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话中的动词同义词​ (七之三)/ 作者:陈永生

 realjet 2022-09-08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图片


上海话中的
动词同义词

陈永生


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

在语言实践中,词义完全相同的不多,大部分为相近的,统称同义词。

本系例分四个篇章来讨论上海话中的同义词,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其他词性的。

本篇是关于动词同义词的。

动词,就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谈上海话中的动词同义词。

图片

前文回读:

(七之一)

(七之二)

 (七之三)

二、上海话对普通话

(上)

以上我们讨论的是双方皆为上海方言的同义词,接下来要讨论的是上海话与普通话所对应的同义词,即一方为上海方言,而另一方为普通话词语。当然,这些普通话词语在上海话中也在广泛使用,但发音却是上海话。

图片

下面,我们按上海方言词语的音节分类,逐一例举。

(一)单音节(上)

我们知道,单音节词居多,是古汉语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样,在上海话的动词中,也是如此,下面,我们例举单音方言动词一百余。

图片

1、牙(nga 上声):细啃。例如:

“芒果核浪还有眼肉,要牙脱一歇。”

2、生(sang 去声):添。例如:

“两棵树浪生根绳子,好晾衣裳。”

3、轧(ge 入声):有数义。

A、挤压

轧扁头、轧闹猛、轧一脚、轧煞老娘有饭吃。

B、结交

轧道、轧朋友、轧姘头。

C、核查

轧账、轧勿平。

图片

D、卡住

轧牢、轧勿牢。

E、碾压

轧花、轧米、轧煞人(车碾)。

F、揣测

轧苗头。

除此之外,还有些特殊的用法。例如:

“昨天在护龙街上轧户口米。”(《姑苏春》)

这里的“轧”,是“挤拥”的引申,指“在拥挤中争购”。

图片

4、呆(ngai 阳平,读若“艾”):楞。例如: 

“看到侬迭副落汤鸡个样子,我呆脱了。”

“听伊讲出搿种闲话,我呆了一呆。”

5、死(xi 阴平):走、滚。例如:

“你倒还会死进我的门的?”(《上海滩》)

“死进去。”(甬剧《呆大烧香》)

6、汏(da 阳平):洗。

《简明吴方言词典》:

动词。洗:~菜 | ~衣裳 | 红脚桶里~个浴。(越剧《劲亲家》)◇《广韵 · 泰韵》:“汏,涛汏”,徒盖切。《吴下方言考》:“吴中以略浣为汏。”

图片

7、夹(ge 入声):有三义。

A、旋转

“夹魔方,其实就是一种熟能生巧个技艺。”

方言词语有“夹频道”,属比喻。例如:

“算了,勿要再讲下去了,快点夹频道。”

B、调配

“ 三黄鸡个夹调料,是老有讲究个。”

C、伙同

“读初中个辰光,朱庆樑每天早浪来夹我一道去学堂。”

图片

8、延:渗水:例如:

“隔壁打翻镬灶水,要延过来。”(《沪谚》)

9、行(ang 阳平):时兴、流行。例如:

“喇叭裤,现在勿行了。”

“故歇也新行出来。”(《海上花列传》第17回)

10、伏(bu 阳平):孵。例如:

“母鸡伏小鸡。”

《广韵·宥韵》“伏,鸟抱子”,扶富切。

11、伛(ou 去声):曲背。

《简明吴方言词典》:

动词。使身体弯曲;只见有个人~下腰在月季花丛里剪着花。(《姑苏春》|坐带起~倒爬起理稻柴。(《甬剧《赠兰花》)◇《广韵·麌韵》:“伛,不伸也,尪也;荀卿子曰:周公伛背”,于武切。

12、壳(ko 入声):鼓起,一般指东西晒干后。例如:

“硬板纸拨太阳晒过,当中会壳起来。”

图片

13、抄(去声):用匙取。

上海话中的“抄”,原为名词“匙子”,引申为动词“用匙子取物”。例如:

“虾仁小,筷子搛勿着,还是用抄来抄。”

14、睏(阴平):睡,如“睏觉”“睏着”。

也作“困”。例如:

