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中华微刊总第253期·《宋诗选注 》 注诗方法初探

 齐一摄现美 2022-09-08 发布于广东

作者/邹 巧 燕

     钱钟书先生所著 《宋诗选注 》, 曾被誉为选诗的范本 。在序言里, 钱钟书定下了 《选注 》 的选诗标准 :“押韵的文件不选, 学问的展览和典故成语的把戏也不选 。大模大样的仿照前人的假古董不选, 把前人的词意改头换面而绝无增进的旧货充新也不选 ……有佳句而全篇不太匀称的不选 ……当时传诵而现在看不出好处的也不选 ”。[ 1] 24这 “六不选 ” 的标准明白无误, 但却未明确地给注诗定下规则。给古诗作注, 不仅需要有自家的风格, 不落于窠臼, 而且还要考虑到受众这一因素, “由于受到通俗注本体例的限制, 一些字、 词、 句的解释,以及典故成语出处的说明, 还有辨伪考订的工作都不得不做”。[ 2] 《选注 》 对诗的注解颇具特色, 它并不仅仅解释一些字 、 词 、 句, 说明典故成语的出处, 进行辨伪考订。从注解中, 读者不仅获取了宋诗这一层面的知识, 还涉猎了诗史、 文学现象 、 历

史等多层次的知识, 让读者体会到钱钟书在注诗的同时也在品诗。如注释王禹偁 《对雪 》 的 “勤勤谢知己 ”:等于 “谢知己 (之 ) 勤勤 ” ———对不住好朋友们热忱的期望。王禹偁虽然这样批评自己, 但据当时各种记载和他自己的作品看来, 他是个有胆量说话的人。[ 1] 7可见, 这不仅仅是一本知识普及性的通俗注本, 而且还是知识、 智慧 、 心灵的一次碰撞、 交会 。

一 、 类比归纳

由于文学总以其内在的联系性和继承性影响着

自身的发展, 在研究某一个层面的内容时, 就有必要对其进行类比归纳, 形成体系。这也是积累知识

的一个重要方法 。钱钟书把这一体裁运用到 《选注 》 中, 既扩大了诗的文化内涵, 见出其渊博的学识, 又使读者轻松地获取了丰富的知识, 且便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如在对陆游的评价中, 除了常识性知识外, 还对陆游的作品风格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把他的爱国作品与陈与义 、 吕本中 、 汪藻、 杨万里等人的同类作品进行了比较, 对其诗的意境来个串讲, 对其艺术进行补充, 如诗歌主张、 作诗手法。可以说, 这就是一篇研究陆游诗歌创作理论的文章 。如在注周紫芝的 《禽言 》 时, 注本就把 “禽言诗 ” 与 “鸟言诗 ” 的不同之处作了详尽的介绍,使读者开阔了眼界 。在王禹偁 《寒食 》 “今年寒食在商山 ” 注中, 不仅把商山的地理位置点明, 把诗人在商山过寒食节的原因点明, 还把寒食节这一

风俗及相关的一些诗、 词、 画作品来个简介 。从 《选注 》 对文同的评价中也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因为文同是一位大画家, 钱钟书就由此寻找并总结出他作诗的技巧 : “泛泛的说风景像图画……具体的把当前风物比拟为某种画法或某某大画家的名作 …… ”[ 1] 41 “文同这种手法, 跟当时画家向杜甫、 王维等人的诗句里去找绘画题材和布局的试探, 都表示诗和画这两门艺术在北宋前期更密切的结合起来了 。”[ 1] 42

通过这一方法, 《宋诗选注 》 既系统地梳理了

知识, 又可以顺流探源, 展示了知识的承袭性与开创性, 也使读者对作品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

