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学杂谈之十四:占卜的本质

 野狐中医 2022-09-05 发布于德国
从祖先到坤卦的跳跃
大家都知道商代的易被称为归藏易,大家也都知道归藏易以坤卦为首,至于归藏易到底是什么样子,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清楚。
《周易》以“乾”为首周崇天的观念有关,那么,《归藏易》以“坤”为首,与商人的崇拜对象有没有关系呢?
中国文化的最早文字遗存,是殷商的甲骨卜辞。这些出土文物虽然支离破碎,但是从中可以窥见,殷商文化的核心是“帝”。这个帝,和甲骨文中的商、龙、凤等字一样,都带有表示尊贵和神圣的“王冠”——“辛”。

帝,是商人的至上神,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造物主和最高主宰。不过到了殷商后期,王的地位被拔高,死去的王也称为帝,到了末期,纣王直接自称为帝辛。由此,帝由虚拟的至上神,逐渐转换为人间死去的君王,享受最高规格祭祀的对象。
生前为王,死后为帝”,商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一直存在,并通过占卜和祭祀来获取他们的旨意和祈求他们的庇护。
“天象盖笠,地法覆盘",是那个时代人们对天地的认识。在他们看来,太阳的东升西落,就如同人的生死一样。太阳没入地下,就如同人死后埋入地下,也就进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阴间。
地下的坟墓被认为是死去的人在另一个世界生活的居所。因此,墓穴中往往陪葬着大量墓主人生前喜好的物品。不但要为祖先安排好地下的居而且还需要每年定时祭祀,以满足祖先的各种需要,遇到重大问题,还要通过占卜的形式,祈求祖先的旨意和庇护。
中华文化中的宗族观念,敬奉和祭祀祖先的传统以及人死进入阴间为鬼等观念,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形成。
祖先—归藏—大地—坤卦
坤为阴,为地,大地赋予人四肢百骸,人死后复归于大地;鬼者,归也,灵魂进入另一个世界,依然能够对子孙后代产生影响,这是商人敬祖重鬼,商易命名为《归藏易》,《归藏易》首卦为坤的原因。
占卜的本质

占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感应之道”,是和“鬼神”沟通的方法,而龟和蓍,象和数只不过是将“鬼神”的旨意显象的工具。。

由此而言,占卜,与后世的八字、奇门、六壬等方法不同,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占卜具有随机性。 也就是说,甲骨的裂纹具有随机性,蓍草的两分具有随机性,而这种随机性正是鬼神旨意变化莫测的体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后世乃至流转到现在的看香、扶乩、碟仙、抽签都和占卜有着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只在于“显象”的工具不同。
殷商流行龟卜,他们感应的对象是祖先,或者说是祖先的魂灵。祖先的旨意则通过龟甲和牛骨上的卜兆而显象。
周灭商,同时也完成了从“帝”到“天”的文化转变,从“鬼神崇拜”到“以德配天”的意识形态革命。虽然,周也祭祀先人,但是先人已经没有了“神”的光环,而兼具自然和神性的“天”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但是,周人崇拜的是天德,而不是天神,天的德行是人效仿和学习的对象,而天的“神”更多的是对自然伟力的一种称呼。
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阴阳不测谓之神。
很难说清楚《易传》中的这两句话中的“神”,到底是形容自然伟力的“神”,还是先祖或者什么人物的魂灵。按照阿伟哥的理解,周易》是圣人以神道设教“的工具,《周易》的“神”,是天道,是宇宙的自然规律。
当然,这只是对于智者而言,老子说:“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说实话,对于普通告诉他没有什么,鬼神过是天地之道,还不如不说。虽然,《周易》中并没有所谓的鬼神,但是占卜归根结底是一种“感应之道”,至于感应的到底是什么,那就要看个人的理解了感应的基础是“信”,与其普通人去满怀狐疑地去感应“天地之道”,还不如让他按照自己的“信仰”来。

当然,这套人和天之间的感应之道,到了西汉的时候,被董仲舒发展成为“天人感应”的学问,这是后话,容后再谈。

喜欢,就到我的公众号看看

阿伟哥只把真正的干货给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