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对活血药剖析 作者/李克绍 桃仁味苦性润,红花味辛性散,二药合用,濡润行散,善于活血通络,适用于周身经络血液干枯,运行不畅者。 乳香苦温,辛香走窜,没药苦平,散血消结,二药合用,善于消肿止痛,以血郁证见肿痛,或将成疮痈者,为其所长。 莪术苦辛,破气中之血;三棱苦平,破血中之气,二药合用,气行血散,宜于血郁气滞成块,或兼有胀感者。 灵脂气臊燥湿,善治痰涎夹血成窠;蒲黄性滑利水,善能活血消瘀,二味合用,宜于水血混杂者。 水蛭咸苦,虻虫味苦,二味合用,一飞一潜,血肉有情,能腐善蚀,宜于死血湮瘀,成癥成瘕者。 桃红、乳没、棱术,都是一苦一辛相配伍,辛散苦降,相济成功。 灵脂、蒲黄,虽然不是苦辛合用,但灵脂气臊,臊以气胜,近于辛,也能散;蒲黄甘平性滑,滑亦能降。 至于虻虫善飞,飞者近于散;水蛭善潜,潜者近于降,也都是散与降相济成功。 正由于这些活血药配伍起来有濡润、消肿、消胀、止痛、燥痰湿、破癥瘕的不同特长,所以我临床采用活血药时常是这样: 心绞痛有胀闷感者,方中配入三棱、莪术; 跌打外伤,配入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亦可用; 痈肿作痛,则专门配入乳香、没药; 胃脘痛和产后腹痛,常配入灵脂和蒲黄; 肝脾肿大,或其他癥瘕积块,多用三棱、莪术,不效者再选用其它虫类药。 总之,活血化瘀诸药,有其共性,但各药也有其特性。血结、血瘀的情况不一,从部位来说有浅表或较深的差别。此外还有夹痰或不夹痰,结硬或结而未硬等等。因此,有的药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也有取其专长而绝不能代替者。下面几个单方,就属于不能代替者。 1、《海上方》唇干裂痛,桃仁同猪脂捣涂唇上。 2、《本事方》有士人妻,舌忽胀满口,不能出声,一老叟教以蒲黄频掺,比晓乃愈。 3、《保生方》上气喘急,蓬莪术15克,酒一盏半,煎服。 (按:这是肺胀气喘,肺络郁血,症见口唇紫绀者。) 李克绍医学全集 ![]() 李克绍先生,字君复,晚号齐东墅叟,山东牟平人。生于 1910年,卒于 1996年,享年 86岁,是著名的中医学者、伤寒论学家。父亲自 20世纪 50年代起,任教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山东中医学院),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仲景学说委员会顾问,全国首批中医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生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早年做小学教员的父亲,靠深厚的国学根基,自学中医,终成一代大师。 本次将李克绍先生一生著述以全集形式出版,其中,《伤寒论讲义》《伤寒解惑论》《胃肠病漫话》《医论医话》《医案讲习录》《中药讲习手记》单册出版;将《伤寒串讲释疑》分为《伤寒串讲》《伤寒百问》,首次以单本形式出版。 |
|
来自: 善德rbgs91lsju > 《中医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