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百科|中国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

 江风秋月342 2022-09-03 发布于江西

传世的青花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它产自享誉中外的景德镇古瓷窑

中国瓷器之都景德镇

千年窑火铸就辉煌的陶瓷历史

文章图片1

雅昌艺术数据

用知识百科的形式

呈现景德镇的相关历史知识

如需合作

请与雅昌艺术数据官方微信联系

01

中国瓷都——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山环水绕,景色秀丽,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历代制瓷技艺而享誉世界,被称为“瓷都”。这是一座以单一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在古代,以御窑厂为中心,形成了环状的城市布局,工匠们世世代代生活在此。

文章图片2

御窑厂遗址

自宋朝始,至明清之际,景德镇所产出的高品质的青花瓷,深受历代帝王的喜爱,因其制瓷技艺之精,手工制瓷生产体系之独特,使其逐渐发展成为当时中国瓷器的烧造中心。依靠国内外贸易,景德镇成为了世界的制瓷中心。据有关史书记载,古代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地区的人十分喜欢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

随着中外商贸的繁荣,中国青花瓷风靡全球,在18世纪的西方掀起了中国瓷器的热潮,自此西方世界将中国称为“CHINA”。

02

景德镇的前世辉煌

景德镇古瓷窑的创烧历史可以追溯至汉朝,但一直未有明显发展。直至唐朝,陶玉将他们所造的瓷器送到京都出售,被称为'假玉器',轰动市场,皇帝下令将这种光洁如玉的瓷器作贡品,景德镇的历史由此改写。

唐昌南瓷器

昌南镇(景德镇前身)以地下蕴藏的瓷土为原料,生产出光泽与质感类似玉器的瓷器,贩运到长安,受到皇帝青睐,故赐名“昌南瓷器”。

文章图片3

影青釉瓜棱盖合(宋)

北宋得名景德镇

北宋时期,因宋真宗对于青白瓷的喜爱,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此地,景德镇由此诞生。

文章图片4

影青印花双凤碗(宋)

南宋空前发展

南宋时期,景德镇迎来了产能上第一次快速扩张,巧夺天工的瓷器在国内外市场销路极广,为其带来了丰厚的税收。

文章图片5

影青双系执壶(宋)

元青花闻名

元朝,中央设立浮梁瓷局,元青花闻名于世,并迅速销往西亚和欧洲。景德镇最晚在元朝便已出现世界制瓷中心的雏形。

文章图片6

青花牡丹纹梅瓶(元)

明接继发展

明朝,中央在珠山设立陶厂,民窑则围绕陶厂分布,二者制瓷工艺互通,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

文章图片7

青花葡萄纹菱口盘(明)

清盛极而衰

清朝,中央在珠山设立御窑厂,为满足朝贡和贸易需求,此时瓷器品种繁多,窑厂周围相关行业兴起,使得景德镇的城市布局初步形成。随着清朝的结束,景德镇也短暂告别了它的辉煌。

文章图片8

乾隆粉彩镂空套瓶(清)

03

江西景德镇独具一格的青白瓷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对于景德镇青白瓷器最恰当的评价。“白如玉,明如镜”是指青白瓷在所用釉料质量高,清澈透亮;“薄如纸”是指工匠手工制造出的瓷坯是厚度小于0.5毫米的薄胎;“声如磬”是指瓷器高温烧制后异常坚硬,声如击磬。

文章图片9

粉彩梅花纹尊(清道光)

在古代,这种制瓷技艺景德镇独有的。随着时代的更迭,为了满足皇室的需求,不断精进制瓷工艺,创烧出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景德镇从无到有,由封闭走向开放,外销瓷器把这个神奇东方古国的风景和人物故事传遍全球,成为古代世界认识中国形象的最佳途径。景德镇匠人卓绝的制瓷工艺将泥土变为精美的瓷器流传于世,这些传世瓷器以永不腐烂的品质记录着中国的信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审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