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不着、睡不好?中医治失眠,一张方子,祛湿清热,让你睡得香

 房豆豆 2022-09-03 发布于上海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常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

中医医家多从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分证论治。

西医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症等以失眠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按中医不寐辨证治之。

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除上述证型外,湿热内扰引起的失眠亦多,且以甘草泻心汤治之疗效甚好。

不寐在《内经》中称为“不得卧”“目不瞑”。中医认为不寐乃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阴所得。

《素问》记载:“冒不和则卧不安。”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将本病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

《证治要诀》提出“年高人阳衰不寐”之论。《冯氏锦囊》提出“壮年人肾阴强盛,则睡沉熟而长;老年人阴气衰弱,则睡轻微易知”,说明不寐的病因与肾阴盛衰及阳虚有关。

总之,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营卫阴阳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

每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引起心神不安,神不守舍,不能由动转静而致不寐。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生活压力日益增大,以青年、中年为主的社会群体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等起居失常甚为常见。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升胃降功能正常才能气机条畅。暴饮暴食,饥饱失常,饮食偏嗜等均可损伤脾胃,引起气滞不行。

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长期精神紧张或郁怒可影响肝之疏泄功能,疏泄失常亦可致气滞湿阻;思虑劳倦或过逸少动均可致脾虚气弱,运化不健;体内水液运化失常而为湿,湿郁日久即化热,即湿热证形成。

患者,女,34岁。主诉:入睡困难3个月余,工作压力较大,焦虑易怒。

刻诊:面色暗黄,四肢困乏,喜静恶动,口干微渴,饮水不多,平素饮食欠规律,喜食甜腻、辛辣之品,口中异味明显,常患口腔溃疡,大便黏腻不爽。

方用甘草泻心汤加减。药物组成:清半夏、白术、黄芩、黄连、干姜、防风、荆芥、柴胡、白芍、炙甘草。

方中炙甘草补中益脾胃,使脾胃之气复职;黄连、黄芩清热燥湿,祛体内湿热之邪,解脾胃湿热之困;半夏、干姜宣畅中焦气机,气行则津行,津行则无湿,湿去则热无所附,使湿热之邪无内居之机;人参、大枣补中益气,与甘草同用,补正祛邪;柴胡、白芍疏肝气滋肝体,意在肝体阴而用阳。

临证时湿热内扰引起的不寐需与痰热扰心型不寐相区别。

湿热型多伴有面色晦暗,纳差,乏力,肢体困重甚或酸痛,大便溏或黏滞,小便浑浊,口干微渴或不渴,口腔溃疡,口中异味,女性可见带下量多。

痰热扰心型多伴形体肥胖,泛恶嗳气,时欲吐痰涎,头重,头晕目眩,眠时多鼾,口苦等。

除用药治疗外,需严格注意生活调摄,治疗期间忌食肥腻厚味、辛辣刺激之物,饮食清淡规律,以防生湿化热助邪。

同时,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本病的治疗大有帮助。

好了,本篇关于失眠的经验就先讲这么多,如果你也有睡眠方面的问题,可以和我说说。帮你辩证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