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彻底引爆!

 老鹰666 2022-09-06 发布于重庆

一、昨天晚间,通威太阳能再次发布电池片定价公告,166电池片涨价1分/瓦,报价1.29元/瓦;182电池片涨价1分/瓦,报价1.31元/瓦;210电池片涨价2分/瓦,报价1.3元/瓦。

今天相关消息带动电池片企业股价大涨,进而带动光伏产业链今日大涨,老pu在盘前做了提示。

图片

这一次电池涨价不同于以往传导上游涨价而发生的涨价,单纯是因为perc大尺寸电池片相对紧缺而引发的涨价,这将直接导致相关公司电池片的单瓦净利提升1分~2分/瓦。

曾经有朋友在留言里问过老pu,会不会下半年电池片产能上来之后,导致老pu一直说的单瓦净利提升的逻辑不在了。

其实这涉及到一个相对产能变化的概念。怎么理解呢?因为光伏整体的装机量必然是每年提升的,那么对应的中游包括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的产能也是相应提升的。而且,一般中游的产能提升肯定是有一定的冗余,高于下游装机量提升。

这就有可能存在一种情况,比如说组件环节的扩产幅度要大于电池片环节。也就是说电池片虽然产能也在扩张,但还是相对紧缺的环节,那么在价格传导的时候,它也就相对的有一定的议价优势,可以截获部分超额利润。

至于说为什么电池片会相对紧缺呢?老pu在之前解释过,就是因为新技术变革下,都在扩产hjt和topcon的产能了,结果去年perc电池的资本投入就显著下降了,所以去年老pu就开始说这个逻辑了,只是提前量有点大,在持仓的过程中遭遇了较大的波动,好在最后都挺过来了。

二、昨天的留言里有朋友说让老pu科普一下一体化压铸的。这个简单和大家梳理一下投资逻辑。

一体化压铸是特斯拉所引导的压铸技术的变革,这也是老pu非常佩服特斯拉和马斯克的一点,作为行业的先行者,特斯拉一直在电动车的智能化、电动化上面引领潮流。连带的,电动车的生产也是朝着自动化的方向进化。所以进入特斯拉的超级工厂(gigafactory),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就是自动化程度非常之高,当然在早期技术没那么成熟的时候,也是特斯拉美国工厂良率和生产效率较低的原因之一。不过后面特斯拉突破了瓶颈,这也成为它日后产能突破的关键之一(这背后的故事太多了,大家感兴趣的回顾下)。

说回正题,一体化压铸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革新。相比于传统的汽车制造,通过大量零件焊接而成的结构件,特斯拉用2-3个大型压铸件替代原先370个零件组成的下车体总成。

这样做的好处是,重量降低(降低30%,续航历程增加),节省成本(制造成本下降40%),提高制造效率(制造时间由传统工艺的1-2小时缩减至3-5分钟)。

技术成熟之后自然引得其他整车厂的效仿。比如小鹏也在采购压铸机做一体化压铸,而像蔚来、小康、高合等则是与压铸商合作的形式。

一体化压铸老pu认为技术壁垒主要在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上游的材料,即核心免热铝材料,有一定的专利门槛和技术门槛,第二部分是上游的压铸机,产能有限,而能生产大吨位压铸机的厂商非常少;第三部分是压铸企业的know-how,即工艺和数量度导致良率的区别。

图片

所以自然地,相关的投资机会也要从这三个壁垒较高的环节去找。比如材料环节仅有一个上市公司。而压铸机环节国内绝对龙头在港股上市,另外伊之密也有布局。中游压铸商环节公司相对更多,龙头文灿和特斯拉有深度合作,技术积累和产品序列上都有优势,广东鸿图在压铸工艺、压铸设备、铝合金材料等本身积累比较深厚,客户也包括了通用、菲亚特-克莱斯勒、沃尔沃、日产等等。

总体而言,一体化压铸目前是从1到N的阶段,对应了产业周期的成长期,全行业渗透率预计从今年的3%提升至25年的30%以上,属于老pu“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评价体系里面的好生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