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阴经方大家曹颖甫生平记事

 沧海一粟1951 2022-09-06 发布于江苏

澄江国医学社

曹颖甫,名家达,字颖甫,号鹏南,以字行。同治七年(1868)正月廿八,生于江苏省江阴县澄江镇。其父曹秉生,虽非业医,却能深谙医道,家人患疾,从不延医。曹颖甫自幼濡染,深往岐黄之术,年方舞勺,即能研《伤寒》。父曰:“读书之暇,倘得略通医理,是亦济世之一术也!”

图片

稍长,则治举业,入宿儒陈翔翰之门。年逾弱冠,赴宁应秋试,途中卧病,医者日以藿香、佩兰进之,汗出而热不除,抵金陵病益殆,后经姻丈陈葆厚先生用桂枝白虎汤而治愈。“予至是益信经方,然以家君子期望予掇取科名,未暇尽瘁研究。”

光绪廿一年(1895),曹颖甫以秀才入南菁书院,读书期间,于研求经训之外,肆力于诗文。其为文,初学桐城,上溯震川、庐陵以达魏晋。其诗尤超绝有奇气,不为古人所囿,别树一帜,同学称之为“诗文大家”。其为人笃厚淳谨,秉性耿直。当其时,同学武进蒋维乔以狂名,而曹以戆名,皆呼“曹戆”。年逾而立,登贤书中举人。

君山登望江楼次柳子厚登柳州城韵

扬子东流接大荒,江潭烟树正茫茫。

风驱海势倾鳌背,天逼山光入女墙。

酒胆纵横通灏气,剑花芒角截空肠。

嗟予萍梗经三岁,几度登临睨旧乡。

图片

光绪甲辰(1904)礼闱后,诏罢科举,即绝意仕途,征选知县不应。常籍诗文以抒胸臆,而其傲岸之气又旁溢为画梅。画拟冬心,而老干挺立,折枝洒落,含遒劲于秀逸,毕生风骨盖寓于是焉。颖甫之画梅,必系以诗,诗主而梅客,虽以二者并传,君意则以诗名梅也。

梅花二首·其二

鲁酒罢遥夜,烟深澄暗香。

乌啼半山月,鹤梦一林霜。

高韵托孤屿,疏痕落野塘。

独怜寒竹外,幽意满潇湘。

图片
图片

清末民初,时局动荡。1915年,袁世凯称帝,各县士绅列名劝进,某太史受袁氏金为江阴县代表。颖甫于某,论亲则姻叔,论谊则业师,闻之突诣某所,诘之曰:“叔竟受袁氏之贿,而作此无耻之事耶?我江阴人之颜面,为汝剥尽矣!”某大惊,急曰:“无此事,无此事。”后曹颖甫受武进孟河巢凤宜(梧仲)之邀,被聘为西席,为其子传授学业,先后历时约4年。

巢梧仲先生挽歌

万物有成毁,帝乡安可知。

飘风吹白杨,蔓草易成丝。

圣代有贞士,姓巢讳凤宜。

宦游事浙皖,望位匪云卑。

一朝陵谷迁,晚家胥江湄。

八年避要津,豹死愿留皮。

白石何磷磷,野水何差差。

言过孙武桥,怆恍难为辞。

壑谷一以闭,送君从此辞。

累旧作宾游,回头有馀悲。

知音难再逢,千载以为期。

1919年冬,曹颖甫51岁来到上海行医。初不甚知名,医务亦较清淡,应诊病人多是劳动群众,诊费收得很低,有时不但免费反而施以医药。其处方,常常是一二帖,用药少而精,疗效则多为“覆杯而愈”“一剂知,二剂愈”。久而声名鹊起,有“曹一帖”之誉,“贫病者咸感赖之”。诊余也卖字画以资家用,为此书画家吴昌硕写了一幅字“曹颖甫卖诗行医”以褒奖之。

1920年曹颖甫受丁甘仁之邀,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任教,主讲《伤寒论》《金匮要略》和国文课,不久又接替郑传笈出任教务长一职。

申浦感怀·春申江上寄遥情

春申江上寄遥情,事隔经年百感并。

坐看青娥成老大,闷邀红友话平生。

潮回海曲无边树,月落天涯何处城。

大鸟止庭三载久,未应贻笑不飞鸣。

 “其授课也,携水烟筒纸煤一把,且吸且讲。以《伤寒》《金匮》深文奥义,抉择隐微,启迪后进,学者亲炙其绪余,咸心悦诚服,而忘其举动之离奇矣。”

某冬日,学生秦伯未拜访曹师,观点相左,直争论至鸡声唱晓,临别曹师特意画了一幅墨梅相送。

为秦伯未之济画梅繫以截句四首·其三

疏影倚斜落片云,

一声翠羽夜初分。

酒香十里山灵醉,

微雪消时说与君。

1926年丁甘仁先生逝世,曹颖甫郁郁寡欢,专志闭门著书,讲经授徒。匝月之中,屡踬屡兴,不可数计。

1928年《金匮发微》成稿,于1936年由上海医学书局出版。

1930年《伤寒发微》成稿,于1931年由上海昌明医学社出版。

图片
图片

1937年《经方实验录》由千顷堂书局出版,该书是学生姜佐景整理的临证医案,经曹颖甫审阅后逐案加以评语、说解和发挥。

自述诗·五十馀年事

五十馀年事,都从眼底过。

即今伤老大,回忆涕滂沱。

顾我沧桑感,多君安乐窝。

时艰需济众,渴望补蹉跎。

1937年日寇侵华攻击上海,“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曹颖甫离沪避乱返回故里。12月1日江阴城陷,日寇烧杀淫掠、无恶不作。12月7日一群日寇追一妇女至曹宅,曹颖甫先生扶杖痛斥日寇暴行,惨遭日寇刀戳杀戮,两天后气绝身亡,时年70岁。

子曰:仁人志士,无求人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安吉诸文艺,曹颖甫沧社之诗友,于曹就义后,追忆往事,感怀故人,遂作此篇。值七七之际,录之于此,与同道共勉。

成仁篇

安吉·诸文艺

拙巢先生何落落,夙修内美人如玉。

孝廉船舶申江滨,近市一尘居亦足。

卖诗行医维吾素,饥驱不为物逐逐。

诗探赜隐禅可通,医能疗病难疗俗。

文章自有竹成胸,富贵何曾松梦腹。

当年尝造先生庐,降阶相揖情欢娱。

促膝倾谈吐胸臆,了无城府泛舟虚。

是时先生年尚壮,数茎须拂貌清癯。

蓄养有素气浩然,躬持礼义蹈诗书。

剧秦美新雅不屑,欲令风俗反唐虞。

芦沟炮响敌猖狂,先生卖棹返家乡。

无何敌冠复来犯,几回机弹摧江防。

先生被执不稍屈,戟指骂贼何激昂。

想见慷慨遇害时,义薄云汉心秋阳。

死愿步随典史烈,生不甘作承畴降。

不知有身知有国,民族正气撼三光。

国势存亡一发间,人心惶惑倒狂澜。

奴颜婢膝比比是,谁能卓立如丘山。

先生之死靡他志,白刃可蹈志不剜。

嵇绍血衣常山鼓,对之当亦无愧颜。

英名从此足千古,光照史册长斑斓。

图片
图片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