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水一样的教育,需要教师跨八道坎,校长过九道关

 快乐图书馆8896 2022-09-05 发布于广东
Image

Image  

做教育,估计是世界上最没有标准答案的事了,她是多样的。但是,教育毕竟还是一门科学,要讲逻辑、讲规律、讲道理。教育一定有自己固守的价值观,有些东西是不能违背的。

有没有一种事物来形容好的教育呢?我以为,好像“水”可以借用。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在道家看来,水是最接近于道的。如果我们做的教育都像水一样,会是什么境况呢?

Image

水一样的教育

是什么样的教育?

水一样的教育,是清澈透明的。教育就该干净、清澈,明明白白,清清爽爽。有些学校藏污纳垢,教育如何做得好?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教育就要干净清澈,教师就要透明高洁,以身示范,以德为本。教育做成水一样,人就会变成这样。这样的教育、这样的人都是世界美好的缔造者。

水一样的教育,是宁静沉寂的。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宁静就是指人的身体无痛苦和心灵的淡泊松弛,“人的本性所寻求的终极快乐是宁静”。当我们处于宁静,整个身心松弛淡然,散发出清爽干净的馨香。

宁静地做教育,不浮躁、不功利、不折腾、不过度,像水一样自然而然,静静流淌。有了成绩用不着喧嚣,用不着比东比西,安静、潜心做好自己;暂时没有成绩也不放弃,不折腾,不矫情,沉寂下来,师生就会宁静致远、生活坦然。

水一样的教育,是利万物不争的。水是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的。不争不是不做事、不作为,而是遵循规律而为,《道德经》说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才是最高级的争,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潜下心来,安心、精心、静心工作,名利荣誉自然眷顾你。

水一样的教育,是遇阻会变通的。水在遇到阻碍就会拐弯,这是水的一种特性。很多教育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解决不了的,试图用一种方式去解决每个学生的问题,结果可想而知。遇到不能解决的,要用水的智慧,自己拐弯,或许就柳暗花明了。把教育做成水一样的教师,总是灵动的、有效的。

水一样的教育,是渗透并强大的。水之所以无处不在,是因为其渗透力无穷,水滴石穿,这是持之以恒的结果。教育就需要如此这般浸润式、渗透式地进行,润物细无声。学生的一切好习惯,都要像水一样的功夫,从细节小事着眼,把小事做好,就会有强大的教育效果。像水一样的教育,缺不了悄无声息的热爱,缺不了持之以恒的顽强。

做水一样的教育,是自然的、和谐的、美好的。如果为此而过上水一样的人生,那就是我们教育最幸福的境界。

Image

Image

老师要迈过八道坎

做水一样的教育,首先需要教师不断突破精进,戒除各种人性与生俱来的弱点,迈过这八道坎。

第一道坎:发怒

人不发怒是不可能的,喜怒哀乐本是人生常态。《淮南子·本经训》曰:“人之性有侵犯则怒,怒则血充,血充则气激,气激则发怒,发怒则有所释憾矣。”但是,教师在未成年人面前发怒就欠妥,一旦控制不住而失去理智,教育效果就大打折扣。

学生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和自我为中心的,我们要原谅他们。任何时候,想收拾学生,一定要先收拾自己的心情——对怒气冲冲的学生要和善,对无理取闹的学生要冷静,对斤斤计较的孩子要倾听,对闷闷不乐的孩子要关怀。

第二道坎:粗俗

师者,涵养为上,风度为要。教师要成为有文化、有品位的代言人,要有令人起敬的言谈举止和文雅气度,彰显“和风细雨、温柔娴雅”和“恭谦礼让、温文尔雅”的风度。

如何才不粗俗?必须修炼,涵养教化,多读书、多学习、多反思,注意言行细节。一个不善学习的教师,向粗俗靠拢就成为必然。

第三道坎:狭隘

所谓狭隘,指人的心胸、气量、见识等有局限。心胸狭隘的人,大多固执己见,总站在自己的立场、以己好恶判断事物。心胸狭隘的教师,同事很难亲近,学生很难接纳,自己健康有损。他们看学生都是灰暗的,待同事都是怀疑的,心里只有一个对错,别人做事总是不行。

