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双相、强迫症的孩子复学后,万一被老师“特殊对待”,该怎么办?

 晴日心理 2022-09-02 发布于广东

本文字数约:3577 字       

阅读时间5 分钟

本文章节:

01、父母该怎么做,才能得到老师的理解?

02、孩子被老师“特殊对待”了,父母如何引导?

以上为本文的音频,如有需要可点击聆听

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青少年患者复学之后,孩子的病情被老师知道了,还被老师“特殊对待”,那怎么办?

如果父母们遇到这个难题的话,那至少说明孩子克服了焦虑、恐惧的情绪,初步回到了学校,已经迈过了复学的第一道坎,这是值得庆贺的!希望父母及时给孩子一个具体化的肯定,并引导孩子学会自我肯定。

我们在临床中接诊的一些患者和父母,他们就跟我们说过孩子被老师“特殊对待”的经历。比如老师排座位的时候,故意将患病孩子安排到靠边、靠后的位置,安排的同桌也是平时不爱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

有的老师会多次跟班上的同学暗示,说患者的精神不正常,可能会出现危险行为,让他们注意着点;

有的老师担心患者学习成绩不好会拉低了班级平均分,故意不让孩子参加考试;

老师害怕孩子在学校发生人身安全问题,总是安排同学轮流“盯”着患者,孩子有被监控的感觉……

无论这些老师的做法是出于善意还是偏见,这都容易对刚复学的孩子造成新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进而可能导致病情波动,再次难以坚持上学,这是父母们最不想看到的。

那父母该怎么应对这种情况?如何引导孩子也一起积极应对,顺利渡过这段求学阶段?

父母该怎么做,才能得到老师的理解?

如果还来得及的话,父母可以在孩子正式复学前,跟老师深入沟通,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第一,复学前,父母可以先了解孩子的老师(包括班主任、科任老师们)的性格特点,尤其要识别其是否有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3个主要特征:严重缺乏自我反省能力,严重缺乏同理心,行为远远超出社会规范。家长可以通过以往与老师打交道的经历,从孩子对老师的描述和印象中初步判断。

如果发现老师很可能有人格障碍,父母最好别抱有侥幸心理。有人格障碍的老师严重缺乏同理心,他们感受不到孩子的痛苦,歧视孩子,对孩子“特殊对待”的可能性特别高。

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父母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到这类老师,复学时可以为孩子换一个班级,甚至是转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父母尽可能与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懂得与老师换位思考。

在之前的“复学”专栏文章里,我们反复提及父母要有意识与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尽量得到老师更多的认可和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对孩子的病情康复、复学、乃至心身健康地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复学前如何跟老师沟通,我们在这篇文章里详细分析过,可点击回看:抑郁、双相孩子快复学了,要不要跟老师如实说病情?如何尽可能得到老师的理解?

里面提及了如果学校和老师要求的话,家长要不要签署相关“保证书”等等。

其实从学校或者老师的角度出发,班里有一位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而且之前病情很严重,甚至可能在学校里出现过幻觉、妄想,以及自残、自杀行为,现在孩子重新回学校上学了,学校和老师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

万一孩子出现了人身安全事故,就算学校和老师没有法律责任,但也难逃舆论压力、内部批评、和巨大的心理冲击。所以学校和老师提出一些做法,比如要求家长签署“保证书”,比如安排几个学生平时多关注孩子的动向,又比如特意安排孩子坐在老师一眼就能看到的位置,这都是为了降低孩子出现意外的风险。

所以,父母要学会与学校和老师换位思考,在与学校和老师沟通的过程中,要相对保持理性,充分理解对方,这能够给校方和老师留下好印象,后续父母希望老师适当地理解孩子的状态时,老师才更有可能愿意配合和提供帮助。

比如孩子刚复学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退缩心理,前几天无法上学;孩子因服用有镇静作用的药物,上课很可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打瞌睡;孩子因休学,对以往的知识点生疏了,也落下了一些学业,学习成绩可能不佳.……

如果老师能理解孩子这些情况,给予更加宽容的态度,孩子复学的心理压力会大大减低,也就更容易复学成功,后续再慢慢把状态调整过来。

孩子被老师“特殊对待了,父母如何引导?

