、技术储备——保存技巧和专业技术的最好方法,否则,企业或组织就没有技术、技巧和经验的积累,技术、技巧和经验随人转移。

②、提高效率——便利性和兼容性,减少变化,降低成本。

③、防止再发——防止问题发生及变异最小化的方法。不以人的变化而变化。

④、教育训练——是企业培训的基础和根本。

2、良好标准的6个制定要求:

①、目标指向——标准必须是面对目标的:即遵循标准总是能保持生产出相同品质的产品。

②、显示原因和结果——比如“安全地上紧螺丝”。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如何上紧螺丝。

③、准确——要避免抽象:“上紧螺丝时要小心”。什么是要小心?这样模糊的词语是不宜出现的。

④、数量化——每个具体做标准的人必须能以相同的方式解释标准。为了达到这一点,标准中应该多使用图和数字。

⑤、现实——标准必须是现实的,即可操作的。

⑥、修订——标准在需要时必须修订。在优秀的企业,工作是按标准进行的,因此标准必须是最新的,是当时正确的操作情况的反映。

3、标准化的步骤与SDCA的“标准化、执行、检查、总结(调整)”模式:

①、制定标准:

选定了要标准化的任务,下一步就是制定标准;标准的构成包括时间、目的、范围、内容、附表、附图,为了更规范的执行任务,即SDCA“标准化、执行、检查、总结(调整)”模式中的“标准化”的基础环节。

②、标准执行:

标准的执行,也就是SDCA“标准化、执行、检查、总结(调整)”模式中的“执行”、“检查”环节。

正确的执行

“员工自己操作的最高指示(高于任何人的口头指示)是现场有效受控的作业指导书”,而不是管理者特别是高管随意性的口头指示,这就需要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做出“正确执行”的表率作用。

抱着发现问题的态度执行 

标准是根据实际的作业条件、当时的技术水平制定的,代表了当时最好、最容易、最安全的作业方法。一定要求作业者“抱着发现问题的态度执行”,在永不间断的发现问题、修订标准的环中去完善标准——创新、改善。

发现标准有问题后的正确做法 

组织中的任何人发现标准存在问题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汇报、修订、改变(培训)、调整。即立即汇报、确认,继而对问题部分进行修订,然后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接受新标准,最后执行调整。

③、标准完善:

永远不会有十全十美的标准,在以下的情况下修订完善标准:

a、内容难,或难以执行定义的任务;

b、当产品的质量水平已经改变;

c、当发现问题及改变步骤时;

d、当部件或材料已经改变时;

e、当设备或仪器已经改变时;

f、当工作程序已经改变时;

g、当方法、工具或机器已经改变时;

h、当要适应外部因素改变;

i、当法律和规章已经改变时;

标准已经改变…… 标准的完善,也就是SDCA“标准化、执行、检查、总结(调整)”模式中的“总结或调整”环节,保证标准持续有效的手段。

4、标准化与改善:

改善是标准化的基础,标准化是改善的巩固。没有改善,就没有更新的标准化;没有标准化,所有的改善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不会积累成先进技术,形成突破。有些类似于黑瞎子搬玉米。

改善分为两种:

a、事前改善,即问题发生前就进行了改善,避免了损失或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B、事后改善,即不良品或顾客投诉发生后,再去做改进工作。

实际上,组织或企业的日常管理就是遵守标准,就是SDCA,而改善就是寻找更好的方法,并做成能够保证预期效果的标准来实施。

所以,标准化是SDCA循环-标准化维持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标准化,SDCA循环就不会构建为符合闭环法则的管理方法

标准化的能力代表着组织或企业及其人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没有标准化,就没有人员及组织的能力积累和提升,有的人做了一辈子技术或管理工作,到头来还是基层员工一个。

而有的人五年、十年就干成了大事,并且桃李芬芳,这就是标准化能力的魅力;没有SDCA循环管理法的有效应用,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5、SDCA和PDCA联用,威力无穷。


为什么说学会PDCA还不够,还要学会SDCA?

我们知道PDCA中的A真正指的是Action,而非act。

为什么导演开拍的时候不用act,start,begin等动词,而用名词action呢?原因是因为在表演的时候,演员仅仅是在表达导演已经构思好的电影,导演在拍摄的时候会对比演员表演的action是否与自己的构思、感觉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的话就继续下一个镜头,如果感觉不对,没有达到导演要的效果就会再来一遍了。

所以action真正的含义表示导演准备看演员表演的action(效果),这也是为什么会选这个名词动用。这也是为什么PDCA会选这个名词动用,PDCA循环同样是要看效果的!

Image

图:PDCA与SDCA

从上图可以看出,PDCA循环的实施中D阶段与行动和阶段A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实施(D)阶段的任务是执行计划(P)阶段所确定的对策和措施,而行动(A)阶段则是根据检查(C)阶段的检查和确认结果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有两类:

一类是行动(A)目标没达成,效果没实现。则通过新一轮的PDCA循环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重新制定新的行动计划(Action Plan);

另一类是行动(A)目标达成,也就是效果达成,那么通过开展标准化活动控制已达成目标的有效措施能被严格遵照执行,这类行动方案被称为SDCA(控制循环)。

改善活动需要遵循的就是PDCA循环,才能更上一个层次。然而,任何一个新的工作流程,初期都呈不稳定状态。要稳定现有流程就需要执行SDCA循环。

SDCA和PDCA的应用时机和领域不同,它们分别对应与开发的维持与改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SDCA循环改善成果就得不到有效巩固,没有PDCA循环就只能坚持现有水平,不能取得突破和提高。

SDCA循环和PDCA循环之间的关系,通过SDCA循环和PDCA循环,质量得到了持续的巩固和提高。但是可以看到,改善的不能持续不断,也就是平滑地进行,图中可以看出,波浪线的存在阻碍了改善的无缝的进行。(SDCA相当于把一定时期的经验落实和标准化)如图所示,不稳定的工作流程要经过SDCA循环而趋于稳定。)

Image

PDCA与SDCA互相作用循环图

所以说,如果你只学会了PDCA还不够,还要知道SDCA!只有这样才能相辅相成,精益求精。


当稳定在一个水平上一段时间之后,再次采用PDCA循环进行改进,然后继续采用SDCA来固化。

如此循环往复,企业的绩效水平就会稳步提高。这就像柳传志经常说的:“撒一把土,夯实,然后再撒一把土,再夯实。”

对照着来看,撒一把土就是“PDCA”的过程,而夯实就是“SDCA”的过程。

Image

接下来,分享《SCCA循环标准化》培训教材,欢迎收藏学习!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