如何克服狭隘?加强学习,学会遗忘,勤于交往,融入集体,扩大知识面,看问题别一根筋,经常做善事,接受他人提意见,久而久之,狭隘就逐渐远去。

第四道坎:嫉妒

嫉妒的典型表现是,对幸运者少有成全、欣赏、学习的眼光,多是怀有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敌视的心态。

如何克服嫉妒心?认识自我是关键。明白什么是属于自己的,哪些是属于别人的,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角度,自己能量有多大,哪些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哪些不可为。如此,嫉妒的心理便可慢慢消除。

第五道坎:无术

不是人人都可以当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一门专业,必须掌握和熟练运用超乎一般人的技能、技巧和教书育人的独特本领。

无术就是没有专业能力,缺乏育人的本领。今天,我们老师上课都没什么大问题,但对于育人,特别是育人的能力、智慧方面,缺乏有效手段。有的老师一条道走到黑,若干年下来,一些关键性问题依然一头雾水,这其实很是害人。如何成为一个育人上专业的人?很简单,研究研究再研究,实践实践再实践,直到把自己变成公认的专业能力强的人,你就上路了。

第六道坎:不学

不学习,无教师,一个不学习的老师不可想象。传授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应该是一条河,一句话、一个姿势、一个眼神都是教育。

师者,学而不殆。教师要把学习当成人生永恒的主题,对学习不懈怠、不妄为,让学习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有了广博的知识,我们就能够以责任、宽容、善良和赞赏的态度而不是指责、埋怨、厌弃的态度,引导、唤醒、教育孩子们把握现在,以最大的可能帮助他们取得哪怕是最小的一点进步。

第七道坎:不敬

这样的教师,对教育对生命无敬畏之心,对理想对真理无敬仰之态,对同事、学生、家长甚至亲人无尊重之意。一个不敬之师,老子天下第一,规则随意打破,行为我行我素,老虎屁股摸不得。这样的教师,对学校教育而言会造成毫无追求、一盘散沙的生态;对自己则带来无上进之心、被规则惩罚、被时代抛弃的恶果。

第八道坎:无爱

夏丏尊说:“教育如果没有爱,就如池塘没有水一般,不成为其池塘。”我们的技术可以差一点,本事可以小一点,但做教育的爱一点都不能少。要有泰戈尔“让爱像阳光一样包围他们,并给予他们光辉灿烂的自由”的境界,有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带着大爱去工作,就可以和上天、和他人、和自己合为一体。

什么是带着爱去工作呢?就是用你心中的丝线织布裁衣,仿佛你的至爱将穿上这衣服;用你的热情去建造房屋,仿佛你的至爱居住其中;用你的深情去播种、用你的欢喜去收割,仿佛你的至爱品尝这果实;用你灵魂的气息,注入你所有的制品,仿佛天上受福的逝者注视着你。

Image

Image

校长要穿越九道关

做水一样的教育,校长的有些修炼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的哲学,教育的逻辑,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想象、教育人的宁静等等,都是校长办学要穿越的关。

第一道关:信念

我们儿时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充满无穷的希望,设定了一个未来角色,纯真而朴实。人生修炼这第一道关,应该是从儿童开始的。雅斯贝斯坚持“哲学信仰”,他说:“人若没有信仰,就根本无法生活!”他认为哲学既不是宗教,也不是科学,是人的信仰,是人通过理性思维达到信仰的自我理解和自我传达。

柏拉图描述的心灵有四种状态:第一想象,第二信念,第三思想,第四理想。一个有理想信念的校长,他的能量是可以传递给师生的。有了信仰,生活就会充满希望,工作就会兢兢业业,日子就会过得云淡风轻。校长迈过这道关,是办好学校的第一道关。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并永怀希望,是一切美好人生的第一道风景。