“昨夜一夜天咿勿曾困,困好仔再起来,起来一埭末咳嗽一埭,直到天亮坎坎困着。”(《海上花列传》第19回)

《嘉定县续志》:“困,俗言卧也。”

15、作(入声):有二义。

A、 闹腾。例如:

“伊拉个小毛头老作个。”

B、折腾。例如:

“介好个工作,拨伊自家作脱了。”(介:这么)

图片

16、别(入声):有三义。

A、掉转

a、具体的

“二房东一看苗头不对,别转身就逃。”(独脚戏《七十二家房客》)

b、抽象的

“解释了半天,伊脑子还是别勿转来。”

B、扭折

a、折

“哪怕爬穿脚底'别’断腰,哪怕跌破头皮鲜血漂。”(评弹《白毛女》)

b、扭伤

“耐个脚跌坏仔,我个脚别脱仔。”(《海上花列传》第37回)

C、比(高下)

“伊老来持个,我哪能别得过伊?”

“吾倒要搭俚别别苗头勒。”(《海上花列传》第12回)

17、宕(阳平):拖延。例如:

“迭桩事体勿急,先宕一宕。”

图片

18、拆(ce 入声):排泄。例如

“九个人吃了十三只鸡,结果拆煞快。”(评弹《战火中青春》)

常见的有:拆水、拆污、拆屁,等等。

另,方言词语有“拆烂污”,指“做事马虎、不负责任”。例如:

“勿管做啥个事体,侪勿好拆烂污个。”

而后引申为“胡搞乱来”。例如:

“两国反动派向两国人民撒了许多谎,拆了许多烂污。”(《毛泽东选集 · 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

图片

19、跔(gou 阳平):蜷曲。例如:

“冬天介,老人常庄会冷得起来。”

《说文解字》:“天寒足也。”段玉裁注:”者,句曲不伸之意。”

方言词语有“头缩颈”“脑”。例如:

“隔壁个'毛脚’第一趟上门,老拘束个,有点头缩颈。”

另外,,还可指物的“蜷曲”。例如:

“晒干个衣裳会起来,要拿电熨斗来烫烫平。”

图片

20、拨(be 入声):给。例如:

“亦呒啥,加两钿就加两钿末哉,决定拨伊两千块!”(《杂格咙咚集》)

“我大饼日日吃惯盖,奈勿拨,搭我搬场。”(独脚戏《七十二家房客》)

《嘉定县续志》:“俗谓以物与人曰拨。”

21、戤(gai 阳平):斜靠。例如:

“睏觉前,先勒床背浪戤脱一歇。”

方言词语有“戤牌头”。例如:

“伊自家呒啥花头,混得好,侪是戤伊拉爷个牌头。”

“文学研究会提倡'人生派’艺术,却並沒有做出成绩来呀!用一句上海俗语,便是'戤牌头’而已!”(《茅盾文集 · 话匣子》)

图片

22、捣(去声):击。例如:

“拳击别人面孔,上海人也叫'捣皮蛋’。”

23、拗(ao 阴平):折、掰。

A、弯折。例如:

“他很想即刻揪住他,拗断他的竹筷,放下他的辨子。”(《阿Q正传》)

《吴下方言考》:“吴中谓折枝为拗。”

《相城小志》:“折物曰拗。”

而后,再由实物的“拗断”引申为各种关系的“分裂”“断绝”。例如:

“朋友谈了三年,最后还是拗断了,可惜。”

B、掰开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呐喊 · 药》)

图片

24、拍(pe 入声):分开。例如:

“太极拳里向,有勿少动作要求两腿拍开。”

方言词语有“拍脚 ”,即两脚向外,也叫“外八字”。例如:

“伊走起路来有点拍脚,勿大好看。”

25、杭( ang 阳平):有二义。

A、支撑、招架。例如:

“今朝夜里要加班,侬杭得牢伐?”

