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书法非钟繇不可以称雄

 学山工作室 2022-09-02 发布于山东
钟繇

书法发展到三国时期,已经基本有了雏形,至少,这个时候楷书、行书、小草已经出现,最有代表性的当是钟繇。他不仅创立了楷书,且带领部分楷书进入了刻石,仅此一项,足可以雄视百代了。

《宣示表》是钟繇的代表作,“传世刻本中最早者为宋代《淳化阁帖》中的刻本;最佳者为南宋贾似道嘱廖莹中摹刻本,即《半闲堂本》。

相传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逸少又将之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现在所能见到的《宣示表》只有刻本,一般论者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

宣示表刻石

下面就将原石与刻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宣示表》遒劲朴茂,雍容浑厚,直接影响了王羲之和王献之小楷艺术风格的形成,是楷书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一个里程碑,被后世奉为楷书法宗。

《宣示表》有钟繇原书、王羲之临写、贾似道刻石共3个版本。但由于年代久远,钟、王这两个版本都已无存。如今尚存于世的,是南宋贾似道以王羲之临本为参照,请人摹刻的刻石。

《宣示表》书法的作者钟繇生前曾留下“五表”“六帖”“三碑”等书法代表作,《宣示表》即是“五表”中的一件。据史书记载,钟繇的这件真迹曾被东晋丞相王导所珍藏,王导后来又将《宣示表》送给了侄子王羲之。王羲之临写后,又将原件借给好友王修。王修得到后,视之如命,王修死后其家人将《宣示表》作为陪葬品,埋入墓中。从此,钟繇原书的《宣示表》就长眠地下,于世无觅了。好在王羲之还曾临写了一件《宣示表》,并一直流传到南宋,被当时的权相贾似道从内府中强取豪夺,据为己有。据说,贾似道得到《宣示表》后为了炫耀,遂请来高手匠人,将其勒刻于石。贾似道死后,王羲之临写的《宣示表》不知下落,但宋代刻帖原石却被深埋于杭州贾氏旧宅的地下,得以保存。

明代晚期,有人从杭州贾氏旧宅的地下,将这方珍贵的宋代刻帖原石挖出。此后,从清代自民国,它曾先后辗转于多人之手。如果从贾似道将其摹刻于石算起,它已流落民间近800年。

《宣示表》“贾似道刻本”共有两种宋拓本,此本原迹北宋曾入宣和内府,宋徽宗细笔题签“羲之临钟繇帖”,南宋末年归贾相似道,钤有“贾似道印”及“悦生”葫芦印。震钧(1857-1920)旧藏《十篆斋秘藏宋拓三种》之一,标题“南宋贾氏世彩堂宣示表”,此卷宋拓本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此本刻石明代在杭州西湖葛岭贾似道(1213-1275)半闲堂旧址出土,为一寺僧访得,桐乡汪援鹑以湖田半顷的代价换购此石,汪氏好友金农(1687-1764年)在此石碑面刊刻题记。金农在题跋里说,自己的同乡好友汪援鹑,收集金石不遗余力。如果汪氏知道这块石碑的存在,一定不惜以黄金交换。果然,汪援鹑听说此事后,以半顷湖田换到此碑。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帖石转归桐乡金德輿(1750-1800)之桐华馆。嘉庆初仁和(今杭州)赵魏(1746-1825)又以宋画易帖石,乃入赵魏竹崦盦。嘉庆二十三年(1818)赵魏将此石赠与张廷济(1768-1848),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七十六岁的张廷济在此石碑面刻下最后一篇跋文。民国初,此石归镇江陈渭泉玉塔山房收藏。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三国(魏)时期的 《荐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视百代的珍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