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实录|《雷雨》课堂教学实录(一)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2-09-08 发布于山东

执教名师:王  岱

《雷  雨》

课堂教学实录(一)

师:老师们,上午好!刚才主持人成先生对我有所介绍,我更愿意说我是山东的。我是2014年到的北京,过去在山东省实验中学工作。应该讲不叫欣赏这个课,成老师对我过奖了,我觉得老师们应该是听这个课。我从九零年开始讲课到今天已经有26年了,每天都在上课。我想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展示课也好,优质课也好,公开课也好,它都是课,平时怎么上,今天还怎样上。我希望我今天的课堂还是一个正常的课。老师们看课不是去看剧,是看一看这个课能不能和我们平时的课接上地气,我们能不能在平时就这样上。我希望我的课永远的本真,永远的贴近学生,永远属于一个正常的课,而不是表演课,不是涂抹了厚厚脂粉的课。刚才成老师的介绍,其中有一个词我觉得特合我的心意,叫做“本真”。谢谢大家!好,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看过话剧吗?

生:看过。

师:看过什么呀?

生:看过《哈姆雷特》。

师:哦,《哈姆雷特》。嗯,你看过什么?

生:看过《雷雨》。

师:看过《雷雨》这个剧,还是读这个剧本?

生:就是看过剧本,看过剧,看过电影。

师:哦,好,请坐。还有同学看过吗?我们可能经常会看电影,但真正接触话剧的机会好像不算太多。中国过去是没有话剧的,我们有的是戏曲。比如说《三堂会审》《霸王别姬》。以后你们还会学到《窦娥冤》《长亭送别》,这都叫做戏曲。话剧是从西方引进的。一种文学体裁的成熟,一般会在几个人,甚或是一个人的手里成熟起来的。比如说我们所讲的文学的四大体裁都是?

生:小说、散文……

师:你们知道中国的现代小说是从谁手里成熟起来的吗?

生:鲁迅。

师:非常棒,是从鲁迅手里成熟起来的。散文呢?

生:朱自清。

师:对,你们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春》。还有谁?同学们可能想不到,是鲁迅。鲁迅的散文也写得漂亮,还有呢就是像林语堂、周作人。从这些人手里成熟起来。诗歌呢?

生:徐志摩。

师:有的人说徐志摩,你们很熟悉的就是《再别康桥》,还有郭沫若等。那么,我们所讲的话剧,是从谁手里成熟起来的?就是从曹禺,注意“禺”字的读音为阳平。有了曹禺,中国的话剧就有了与小说、散文、诗歌比肩的地位。《雷雨》这部剧啊,到今天八十多年了,长演不衰。它培养了我们国家的一代又一代的表演艺术家。据统计,到八十年代,凡是有名的表演艺术家几乎没有没演过曹禺话剧的。可见这个《雷雨》和曹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我们来看一看曹禺。

【PPT】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中国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

师:怎么样,挺酷吧!呵呵,曹禺原名叫万家宝,他是著名的剧作家。代表作有我们常讲的三部。当然了,一定要注意他还有一部很棒的,叫《北京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是曹禺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剧作。到以后他再写呢,就不行了,为什么不行了呢?大家如果感兴趣,你可以再去探讨,为什么他的创作呈一个下降趋势?曹禺晚年时很伤感,他非常想再创作出好的剧本来,像他早年的时候。他写《雷雨》的时候只是一个大学生,那是在清华园读书的时候写的。中年以后,就没有再创作出像样的作品。这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坛的悲剧,或一种现象。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探讨。

同学们,读过《雷雨》整部剧本的同学举手。(多数同学举手)哦,真棒,真棒!好,我想请一个同学,来介绍一下整部《雷雨》,不光局限于咱们的课文。谁来介绍?(一男生举手)同学们听一听,看看有没有再补充的。来,请——

生:起因是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爱上了她的一个女仆,名字叫梅侍萍。然后生了两个儿子。后来因为在封建社会,周家给他找了一个门当户对的一个大人家的小姐。结果梅侍萍就被赶出了周家。然后梅侍萍就跳河了,别人都以为她死了,没想到是被一户人家给救出来了。三年后,两个儿子都长大了,就到了课文所讲的这里了。

师:再往后呢?

生:再往后,最后是他那个二儿子为了救鲁侍萍的女儿四凤被电死了,然后大儿子是——

师:谁的二儿子?

生:周朴园的。

师:哦,他是侍萍的二儿子吗?

生:不是。

师:对。谁为了救谁?

生:二儿子为了救四凤。

师:四凤为什么死?

