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故乡往事》————闹心的盐碱窝 作者:王礼民

 作家文坛 2022-09-06 发布于河南

       “牛王庙,碱生窝,年年春上像下雪,地里种啥啥不成,成年吃不上个净面馍。村有女不嫁牛王庙,光棍汉子特别多。”

  这是当年流传在我们村周围十里八村的一段歌谣。“碱生窝”,也就是“盐碱窝”。其实,盐碱地在我们附近的许多村庄也都有,但是,像我们村那么集中、那么严重的却不多见。

  给你说吧,每年春节过后,二月初始,村子周围的地里简直就像着了魔似的,突然间就从地里冒出大片大片的盐碱来,白花花一片。真的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大地落满梨花白。令人望去,茫然失落。

  在我们那儿,村里开春的第一件农活就是敛“盐碱土”。我记得,在我5,6岁的时候我就跟着家人帮着干这活,一家人老老少少拿着铁锹,背上粪箕子,推上独轮车,如同愚公移山般的来到田间地头,敛的敛,(把从地里冒出来的盐碱土铲除掉),背的背,运的运,集中运到路边地头。到了生产队时期,正如《朝阳沟》戏里唱的:咱队里一敲钟,大街上,来集中,男女老少齐上阵,全队里拧成一股绳,盐碱地里显本领。

  由于盐碱的原因,在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前,生产队里的庄稼从来就没有长好过。种下去的庄稼刚刚从地里冒出头来有的就被盐碱夺去了生命。即便多次补种依然如得了疥疮的瘌痢头,东少一片,西缺几垄。即使成活了的庄稼也是长得瘦弱不堪,勉强维持着生命,到头来,一亩地至多能收200多斤粮食,有的甚至还收不到100斤。每年的夏季,队里每人只能分到10斤左右麦子。有一年,也只分到5斤小麦。从夏收到秋收,几个月的时日,靠这5斤小麦咋过日子,只能靠野菜来勉强维持生活。

  在我小的时候,我们村里做“小盐”的特别多,那时候,由于“大盐”(井水盐和海盐)比较贵,也比较少,在好多农村地区都吃的是“小盐”,“小盐”就是利用盐碱土制作的。

  用盐碱土制作“小盐”,我们村子可说得上得天独厚,连我们小孩子都会。在一块平地挖出几道沟槽,上面铺上荆条编制的条笆和席子,将盐碱土在上面四面垒起水池,住满清水,前头挖一只接盐碱水的地缸,用来收集盐碱土过滤的盐碱水,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卤水”。卤水呈现紫红的颜色,犹如浓浓的酱油。人们将“卤水”倒入一个用瓦片铺制的晒场,有太阳自然曝晒。如果遇到好天气,一周左右水汽蒸发,留下来的淡黄色的粉末就是“小盐”。

  我记得,我们小孩子经常跟着大人赤脚跳进晒场里趟水玩,大人们也都是赤脚来来回回的趟,加快水分的蒸发。那时间,没有胶皮靴子,即使有,也舍不得花钱去买。我们小孩子不听大人的劝阻,结果,细嫩的皮肤被“卤水”蚀得生疼,吓得我们急忙跳出水池外,引来大人的一片笑声。

  “咋样,好玩吗?”有人问。

  “哎,有能耐你们别出去呀。”有人在挖苦我们。

  我们啥也顾不上说,赶紧跑到水坑边去洗脚,然后跑到寨墙去玩别的。

  现在想起来,那样制作的“小盐”很不卫生,我就亲见盛接“卤水”的地缸里常常有被淹死的老鼠、蝼蛄、蚰蜒、青蛙之类的东西。还有,这种“小盐”,没有经过提炼,其中含有一定的有毒矿物质芒硝等,食用多了会中毒。不过,盐这东西人的摄入量很少,也就不会产生什么立竿见影的不良效果。可是,那时的人们,根本不管这些,只要能吃、省钱就行。

  由于土地盐碱,粮食产量很低,村子穷得出了名,村里有很多的光棍汉娶不到媳妇。记得有一位本家族的兄弟,人长得不错,也吃苦能干,媒人也多次上门来提亲,可是,女方一听说是牛王庙的,就是不答应。媒人再三说男方家里过得不错,孩子过去之后不会受苦,才终于说服女方家长同意到家来相一相(看看)。得到这个消息,简直愁了他家的大娘。家里缺这少那,让人家来看什么?最后想的法子只能是东拼西凑地去借。不仅借了半截村子的粮食,还借走了我家的桌椅板凳;我的一条蓝色条绒的裤子和草绿色的上衣也穿在了那位弟兄的身上,最终成就了一桩姻缘。后来尽管真相大白,但生米做成了熟饭,加上女孩对族弟也还喜欢,也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拐棍柱走。类似的情况多有其例。我记得,直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我们村子年龄在30岁左右的光棍汉不下2、30人。直到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制度以后,村里的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他们才陆陆续续地娶上了媳妇。

  时间过得太快了。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说来也奇怪,自从土地责任承包以后,村里的盐碱突然变戏法般的不见了,从前一亩地打不了200斤粮食的盐碱地竟然变成了高产田。1980年,妻子和三个孩子那时都在老家,我家也分得了10多亩地。记得有一年我利用暑假回去,家里收的麦子多的几乎没处放,那时还兴交公粮和爱国粮,到粮站卖粮食竟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时当天都无法卖出去,竟然出现了卖粮难。村里的老人都说,活了7、80岁也没见过这么多的粮食。大家都很是纳闷:这地里的盐碱都去了哪里了呢?

  如今的故乡,以前低矮的土屋不见了,乡亲们住进了自家的小楼和洋房;街道全都硬化铺了水泥、柏油;家门口停放的是机械化的农具和电车、轿车;光棍汉也不见了,“牛王庙盐碱窝”的帽子被彻底甩进了太平洋。

  如今,在我们村子的西边,德上高速公路飞架南北,枣曹省级公路纵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村后新修浚的东鱼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庄稼香两岸,环境格外优美。尤其是我的那位本家弟弟承包大量土地建成的“天一农场”,不仅百亩苹果园生产的无公害“天一苹果”深受人们的喜爱,还远销外省各地;而且“天一农场”也已成为集果蔬产销、农产品加工、田园观光旅游的乐园。

  偶尔回一次故乡,看到眼前的一切,不由得不令人发出感叹:这个时代发展变化真的是太快了、太大了。我衷心祝福由“盐碱窝”托生而出的我的家乡变得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美好。

作者简介:王礼民 ,籍贯山东菏泽,新中国同龄人,省直机关退休。曾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爱好诗词杂文写作,喜欢书法摄影等。有各类体裁的文章及诗词在报刊发表,有些杂文并获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