万一,家长来不及做以上准备工作,又或者尽力去做了,但孩子复学后还是遭受到了老师的“特殊对待”,父母该怎么积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

首先,父母要先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孩子对父母感到信任、认可,才愿意向父母倾诉,并把父母的积极引导听进去。

然后,父母先对孩子共情、倾听,理解他们觉得被老师“特殊对待”了的委屈、愤怒、难过,听他们讲讲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形,等孩子的情绪有所平复后,再给予积极引导,提供一些建议。

比如第一种常见的情况,老师总是暗示其他学生,说孩子的精神有问题,让大家注意,甚至直接让学生们少跟孩子接触。

如果是这样的话,父母可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具备“坏事变好事”的思维方式,同学不跟我们接触,我们正好不用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人际交往上,能够更加专注于学习。等到我们成绩上升,甚至名列前茅时,这是对老师最有力的“反击”,是我们能力的最好证明。

不过,如果这样引导孩子的话,父母更要注意与孩子保持亲密的亲子关系,孩子暂时在同龄人身上得不到的情感满足,需要父母来给予,他们非常希望父母能像朋友、闺蜜/兄弟一样跟自己相处。

希望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多了解孩子这一代人的喜好、兴趣,尽可能跟孩子打成一片,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种情况,老师不让孩子参加考试。

父母可以这样引导孩子,对一些不十分重要的考试,比如单元测验、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老师如果实在不建议我们参加,那不参加也罢。这些都属于检验性考试,只是用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不会对中考、高考的结果有影响。

如果孩子想做卷子,父母可以出面找老师提前要张卷子,我们自己在家做,然后请学校老师或者补习老师批改,看看哪些知识存在漏洞,不断查漏补缺。等到我们的成绩慢慢提升了,老师自然会对孩子刮目相看。

而有的孩子有一定的考试焦虑,本来就害怕、抵触考试,那我们正好可以不参加普通的考试,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在这段时间内慢慢追上学习进度,消除考试焦虑。

但如果是非常重要的考试,比如中考、高中会考、高考等,或者是孩子十分想要参加的考试,老师却频繁阻挠,不让孩子参加,父母要勇敢地维护孩子的权利,严正地跟老师沟通,甚至可以与学校的领导反馈情况,争取让孩子参加考试。

第三种情况,老师对患病孩子冷嘲热讽,甚至有明显的歧视。

这说明该老师从来没机会接触到真正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在这方面非常无知、愚昧,仍停留在陈旧、落后的认知水平上。

而从一生的角度来看,这些老师也只不过是这几年会出现在我们眼前,其仅仅是人生的过客,我们不必在意他们对我们的态度与看法。

不过,父母同时也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省,老师的一些言行举止是否不是针对我们,甚至可能是表示关爱,是我们自己过度敏感多疑了,从负面解读了?

比如,老师说的一些话只是为了激励班上成绩不好的同学,并非针对患病孩子,更没有含沙射影;有些同学只是在小声讨论问题,并非是在说孩子坏话,但孩子就是觉得老师揶揄自己、同学排挤自己。

如果属于这种情况,那孩子很有可能有一定的偏执型人格改变。这时父母也不要指责孩子,而是先理解他们的感受。然后再引导孩子提高觉察能力,意识到这是因为我们过去遭受了太多叠加性心理创伤了,像只惊弓之鸟,有时候一下子想歪了也正常。

但我们可以学会及时恢复理性,纠正我们的思维模式,必要时甚至可以找老师、同学多方求证,在一次次验证和经验中,逐渐变得不再那么敏感多疑。

当然,如果父母了解实情后,发现老师确实带有歧视和偏见,有些行为甚至很过分的话,那也不能一味忍让,否则老师很可能会变本加厉,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父母也要具备反击的意识和能力,如果老师明显具有人格障碍,而且行为极为过分,完全没有师德,父母必要时可以搜集证据举报老师的行为,甚至到学校与老师当面对质,让老师意识到父母的强硬底线,令其有所畏惧,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当然,以上这种老师其实是极少数,绝大多数老师对学生都是有同理心的。就算有的老师不太了解精神心理障碍的科学知识,但一般也不会故意针对孩子。

而且,如果父母懂得科学、正确应对的话,老师还有可能提供额外的照顾。我们接诊过一位高中患者,她病情最严重有强烈的自杀念头,父母带她去过很多大医院,均疗效不佳,辗转找到了我们接受系统化的深度心理干预。

但这名患者不想耽误学业,希望一边上学,一边接受心理干预,那有时两者冲突了,我们的诊疗时间又无法调整的话,她就只能向学校请假。

她的母亲经过孩子同意后,把孩子生病的实情告知了班主任,并与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名班主任也非常有同理心,表示能够理解,同意了孩子需要不时请假的请求。

而且患者上学时,班主任也给予了很大的宽容,比如上课看到患者打瞌睡,不但不批评她,还课后找她沟通、给予鼓励,帮她补上落下的课程,有时还会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患者。

在接受了我们的心理干预,以及父母、老师、同学的共同帮助下,这名患者不仅顺利复学,还参加了当年的高考,考上了211院校,自杀念头也早已消失了。

所以,父母不必过于焦虑,情况未必像我们想的那么糟糕。就算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了,只要父母能成为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及时给予孩子保护和积极引导,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这也有利于孩子加快康复。




热门文章:

父母带孩子就医选择哪所医院好?可参考这份刚出炉的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的名单

开学了,孩子不愿意离开父母,一直哭闹?Ta可能得了分离焦虑障碍

我得了抑郁、双相或强迫症,要不要告诉老师、同学呢?


热门视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