生:四凤是因为知道了她喜欢的那个萍的身份是她的亲哥哥,所以觉得非常悲愤跑出去了。当时是雷雨天,一根电线漏电被电死了,结果他那个二儿子不知道,然后跑过去一扶,那个二儿子也死了。大儿子是知道了这一切以后,拿出手枪开枪自尽了。

师:嗯嗯,还有吗?

生:当时原来的周朴园的老婆疯了。

师:夫人。

生:哦,夫人疯了。

师:嗯,疯了。她叫什么呀?

生:叫——

师:写起来比较麻烦是吗?比较繁琐,叫什么?

生:繁漪。

师:嗯,繁漪。

生:基本上就这些了。

师:好,请坐。大部分情节出来了,谁还有补充?繁漪为什么要疯呀?(指一男生)

生(男):因为她是受了数十年的封建压迫。这上面有个情节是,他每天都要给繁漪喝药。

师:没有这么严重。

生(男):其实并没有病,而是为了给他的孩子带一个要服从家长的管理——

师:做一个服从的榜样。

生(男):对,服从的榜样。然后就是以他的夫人为标准来进行思想的压迫。

师:进行思想的压迫,这点说的特别好。这就足以使她疯吗?

生(男):啊?

师:这压迫足以使她疯吗?实际上不是几乎每天,而是很多时候。

生(男):就是不止,其实她到后来因为得知了就是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一块。比方说她知道了,她原先的仆人的到来以及她知道萍跟……就是一系列的——

师:原先那个仆人是谁?

生(男):就是鲁侍萍。

师:嗯,鲁侍萍。她是知道她来还是让她来?

生(男):知道她来。

师:(问一个女生)是知道她来还是让她来?

生(女):让她来。

师:对,让她来。

生(男):嗯。

师:她为什么要让她来你知道吗?

生(男):这个不大确定。

师:呵呵,不大确定。好,请坐。(问一个女生)你确定吗?

生:因为繁漪知道周萍喜欢上了四凤,所以才让鲁妈来,想要鲁妈把四凤带走。

师:她为什么知道了周萍喜欢上了四凤,她就让鲁妈把她带走?

生:因为这个剧里有一个情节,他是说周萍是把她从那个压迫,把她从一个死人又变成了一个活人,所以她其实她自己就是爱着她的这个大儿子,她的后儿子周萍的。所以她知道四凤喜欢周萍,周萍也喜欢四凤之后,我觉得她心里是嫉妒的。

师:哈哈。

生:所以她就想让鲁妈把四凤带走。

师:嗯,对。好,请坐。这样一补充呢,基本上就差不多完整了。大家再想一下,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生:断子绝孙。

师:断子绝孙?没绝。

生:绝了。

师:没有。

生:都死了。

师:有的同学说都死了。

生:二儿子、大儿子都死了。

师:二儿子、大儿子,还有呢!知道吗?

生:鲁大海。

师:对了,还有鲁大海。鲁大海干嘛去了啊?

生:鲁大海当时应该是被他的那些仆人给带下去了。就是他当时在……他是一个工人阶级的代表,当时他来就是作为一个代表来找那个周朴园算账的吧。

师:谈判。

生:谈判的。他说周朴园以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了2200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都扣了三百元。他说周朴园发的是断子绝孙的昧心财。他就被周朴园的那些仆人给带下去了,所以说他应该是没有死的。

师:他是为那2200个小工来的吗?

生:他是为警察打死的三十个工人而来的。

师:嗯,对,很好!他带下去了还是?带到哪里去了?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是带下去了,还是他跑了?到哪去了?你们看的《雷雨》剧本包括序幕和尾声吗?

生:不包括。

师:其实到最后,鲁大海跑了。侍萍还在他们的这个大房子里,这里已经改成了一个教会医院,侍萍在等着她的孩子回来,就是等着鲁大海回来。他,周朴园,还有一个儿子在外面,并没有完全的断子绝孙。整出剧,我们看一下人物关系,咱们同学还有一个人物没有说出来,是谁?四凤说了呀,四凤死掉了。还有谁?

生:周冲。

师:周冲,二儿子已经说了。周冲为了救四凤给电死了。

生:四凤的父亲。

师:嗯,对,叫什么?

生:鲁贵。

师:嗯,叫鲁贵。我们看一下它的人物关系。

【PPT】

主要人物关系

侍萍     繁漪    四凤

鲁贵 周朴园 周萍 周冲 鲁大海

师:是不是主要人物就这些?大家看一看他们有什么关系?能讲清楚吗?明白了吗?刚才通过咱们的叙述,明白了吗?我一点这个鼠标你会大吃一惊。(点鼠标)什么啊?