“迭点困难,我杭一杭就过去勒。”

B、尝。例如:

“我格好姆妈,刚刚'察辣’一记,我味道已经杭着哉。”(评弹《白毛女》)

图片

26、话:说、讲。例如:

“侬勿晓得末,我话拨侬听。”

“老大人,你话我落后,我表现在啥地方?”(越剧《一日千里》)

动词“话”,为古汉语的遗留,在粤语中更有体现。

27、呼:吸。例如:

“你们三五牌香烟呼呼,我们工人饭也呒沒吃。”(《上海民间故事选》)

28、闸:有三义。

A:监视。例如:

“老公觉着老婆外头有花头,葛咾常庄闸闸伊。”

B、撞见。例如:

“伊搭姘头荡马路,呆呆交拨自家老婆闸着。”(呆:读若上海话“艾”。)

C、闪。例如:

“路灯老暗个,勒猛生弄堂口闸出一个人来。”

图片

29、空(阴平):欠。例如:

“外加多必大一个人吃饭,所以又空了些债。”(沪剧《阿必大回娘家》)

30、笃(do 入声):微火慢煮。例如:

“蹄膀勿容易酥,要多笃笃。”

方言词语有“腌笃鲜”“萝卜笃肉”等。例如:

“'腌笃鲜’是本帮菜,摆咸肉、鲜肉、冬笋、百页结勒一道烧,属于汤菜结合。”

“侬只小鬼勿识相,阿是想吃'笋笃肉’?”(你这个小孩不听话,是想挨敲头之揍吗?)

31、嗍(so 入声):吮吸。例如:

“勿管是小囡奶,还是大人螺蛳,才要用点力道个。”

《集韵·觉韵》:“嗍,《说文》:吮也”,色角切。

图片

32、拷:有二义。

A、拷(去声):买,即“打酱油”中的“打”。例如:

“你上回去拷一斤油,只齐肩胛;我去拷就齐瓶口。”(评弹《孟老头》)

B、拷(阴平):排水。例如:

“船舱进水了,快点拿伊拷出去。”

方言词语有“拷浜”“拷浜头”。

33、掗(wo 去声):硬行塞奉。

《简明吴方言词典》:

掗:动词。硬把东西塞给对方或卖给对方:(美娘)将银子~在秦重袖内,推他转身。(《醒世恒言》第3卷):莫笑区区夸口,自有一班人拼命将洋钱~给我用。(《歇浦潮》第52回)◇《嘉定县续志》:“俗谓强与人者曰掗。”

 (以上为引文)

也可指事。例如:

“迭桩事体是我掗伊个。”

34、挺(阴平):剩。例如:

“老娘节约,吃个侪是阿拉迭眼小人吃挺下来个。”

图片

35、垓(阳平):反胃、打嗝,食物、气体从胃里反出来。例如:

“我胃勿好,常庄垓酸水。”

方言词语有“打垓”。例如:

“吃饭辰光吸进冷气,有可能会打垓。”

36、 挑:有二义。

《简明吴方言词典》:

动词。❶挖:~荠菜|~羊草。❷使人得到便宜;使人有利:耐要挑挑我,作成点生意好哉。(《海上花列传》第48回)|好好,七千块就七千块,~侬发财。(独脚戏《拉黄包车》)

图片

37、眇(miao 去声):斜视。例如:

“新嫂嫂拿眼睛眇了他一眇,也不说别的。”(《官场现形记》第8回)

《五方元音》:“眇,翕目微睇也。”

38、香(去声):吻。

A、单方的,如“香面孔”。

B、双方的,如“香嘴巴”,也叫“打开水”,源于英语kiss。

另,“香鼻头”中的“香”,是“碰撞”的意思,“接吻”的引申义,属比喻。例如:

“迭个赤佬弗要是神经病?倘然搭吉普卡香起鼻头来末倒霉哉!”(《杂格咙咚集》)

“火车翻跟斗,电车香鼻头,公共汽车额角头,三轮车夫触霉头,黄包车夫癞痢头。”(旧时上海小调)

也作“相”。

图片

39、沥(li 入声):漏尽、泌干。例如:

“汏菜后,要拿水律律干才好炒。”

“炒虾仁前,一定要律干,否则会爆油镬。”

40、匍(bu 阳平):蹲。例如:

“人就匍下来,面孔贴在墙上,侧耳静听。”(评弹《种子迷》)

