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渭生:民心向天(电影文学•连载之三)

 温馨微语 2022-09-08 发布于江苏




/解渭生

03


一九五九年冬。

一辆装满稻谷的车驶向粮站。

一排排一队队挑粮的人挑着粮走向粮站。

憨子挑着粮走向交粮处。他步伐缓慢,肩上仿佛挑着的是一座在山。

大牛:憨叔,我们家半缸都空了,可不能再交了。

李石山:是啊,不少社员在饿肚子。

憨子放下担子,闷声抽起烟,缕缕烟雾在沉闷的空中飘荡。

一张张愁眉苦笑的脸。

画外音:憨子队,每亩粮产二千八百斤,应交给国家三十八万斤。

李石山:一粒口粮不留,也不够上交数。

大牛:憨叔,都是你瞎报的产量。

憨子不说话。满脸的愧意从心里往外冒。

李石山:怎能怪你憨大叔,被逼得啊!

憨子:怨我没坚持住,你们怪我吧!

群众:队长是被逼的啊!不报能行吗?

一群众:你没看到那天王书记那种杀气腾腾的样子?

李石山:就是报亩产一百斤我们也是没粮吃。高征购是座扛不动的大山。

寒风猛起,打着寒颤的送粮人无精打采的慢吞吞走在回家的路上。

雨雪越下越大,风也越刮越猛。

秋花:都是冬天了,冬天还下这么大的雨,真是少有。

憨子:噢,飞起雪来了,这天啊,给我们送难来了。

雪花纷飞

李石山走进憨子的家。

李石山:好多人家都断粮了,咋办啊?

秋花:我们家米缸里米不到十斤了,这日子还咋过?

憨子闷声抽着烟,仿佛在一夜间他变得苍老了。烟雾迷漫一屋。

李石山:现在全村只剩下队屋里那八九千稻了。

憨子:要是这几天天晴,那稻早让粮站拉走了。

大牛和另一群众闯了进来。

大牛:憨叔,我们把那粮分了吧,等几天晴了,粮站的车来了,我们全村都要饿肚子了。

一群众:是呀,事不宜迟,队长,你要当机立断呀!

憨子:都别说了。

憨子突然站起,他果断把手一挥。

憨子:走,把队屋里粮分了!

队屋前。夜沉沉,我们只能看见十多个男女青壮年带着稻筐的身影,他们中更多的是带着麻袋,在寂静无声中他们依次走进队屋。随后带着稻走出屋。

憨子:记住把粮藏好,要多藏几个地方。

李石山:那是保命的,记住憨子队长的话。

憨子:你老也回家吧。

憨子走出队屋,他点着火把。

烈焰腾起,火光熊熊,火映红了憨子苍老的脸。

队屋的木架在大火中倒下。

憨子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直到大火烧到他身边时,他才迈着沉重的步子离开,天色更黑更暗了。

(待续)

作者简介

解渭生,自由撰稿人。皖南陵县籍山镇利民路荷花塘十四幢居民。坚持写作三十多年,作品有散文、报告文学、戏剧等。刊发于人民日报、新安晚报、新民晚报等全国三十多家媒体上,有多篇作品在省内外刊物报纸上获奖。总计发表各类作品三百多万字。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解渭生:民心向天(电影文学·连载之二)

解渭生:民心向天(电影文学·连载之一)

解渭生:一个女艺人的悲喜人生(由方光明口述整理)

解渭生:风雨春满楼(小说)

解渭生:风风雨雨忆《换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