生:三角恋。

师:几个三角?

生:五个。

师:嗯,五个三角。咱们同学读文学作品读得相对来说比较多,最起码看肥皂剧看得不太少了,对吧?肥皂剧啊,最重要的你知道靠什么来往下演绎吗?

生:爱情。

师:对,靠爱情。有的同学说靠三角关系进行演绎。一般的情况下,二流作家写一个三角就会写得精疲力尽,为什么?他要把它编出来,而且还要引着人们往下看,而且还想希望人们看了之后觉得真实,所以会很费劲。那么你看看曹禺,写了五组三角,一共几个人物?

生:八个。

师:嗯,八个人物。写了五组三角,写得那么如鱼得水,可见他笔力,不服不行啊,至今还没看到能写五组三角写得这么漂亮的人。这就是经典,的确是经典。好,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文学作品要去写爱情。为什么?你们不叫少儿不宜啦,因为已经十六了。为什么要写爱情?

生:我觉得他想用爱情来体现那个社会的原貌。就是用爱情的变化来衬托出他的社会。

师:哎呀,太棒了!请坐!爱情是正常人离不开的,等着你们长大,估计你们现在也有过来人了(台下大笑)。一个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他的爱情肯定会折射社会,肯定会折射人性,为什么人们都去写爱情?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啊,永恒的主题。想一想你们所接触的文学作品,除了幼儿作品,是不是都有爱情啊?我们先脱一下敏,当然了,也不用王老师来给你们脱敏。小摊上的书比这个厉害多了。好,咱们再来看,咱们这个课本,选的是第几幕?

生:第二幕。

师:对,它实际上写了两个大的场面,能看出来吗?第一个场面是什么呀?

生:第一个场面是鲁侍萍和周朴园相认,就是他知道鲁侍萍其实就是他三十年前的恋人梅侍萍。然后第二个我觉得就是写鲁大海去他家闹,为了那三十个工人去讨一个说法。

师:嗯嗯,很好!概括得很好!第一幕写了鲁侍萍和周朴园三十年的恩恩怨怨,第二幕是写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斗争。好,我想问一下,你们最喜欢看哪一场?

生:我喜欢看第一幕。

师:哦,喜欢看第一幕,为什么?

生:第一幕,他的人物,就是那个鲁侍萍和周朴园的关系显露了,然后带动了情节的发展。

师:好,请坐。她说第一幕带动了整个情节的发展,揭示了他们过去的恩怨。我再找个同学说一下,有没有喜欢看第二幕的?好,这个女生喜欢看。(递话筒)

生:谢谢老师。我觉得我比较喜欢看第二幕。因为就是在鲁大海去找周朴园讨说法的时候,才能完全体现出周朴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前面说他的恩怨,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感情。他的感情也许是真的,但是我觉得在他心里,利益才是最大的。他就是可以为了利益就放弃原先最爱的人,然后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小姐。然后就是最后的时候,他的讨债才体现出他这一生过得其实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师:这个同学呢,是说第二场更能展示周朴园的本性,是吧,本质。大家考虑下,第一幕主要是他的家庭生活;第二幕实际上它不只是一个父子之间的斗争,更重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斗争啊?

生:资本家和工人阶级。

师:嗯,对。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斗争,更重要的是把这个斗争推向了社会。从社会这个领域去看周朴园。好。当然,我们在欣赏话剧的时候我们可能更喜欢欣赏什么样的啊?更喜欢生活中的这种纠结。你看这两场的时候,你最纠结的部分是哪一场?第一场,嗯,是第一场。什么叫纠结知道吗?用话剧、用戏剧、用剧本的说法,所谓的纠结实际上就是矛盾冲突。就是作者在写剧本的时候,他为了牢牢抓住观众,为什么观众需要在台下看剧的?如果你这个剧,像小说、像散文、像诗歌一样,它不吸引人的时候,那个场下的观众就可以走了。你比如说一会儿台下就有走的老师了。因为说如果你不吸引他,他完全可以走。它不像小说,我想看就看两眼,我不想看我就放那。如果大家再大大,看《巴黎圣母院》的时候,看过吗?你看看雨果写的巴黎周围的场景大概有三四十页。我当时都一口气读不下来,我都读了两三天才读的下来。我就放下我就走了,去玩去了,或者去干嘛去了。看话剧不行,我们必须要在这里吸引住他,让他在这里看,否则他就走了。

所以讲这个剧要是想吸引人,必须要靠一个东西,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什么?矛盾冲突,也就是说我们叫戏,话剧要有戏,剧要有戏,没有了戏就完了,嗯,就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