《广韵·屋韵》:“匍,匐伏,伏地貌”,房六切,又蒲北切。

也作“逋”。

《简明吴方言词典》:

动词。❶鸡禽蹲在窩里:迭只鸡讨~了。◇《吴下方言考》:“吴谚谓鸟蹲未宿曰逋。”❷也指人蹲在地上或坐在地:一个小囡~勒拉地浪哭。

41、迸(bing 阴平):有二义。

A、抑止、忍耐。例如:

“我实在是勿能动了,走都不能走,迭能一迸,迸仔两分钟。”(独脚戏《水淹七军》)

B、崩出。例如:

“迸了一会,迸出了半句话。”(评弹《刘胡兰就义》)

图片

42、洵(heng 阴平):擤,如“洵鼻涕”。

《吴下方言考》:“洵,吴音读若很。……吴中谓手捻鼻出涕曰洵。”

43、垦(去声):寻找。例如:

“侬勒勒大橱里垦啥物事?”

“ (姚喜春)垦出八个小钱文。”(叙事吴歌《林氏女望郎》)

44、绗(ang 阳平):缝。 

《简明吴方言词典》:

动词。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及所絮的棉花等:~被头|~棉袄。◇《广韵 · 映韵》:“绗,刺缝”,下更切。

45、响(阴平):出声。例如:

“啥人是刘胡兰?大家全勿响。”(评弹《刘胡兰》)

“那女眷吃了亏,只得打落牙齿望肚里咽,再也不敢响起。”(《何典》第6回)

图片

46、挫(cu 阴平):磨擦。例如:

“惯脱一跤,皮肤挫破脱,滋水渗出来。”

47、翁(ong 去声):聚挤。例如:

“疫情期间,大家勿要翁了一作堆,更加勿要翁来翁去。”

48、倴(beng 阳平):刨挖。例如:

“恶有恶报,坏人祖宗个坟墩头会拨人家倴脱。”

“我和你无亲又无戚,为何截树要倴根。”(锡剧《双推磨》)

49、烊:熔化。

《简明吴方言词典》:

动词。❶熔化金属:~锡。◇《玉篇》:“烊,炙也”,亦章切。❷(雪等)溶化:雪烊哉。

图片

50、畚(beng 去声):撮物。

《简明吴方言词典》:

动词。用畚箕撮物:~垃圾|~土|~豆子。◇《吴下方言考》:“吴中谓以箕运物为畚。”

51、掴(gua 入声):掌击耳际。例如:

“听到提起那件事情,谭玉甫被旷畸原掴过的那半边脸颊又觉得麻滋滋地发起热来。”(《姑苏春》)

《集韵·麦韵》:“掴,批也”,古获切。

《吴下方言考》:“吴谚谓撑耳为掴。”

引申为泛义上的“打”。例如:

“小人作,恨起来拿伊掴脱一顿。”(拿:把)

也作“刮”。

图片

52、掏(dao 阳平) :寻觅选购,一般指旧货。例如:

“(这只扇坠)是在旧货摊上掏得来的。”(评弹《玉蜻蜓 · 看龙船》

《广韵·豪韵》:“掏,掏择”,徒刀切。

也作“淘”。

53、掮(jian 阳平):是个多义词。

A、扛。例如:

“我凭力气掮行李,啥事体要拜老头子呀。”(滑稽戏《三毛学生意》)

B 、举。例如:

“马上整队出发,掮着横幅,……兜了一个大圈子。”(《上海民间故事选》) 

图片

C、抬出。例如:

“(王吃血)尽管怕吃眼前亏,但是还装着硬骨头,掮出了他的靠山。”(《上海民间故事选》)

方言词语有“掮牌子”。例如:

“上海话中的'掮牌子’,就是普通话中的'拉大旗作虎皮’。”

还有“掮木梢”。例如:

“大娘!你不能叫我来掮木梢。”(锡剧《红色的种子》)

《相城小志》:“掮木梢,受人哄骗。”

也叫“扛木梢”。

图片

【以上为七之三,待续】

图片

(配图来源:“唐超”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