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白这个道理,人生不再有抑郁、焦虑

 重塑心灵心理 2022-09-03 发布于北京

一切事物总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当中,我们唯一确定的事情就是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100%确定的,这就是“无常法则”。

“当下的工作还不错,但是似乎在个人空间的提升有些不足,要不要换份工作呢,可是现在就业压力又很大,唉”。

“即将面临期末考,如果试卷难度大的话,我很可能就拿不到一个高分了,奖学金可能也泡汤了,该怎么办?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需要面对一些不确定性的选择,而不确定性的东西是我们所讨厌的,它会带给我们焦虑。如果我们因为选择辞去工作,结果找到的下一份工作还不如当前这份,又或者是直接找不到工作了,这些都是我们所讨厌的。损失厌恶在这之中也起了一定作用,得到100块钱的喜悦远远不如失去100块钱的痛苦。可要是不辞去工作,又感觉自己似乎会永远处于“温水煮青蛙”的日子里。

在不确定性的“攻击”下,我们特别喜欢用一些确定性的东西,比如算命去预知未来。即使有时候算命算出来的并不一定准确,我们也会在得到结果的那一刻感到平静,因为它给予了我们确定性,一个确定的未来。

我们之所以容易感到焦虑的原因有二

1.希望可以控制一切事情

那些容易焦虑的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希望事情是可以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的。从进化学的角度来说,夜晚就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我们可能会遇到野兽、被冻死、找不到住所……这种焦虑感源自于生存的本能,也促使着我们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确定性的结果。可是,在自然界面前,人类是很渺小的。地震、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来临时,我们几乎是束手无策,也不可能能做到控制这些事情是否发生。

2.无法忍受不确定性

之所以频繁的感到焦虑,可能是因为你对不确定的忍耐力太低了。这种情况下你往往会高估某个不确定性事情——如工作带给你的影响是“天塌下来”似的,你会低估了自己在不确定性事情发生后的复原力,认为自己大概率会因此被击倒,说到底这是对自己能否处理好未知事件的信心,是自信的一种体现。

如何能做到排解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进而减轻抑郁、焦虑的症状呢? 

1.分析不确定性的后果:如果你已经因为某件不确定的事情感到非常焦虑,不妨试试分析不确定事件可能带来的最好和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各自的可能性是多少、结果的可逆性又是多少。这么做的目的是将不确定化解为确定,你知道会发生什么,什么时候发生,发生了该怎么办,通过猜想可能的结果来消除一系列未知,最终这个不确定性事件就转化为了一件可确定结果的事件了。

2.扬长避短、接纳未知:并不是所有造成我们焦虑的事件都可以想出一个最好或最坏的结果。如果你担心未来某份职业是否会消失、闪电是否会劈中自家屋顶这类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那很可能就是白费力气。虽然我们不能保证拿到一份工作岗位后就能一劳永逸,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一些新知识,即使当自己这份工作哪天被取代之后也不需要担心会失业。

同理,如果你担心自家屋顶被雷劈中危及自己生命危险的话,你也可以尝试在雨天的时候关闭家用电器,要是仍然感到害怕的话可以再提前离开家,远离让你感到压力的危险环境。

找到一些能够缓解不确定性世界带来灾难后果的方法,这种“围魏救赵”式救援方法不仅注重在行动在弥补方法1的缺陷,而且能够更好给予我们一个当下的反馈,知道哪些事情容易改变,哪些事情很难改变还可以减轻我们在改变过程中体验到的痛苦。

3.正念:正念是排解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根本之道。而“观息法”就是正念训练的一种正统的修法。通过观察呼吸的进出,间接的观察感受、情绪,随着持续地、不加评判的观察情绪,情绪就会渐渐消解。更多有关观息法练习大家可以参考《战胜抑郁》这本书。

 4.肯定自己:在完成一些小事情的时候可以经常夸夸自己,一方面强化了我们下次行动的意愿,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堆砌强而有力的自信心的一个良好渠道。当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有能力解决各种各样的麻烦事时,不确定所带来的焦虑感也就大大减少了。

拥抱不确定性,懂得无常之心看待万事万物,那么你的人生就会从喜乐、安定。

【你还想了解的内容】

【1】谢谢您,唤醒我【一位抑郁症强迫症学员分享的疗愈经历】

【2】在强迫、焦虑、抑郁中修炼—加油吧朋友,我能从地狱中走出来,你也可以

【3】不放弃自己,你就一定会走出抑郁、焦虑、强迫的黑暗

【4】抑郁症让我成长:敞开心扉,成为更好的自己

【5】我是一名有睡眠障碍的患者,我的经历给你信心

【6】产后抑郁焦虑症重塑感悟——我已经掌握打败摄魂怪的方法

【7】强迫症康复体会:不放弃,坚持练习,你就会收获令你一生受益的宝贵财富

【8】重度抑郁使我学会了“爱”和“感恩”

【9】愿我强迫抑郁焦虑的经历分享,给你带来信心和力量

【10】5个自我调整的病友经验分享

【11】一句话治好强迫症,强迫症患者总结【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