二、 情理兼融

《宋诗选注 》 的注解不仅讲究疏通诗义, 还注

重品评诗情, 融思辨入注。《宋诗选注 》 采取了这种方法, 使得见解较为中肯 、 独到。在贺铸的 《宿芥塘佛祠 》 “待晚先烧柏子香 ” 的 “晚 ” 注中说:“一作 `晓 ' , 恐怕是后人看见这首诗用了两个`晚 ' 字乱改的 。这首诗都是写当日的情事, 层次分明:隔堤看见寺院, 觅路到门口, 一进去只见满地杨花, 天还没黑, 佛像前早已点起夜香 。假使改为 `晓 ' 字, 不但突兀不连贯, 而且休息了一宵,就说 `底许暂忘行役倦' , 也说不过去 。”[ 1] 101它并没有像一般注本那样, 只点出 “一作” 或 “当为 ”了事, 而是进行必要的论证, 使读者觉得入情入理。在徐俯的 《春游湖 》“春雨断桥人不度 ” 的“度” 注中也说:“ `度' 原作 `渡 ' , 疑心是印错的 。这两句说, 雨后水涨, 把桥淹没了, 行人走不过去, 只能坐船摆渡。`度 ' 就是宋之问 《灵隐寺 》 诗所谓 `看余度石桥 ' 的 `度' 。南宋词家张炎有两首描写春水的 《南浦 》 词, 号称 `古今绝唱 ' … …里面的名句 :`荒桥断浦, 柳阴撑出扁舟小 ' , 就是从徐俯这首诗蜕化的 。” [ 1] 121这就不仅辨误解疑, 且还拈出铁证来 。在吕本中的 《兵乱后杂诗 》“萧兰不辨真 ”注 :“ ……从此以后, 中国诗文里常把兰、 蕙来象征好人, 萧 、 艾象征坏人 ———尤其是混在好人队里的坏人 。”[ 1] 130这后半句 “尤其是好人队里的坏人 ”读来使人不禁会心一笑, 为钱先生鞭辟入里的幽默, 为对暗含在这一文学意象里的事物的本质的生动揭露 。可以看出, 钱钟书在注诗时, 注意跳出文本来

解读文本, 用生活逻辑来进行思考、 辨析 。这不仅仅使解读带上生活的智慧, 而且结果往往也是“藻采惊人, 妙语解颐 ”, 一语中的。

三 、 打通中西文学的界限

“在治学方法上, 钱钟书先生最突出的特点是打通中外的界限, 探讨中西哲学、 史学、 文学 、 美学乃及 心理 学、 社会学 等多 种学 科的共 同规律 ”。[ 3]关于这一点, 在 《宋诗选注》 中虽不多见,但笔者认为也不失为注本的一个亮点, 它体现了钱先生对中西文化观念的驾驭。钱先生通过外来的文化观念来对本土文化作了更为透彻的观照, 使不同文化进行沟通, 力求不同文化的融会贯通。在《宋诗选注·序》 里, 谈唐诗的繁荣对宋诗的影响时, 就拈出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害怕自己的老子老打胜仗, 征服了世界, 致使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例子来加以论述, 使不容易讲明白的问题登时明朗 。当谈到国家不幸对诗人创作的影响时, 就用古希腊悲剧里的合唱队来加以描绘 :“诗人就像古希腊悲剧里的合唱队, 尤其像那种参加动作的合唱队, 随着搬演的情节的发展, 歌唱他们的感想, 直到那场。

参考文献:

[ 1] 钱钟书.宋诗选注[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 2] 陆文虎.钱钟书研究采辑 ( 2) [ M]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社, 1996:87.

[ 3] 刘梦芙.二钱诗学之研究[ M] .合肥:黄山书社, 2007:263。

大中华诗词协会

香港大中华诗词协会成立于2017年4月份,会长陈智。协会成立宗旨一如陈智会长在成立公告中所言“以期整合两岸四地诗坛、商贾领域文艺资源,冀有识之士同挽颓流,振兴诗词,弘扬传统,此先贤之素衷,亦吾辈之积愿也。“协会另有”大中华诗词论坛网站“站长陈智,论坛总监由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翁寒春担任,执行站长为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月宇(深南),常务副会长兼协会网刊执行主编王建端(穿越梅岭),常务副会长论坛高级管理员许维广。

大中华诗词协会网刊精粹编委

总编:陈智

主编:翁寒春

执行主编:王建端

副主编:张月宇  许维广 彭中文 毳毳  王帆 李静莹  李重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