第二道关:自知

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教育人都在做改变人的工作,改变学生、改变学校,甚至改变教育,但是最有价值的不是改变别人,而是改变自己。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一个问题“这世界上什么是最难的”,泰勒斯回答“认识自己”,无怪乎我是谁?从哪里来?干什么?成为哲学的永恒之问。

改变自己什么呢?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孔子说“我有知乎哉,无知也。”所以,知无知而后学之,是为智。校长更要明白自己无知的东西多了去,要永远行走在求知的路上。

第三道关:自控

我们总想控制别人,总想让别人对,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似乎天经地义,但现实却与之相反。自己都不对,如何控制别人、让别人对呢?所以最有效的途径是先控制住自己,让自己先对。你对了,世界就对了。

控制自己什么?斯多葛学派认为,“态度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在人生这部大戏里,“人的智慧在于认识到在这部戏剧中我们的角色是什么、并把这个角色演好。”我们不要试图去“操心那些不可控的事”,比如舞台布景、别人的台词和演技等,但有一样东西我们可以控制,那就是自我态度和情绪。

如何控制?学会沉思,进入平静。《尼布尔的祈祷文》说:“请给我平静,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请给我力量,去改变我能够改变的,请给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

第四道关:谨言

工作生活当中,我们容易说一些客气的话、泄气的话、不满的话(即便不是真实想法)。如果成为习惯性回答,可能就真的不行了。我从没听过一个商人或者企业家到处说“我没钱,我们做不来”之类的话。

心理学认为:我们所说的任何话,都是一种自我暗示,潜意识会进行解读,并且无条件服从,还会趁你我尚未察觉之际重塑现实,让我们说的话成真。负面的话语,往往带给人负面情绪和表现,经常如此的人,他的工作生活难有舒心之时。

第五道关:阳光

在一个组织里,没人可以号称无敌。校长一旦以为自己是学校最能干的那个人时,就离猪不远了。校长不是万能的,但要努力成为心态最好的人。输也坦然,赢也坦然,此关一过,一片灿烂。

第六道关:舍予

管理就是给人好处。所以校长要始终把师生成就的一切荣誉当成双眼来呵护,不断给予先进者、优异者褒奖。原则上,惩罚性的规章制度不宜过多,上下班纪律、违背师德师风的确需要经济惩罚,其余则无需经济惩罚。以给予的心态从事管理工作,我们想要的东西大多会应时出现。

Image

第七道关:方圆

所有的河流之所以能汇入大海,有两点是必须的,一是总往低处流,二是遇阻则变通。解决问题不外乎这两点:低调一点,变通一下。

中国传统哲学讲究方圆之说。这里的“方”,指规矩、法律、规则、道理,“圆”指圆融、沟通、协调、妥协,充满人文情怀。儒家推崇外圆内方的处世之道,便是坚守内心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原则,讲求真诚执着,法理合一,“外圆”体现在为人处事的圆融而不是圆滑,沟通而不是勾心,协调而不是胁迫,妥协而不是放任。

总之,学校的人际关系上要讲究亲疏同一,松紧有度,既讲制度又讲温度,既讲法规又讲人文。

第八道关:不争

道家崇尚“处下为上”,意思是修德以处下为上。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像河流一样示柔处下,必然成为百川之所归。从职位上说,校长在学校是为上的,但心态和德行修炼一定要守雌而寂,大江大河,融万物而不争。这样给人以安全感和信任感,凝聚师生力量。此关一过,万事通透。

第九道关:思想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在《思想录》说:“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有思想”。世界如此丰富皆是人之理性所致,学校的一切,师生的价值,都在校长的思想那里。没有教育思想的校长,就是一个维持会长而已。

思想从哪里来?广泛深入的教育实践,不断反思凝练的教育觉醒,都是教育思想的肥沃土壤。校长专业发展,就是指治校能力和办学思想的发展,这也是校长获得尊严的最佳路径。至今,我们尊崇孔子万世师表第一人,皆因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致。

教育因为有了思想才有了想象,有了想象才有了希望,希望在那里,人生价值就在那里。即便我们一无所有,那一片思想的叶子将永不枯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