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名男子,用自身经历告诉大家,吃他汀不注意细节,可能后悔莫及

 精华1mcnocvnyq 2022-09-04 发布于湖北

生病的一般都很反感吃药,就像喝醉的人偏要说自己没醉一样,就算医生给他们开了药万分叮嘱,患者也会有自己的主意。可是控制血脂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不是你想起来就吃一点,嫌多了就掰一半。如果不按照规范吃药,可能会后悔莫及。

三个案例说给大家听,令人深思

44岁男子:“我身上没有不舒服,我不吃。”

黄先生脸上长了很多黄色的肉疙瘩,到医院检查发现血脂有点高,医生准备给他开具药物,但是黄先生说自己什么症状都没有,不打算吃,医生也很无奈。回家后,黄先生照旧吃吃喝喝,经常和朋友饮酒作乐。

之后家人让他再去复查血脂,黄先生也拒绝了,他说自己感觉良好,不用去检查。就这样过了半年,他因为频繁头痛到医院就诊,医生通过超声发现他的颈动脉有多个斑块。问他平时没有吃药吗?黄先生一下子哑然,后悔当初没有重视。

文章图片1

62岁钱大爷:“吃药就行了,不用忌口。”

钱大爷在社区检查时发现甘油三酯偏高,医生建议他回家后控制饮食,改善饮食结构,不要吃太多滋补的食物,当着医生的面钱大爷满口答应,但是刚走出门诊就和老伴说自己不会忌口。

他认为年纪大了就要随着性子来,自己开心就好。但是甘油三酯会受不良饮食影响,换句话来说,它其实是比较好控制的,能管好嘴巴减少油脂和热量摄入,很快就会降下来。

直到后来复查发现血管狭窄程度从50%进展到70%,钱大爷才害怕了,下定决心把大鱼大肉、动物油脂、内脏等食物戒掉。其实除了饮食即可,身材肥胖的患者还应增加运动,因为运动可加快血脂代谢,效果更好。

文章图片2

38岁孙先生:“我那么年轻,药物吃一半就行了。”

孙先生把胶囊掰开,将里面的颗粒倒出一半,妻子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自己还年轻,药吃多了伤身,吃一半就行了。此后每次吃药,孙先生都是只吃一半。

三个月后复查,孙先生本以为自己的血脂已经降下来了,但是医生却说没降反升了。至少自己还吃了一半的药,为何一点效果都没有?

因为只有保持血药浓度,血脂才能降下来,而减药后血药浓度始终达不到要求,血脂自然就降不下来。孙先生暗自拍大腿,相当于自己这三个月白吃了。

以上三个案例告诉我们,吃药有很多细节要注意,如果不按照要求来,可能无法控制好血脂,吃了也是白吃。根据血脂防治指南建议,20岁后就可以开始测量血脂,至少5年查一次,到了40岁以后,最好保持每年都测的频率,针对高危人群,更进一步缩短频率。

文章图片3

降脂是一项长期事业,不能看短期收益,血脂降下来还不算完,还要警惕斑块,降低心血管风险,如果患者随便减量或有其他不规范吃药行为,不仅会增加自身风险,还会延长调脂周期。

老年人担心肾脏损伤,可以咨询医生做一个肝损伤评估,如果平时身体还算硬朗,也能做到定期复查,那就不必太担心了。

药物降脂是主攻,但同时也需要其他“伙伴”打辅助,那就是戒烟、戒酒、低脂饮食、运动、多吃粗粮等等,有了健康生活做靠山,心血管会更健康。

文章图片4

血脂高了,能不能吃保健品调节?

不少中老年患者青睐保健品,他们的理由有三点:没有不良反应、能把血脂降下来、能疏通血管。若问他们是真的吗?他们也不确定,大多数从宣传上看到的,或者是身边有朋友在吃,有的老人还准备把降脂药停掉。

有的保健品里面含有很多天然成分,看起来更像食品,但是吃这些保健品到底能不能达到效果谁都不明确,患者不应该随便冒险,即便有效果也可能很微弱,还不如改善饮食吃得健康,价格还更便宜。

对于高危患者来说,吃保健品效果太慢了,风险也比较大,还是不要长期服用。

文章图片5

长期吃他汀类药物的人,记住复查三个方面

即血糖、血脂、肝功能。

吃药是为了降脂,这是我们的第一目的,所以一段时间后也要验收成果,看看血脂有没有降下来,没有的话要及时更改用药方案,如果存在高危因素,吃药后却不复查,万一降脂效果不好,很容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

吃药时间长了可能会对血糖产生影响,所以监测血糖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糖友,更要关注血糖变化。不过大家不用太担心,一般服用中低剂量时血糖升高概率不高。

连续吃药一个月,应检查肝功,轻微升高不必担心,但是如果上升到标准的3倍以上,就不宜继续服用了。

日常生活每天都会产生垃圾,我们的血管也是如此,年轻时代谢好,不容易有脂类滞留,但是等老了、有慢性病了,血管就慢慢拥堵了,这时就需要借助药物,但是吃药不是随心所欲,根据要求来才能看到效果。

参考资料:

[1]降脂药长期吃 不能说停就停.厦门日报.2021-02-07

[2]药物降脂,这些误区勿入!·科普百分百.2018-05-28

[3]高血脂的人服用降脂药会出现3个误区,不改善后果严重·中国日报网.2019-1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