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学启蒙,先学分数还是先学小数?

 一个大风子 2022-09-04 发布于黑龙江

前段时间,我们和大家聊数学启蒙的时候,说到一点:数学启蒙并不是简单的将小学数学教育的知识都拿到幼儿园来学。不同年龄段的数学启蒙的目的和方法是不一样的,学前数学启蒙的重点,是用适合学前儿童的方式让孩子来理解数学概念,为未来的数学打好基础,而不是简单的提前学。

当时有些读者希望我们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用一个更具体的学习知识点来解读这个问题:小数分数

图片

在前两周关于数学启蒙的文章中,有读者问我们,数学启蒙要不要教小数或分数。因为有不少学前数学启蒙教育的图书或者产品,有的教小数,有的教分数,有些都教,但先学哪个也比较乱,问我们到底哪种做法比较对。

小数和分数都是数学上用来表示非整数的常用方式。0.5就是2分之1,2分之1就是0.5。在数学上,这两个所描述的是相似的数学概念。甚至在小学阶段,这两个的内容穿插结合的很紧密,那为什么还要用两种方式呢?

图片

其实两者在使用和学习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分数是源自人类对“整体/部分”数学概念的自然感知。尤其是汉语中分数的表述,更是相当直观:一个西瓜分成两半,就是两个2“分之”1,分成8瓣取7瓣,当然就是8分之7了。

小数在人类文明中的出现,就要晚很多了。在英语中,用来表述小数的词decimal,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十进制”。其实dec-的词头就表示了“10”,比如10个碳的癸烷就是decane。而在古罗马历法中,December表示的是10月。

图片

分数和小数并行存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有各自的优势

在现实中与实际事物相关联的场景里,分数的使用更多一些,比如现实生活中有1/6块蛋糕,但不存在什么0.1666......块蛋糕。

而日常生活中涉及到抽象的“数的计算”需求时,我们更常用到小数而不是分数,因为小数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好计算。1/2+1/5的计算难度,要高于0.5+0.2。

而分数和小数各自的优势,也就反过来影响到小朋友数学学习了,体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有趣现象:先分数,再小数,再分数

图片

现在国内主流几个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基本是在3-5年级这个阶段来教分数和小数。顺序一般是:

1,先简单介绍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简单的比大小,同分母分数的加减;

2,然后学习小数,小数的加减运算;

3,再回头进一步学习分数,以及分数的加减运算。

这个有点纠结的顺序,背后的原因,其实就是我们上面解释过的: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分数最直观,最容易让孩子理解和接受,所以可以早学。而小数则抽象一些,而且需要用到一定分数(1/10,1/100)概念的辅助。

图片

但在计算上则相反:小数计算所需要的十进制运算能力在小学1-2年级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而分数的加减运算则需要先学习更为抽象的因数、倍数概念。

所以这看上去有些纠结反复的教学顺序,背后的原则还是早期数学教育,从形象到抽象的渐进过程

而这也是学前数学启蒙中,需要理解的原则。

图片

数学学习是从形象到抽象的渐进,所以我们不建议在学前启蒙教育阶段,过早的学习小数及小数计算。一方面是因为,在缺少分数认知,和熟悉四则运算之前,提前学习小数不会有太多收获。另一方面,在数学启蒙阶段,更重要的是接触“数”的本来概念,而不是小数和十进制。

十进制不是“只是一种计数规则不管是十进制,二进制还是十二进制,数还是那个数,只是写法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