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 | 罪与罚(一)

 坤德拉 2022-09-07 发布于江苏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当阅读由外文翻译过来的作品,遇到轮番出现的眼花缭乱的人物名字时,我常常会陷入与某一段情节对不上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从初中做英文的阅读理解开始,那无疑是我困扰已久的问题。

英语翻译的品,人物的名译也好,音译也罢,我大体可以应付,没有理解上的障碍,偶尔遇到几个生僻的名字,基本上能够将人物本身与情节进行适当的匹配,不至于到张冠李戴的地步。当然,对于俄语翻译的作品,就不一样了。

无论是现实中,还是作品中翻译过来的俄国名字,于我而言,无疑是噩梦,这也是我多年来不曾真正鼓起勇气,阅读俄国伟大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说妄图弄清楚百年孤独里面的人物名字才是噩梦,但对我来说, 读一下奥里雷亚诺· 布恩迪亚、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丽贝卡,显然要比彼得彼,彼得洛维奇和阿尔卡季·伊凡诺维奇·斯维里加洛夫要顺口的多。《罪与罚》在读到将近三分之一时,我才试着对可怜的拉斯科尼科夫来一次稍微正式的发音。

昨天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诞辰200周年纪念日,我错过了发布文字的最佳时机,但也没有什么,100多年来纪念陀氏的文字多如牛毛,并不缺我一篇,再说,我也没有打算就陀翁本人说些什么,谈的主要是《罪与罚》这部作品本身。

坦率的说,自打六月的某天从书店买回那本发黄的《罪与罚》之后,我并没有立即要读的冲动,不知道是受有关陀氏的作品解读传言影响,还是暂时没有找到阅读的感觉,总而言之,在从书店带回来之后,我就彻底把它同也是从同一个书店淘来的其他书扔在一起,有一段时间没有再碰它。

直到某个晚上,在弄完ERIC的作业之后,或者给小鸡换食之后,我觉得实在无聊,才想到不久前收入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于是就翻箱倒柜的找出来看看。

第一次读陀氏的作品,我来来回回看了将近两个月,进度很慢,超过了读《苏东坡传》的速度。不过,这两本作品严格来说,很少放在一起来谈论,虽然都是出自名家之手。想必因为“我”这个偶然的因素在,原本属于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作品,才有了一个奇怪的对比关系。一本是人物传记,基于历史记录,另一个是虚构的故事,源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离奇的人生经历,两本作品带来的情绪和感受完全不同,所表达的意象千差万别。这种区别,当然离不开题材本身,与各自书中的人物境遇有关,其次是作者的表现手法,间或也可能引入了作者自身独特的生活经历等。

读罪与罚,给我最明显的感受是,在这部大部头小说中常见大段大段的心里描写,大量的独白,哪怕对面没有一个人,以及大段大段的对话,作者轮番安排出现的角色会对着理想的倾诉对象,进行无休止的倾诉,通过对话来进行剧情推进,尤其是拉斯科尼科夫在杀死房东老太太之后的异常表现。但对我来说,这些独白和心理描写未免显得过于啰嗦,若没有足够的兴趣和耐心,很难能说服自己继续读下去,但这无疑又是陀氏的高明之处,他对这样的场景描述信手拈来,高明的读者不应错过。

看看他如何描写两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吧,在那场马美拉多夫与拉斯科尼克夫初次会面的酒馆,有多少一连串的对话。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人,在被妻子打了之后,头破血流在跟他一样邋遢的酒馆里喝酒时,突然遇到一个看起来不那么怀有恶意和嫌弃自己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还有一点傲气,怎么能拒绝不让他们两人一起喝一杯酒,何况是带着醉意。

当读到马美拉多夫出场的章节,听到他在酒馆里像拉斯科尼科夫讲述他悲催的命运,说到他可怜的索涅奇卡,暴脾气的卡婕琳娜 伊凡诺夫娜,马美拉多夫眼睁睁看着他的索涅奇卡为了维持家庭生活不得不从事本不应符合她那品行的工作,真是令人悲痛欲绝。到那个时候,文中的俄国名字,也不是一个多么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实在感觉有理解障碍的时候,我潜意识里就把那个长长的名字换成熟悉的张三或者李四。这并不影响阅读体验,就是在读一出悲剧的时候,略显滑稽。

从这样一部现实主义大作中,我感受到的是陀氏用笔老道,对待作品中角色命运的安排异常狠心,哪怕在描述一个处于落魄的小公务员的境遇,也丝毫不放过一个落井下石的机会,甚至从上帝的角度再踩上一脚,直到把人写死,作者才罢甘休。马美拉多夫的境遇令人震惊,我不禁想到,前段时间新闻说某货车司机在遭遇查违章时,因被查到违章,要罚款几十块钱而喝农药自杀,我不自觉的将火车司机的悲催命运几乎等同于马美拉多夫,这个只有在国外小说中才出现的场景,竟然有颇为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出现和异常,令人着实震惊。

那会拉斯科尼科夫陷入痴狂的境地,面对卢仁不免过于激动,谋杀女房东的情节未免荒唐,这样的设计和想象,我是断然想不出来的,虽然男主饱受经济痛苦,但逻辑稍显牵强,而且在警局里几乎被一个警察戳穿,他已经处于或者接近歇斯底里的境地。

接下来卡捷琳娜伊凡诺夫娜将要准备的丧餐,乱哄哄的现场,而卢仁突然造访,当面指认(这里用冤枉或者直接用栽赃,更为合适)索妮娅偷了他的一百卢布,将剧情引到了新的高潮。我想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想到马美拉多夫的丧餐仪式会走到这种田地。卡捷琳娜林娜,伊凡诺夫娜,为了她试图保留的曾经作为上校女儿的面子,强撑到这里,居然塌了,一塌糊涂。

丧餐过程杯盘狼藉,不是吃的杯盘狼藉,而是从开始的吵吵闹闹,一直到最后的吵吵闹闹,这个丧餐被安排的乱七八糟,期间产生的意外一个接着一个,死者之后众人再次见面的场景异常混乱。仿佛死亡之后,对作者笔下的人来说,不是一个严肃事情的结束,而是展现出生活滑稽的一面。在那个非比寻常的丧丧餐中,可怜的索尼娅到底如何脱身呢?拉斯科尼科夫会用什么手段来帮助她?那个愚蠢的女人又如何收场?

那些前来参加丧餐的宾客,惊讶的看到索尼娅被卢仁冤枉,只是一时尚无法完全分清楚孰对孰错,其中有几个已经喝的东倒西歪,他们对于发生在丧餐上的混乱和吵闹漠不关心,只有少数几人一直盯着索尼娅和卢仁。

事情发展超出众人的意料,这个可怜的孩子,只是比其他几个孩子稍微大一点点的孩子,接下来到底怎么样,谁也说不上来,时间和空气似乎静止在那里。拉斯科尼科夫虽然在为索尼娅的悲催命运暗叫不平,但手上又没有更好的证据,若没有其他情况出现,这对索尼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个柔弱的苦命的女子,在父亲惨死之后,自己第一次暴露在众人面前,被粗暴的宣布名誉和道德扫地,这对她来说,比死亡更令人绝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