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今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

 阳光贝贝海清清 2022-09-07 发布于青海

     [爱心] 痛    风

如今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

痛风在全球发病率为1%-4%。改革开放前,国内痛风的发病率不高。近40年的痛风发病率逐渐升高,与城市化、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生活习惯改变有关。目前中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而且呈年轻化趋势,男女比例为15:1,男性的好发年龄为20岁-55岁,女性的好发年龄为40岁-60岁。

在全球范围内,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人数呈逐年稳步增长态势,202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人数约为9.3亿人,同比增长5.68%,预计将在2022年突破10亿人。

2016-2022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人数及增速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极易引起的并发症包括高血压、脂肪肝、慢性肾病和心脑血管等疾病。据调查结果发现,超过20%的患者已经出现肥胖、高血压的并发症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是影响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严重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会导致慢性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人数约为1.7亿人,预计到2024年将持续增长达到2亿。

然而,人们对于痛风的认识非常浅薄“啤酒+海鲜=痛风=关节痛"将痛风仅与某几种饮食和单一症状混同起来,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人们通常缺乏正确的应对手段!

痛风,特别痛,会间歇性的发作,关键是,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痛风的后果不亚于糖尿病的后果。痛风持续下去,首先会导致肾功能下降。

痛风痛的表现是尿酸结晶,结晶是非常微小的结晶体,进入肾脏,并在肾小球的肾小管中积存,会损伤肾脏,造成肾炎,甚至肾衰竭,尿毒症。

如果,尿酸结晶停留在心血管部位,比如冠状动脉,会造成痛风冠心病。同时,痛风经常在关节部位,指关节,软骨组织部位,慢慢累积,慢慢形成炎症,变形,形成终身残疾。

那么,痛风是怎么形成的呢?

痛风的前身是高尿酸血症,当血液中的尿酸的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形成尿酸结晶,又称痛风石。

尿酸的来源是体内的嘌呤,人类之所以有遗传,就是因为有嘌呤,身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老细胞死亡,会产生很多的嘌呤。

第二个嘌呤的来源是食物,豆类、海鲜中比较多。

嘌呤如何变成尿酸的呢?最重要的环节在肝脏,在肝脏当中,嘌呤经过代谢,变成尿酸。

引起肝脏代谢功能障碍,导致尿酸过多的首要原因,是肝脏解毒压力太大。这时,肝脏功能受损,引起酶的功能失常。比如,熬夜、情绪不好、体内有过多的累积的毒素。

尿酸是一把双刅剑,尿酸在体内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抗氧化!

尿酸经过肾脏排出体外。细胞死亡的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嘌呤,在肝脏中代谢形成尿酸,肾脏无法及时排出体外,造成血液中尿酸过多,形成结晶体。

如果,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嘌呤,同时,肾脏又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如果,嘌呤在肝脏的代谢过程中缺少酶,产生过多的尿酸,如果肾脏功能减弱,导致尿酸排泄减少,如果这个人又经常抽烟喝酒,情绪低落,导致体内的氧化压力特别大,身体会主动留下更多的尿酸去对抗氧化的压力。

医院的药物治疗有二大类,一种是模仿身体某种化合物的功能,干扰肝脏的氧化过程,减少尿酸的形成,看似痛风控制了。

第二类,针对肾脏,促进肾脏排放尿酸。但这二种方式,都没有解决肝脏酶的问题,没有解决肾脏的排泄问题,只是治标不治本。

我们的健康干预是调整:代谢。

先了解导致细胞死亡加速的原因有:

1.慢性疾病。

2.身体氧化压力特别大,熬夜,情绪不好,吃垃圾食品,体内毒素过多。

3.过度运动。

如何调理痛风?

食物中,选择营养全面均衡的食物。

增强身体的抗氧化能力,补充新鲜的蔬菜水果汁,维生素,花青素等植物素,补充抗氧化的营养物质,VC,VE,VA等,支持身体抗氧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